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那麽低俗居然能火?他的粉絲都是哪裏來的?」

2024-12-16新聞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
近期,海南三亞警方釋出警情通報,其中提到:在某視訊平台上擁有4000多萬粉絲的網紅「祁天道」 ,被警方處以行政拘留10天。
此前,據媒體報道,「祁天道」因在直播中騷擾女性,包括搶女孩椰汁喝、拍打女生屁股、侵犯路人肖像權等,引起大量網友的舉報和抵制。虛假低俗網路亂象,如何治理?平台如何把好第一道關?
因策劃低俗直播
千萬粉絲博主「祁天道」被行拘
11月30日下午,在某短視訊平台上,擁有4000多萬粉絲的網紅「祁天道」在三亞進行戶外直播時,為博取眼球取悅粉絲,做出不當行為,引發大量網友譴責並舉報。
不少人擔心,這類低俗視訊的泛濫,會帶給青少年網民錯誤的導向。「那麽低俗居然能火?他的粉絲都是哪裏來的?」「孩子看到如果跟著學怎麽辦?」
12月4日,三亞市公安局海棠分局通報:孟某某(男,28歲,網名「祁天道」)為吸粉引流, 經過策劃,聘請女子(視訊中被「騷擾」女子)合演低俗視訊,並透過網路平台進行直播 ,造成極其惡劣影響。海棠分局已依法對孟某某行政拘留10日,案件還在進一步偵辦中。
目前,「祁天道」所在的短視訊平台顯示,其帳號狀態為「帳號已封禁,暫時無法操作」。但平台對「祁天道」帳號的處理為暫時封禁還是永久封禁,目前不得而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趙精武表示,這類事件不利於整個網路直播產業的良性發展,非常容易滋生拜金主義、暴力元素等網路不良資訊內容 。「此類網路內容泛濫,可能會在網路空間形成一股‘歪風邪氣’,部份網路主播也可能模仿‘祁天道’,不擇手段地獲取使用者流量。對於青少年而言,容易釋放出錯誤的價值觀訊號。」
網紅為博流量不擇手段
擺拍造假、低俗暴力等問題頻現
【中國網路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截至2023年12月,中國職業主播數量已達1508萬人。一直以來,總有一些網路主播為了吸引眼球,博取關註,不斷傳播低俗、暴力等有害資訊,甚至不惜采取極端手段,觸碰法律底線。這些現象也引發了公眾對於如何規範網紅行為、網路主播該承擔哪些法律責任的討論。
「東北雨姐」 粉絲量高達580多萬,其「翻車」主要原因是她在直播中宣稱銷售的是純正紅薯粉條,並承諾「假一賠萬」,但實際上檢測結果顯示,這些粉條中並沒有紅薯成分,而是木薯粉條。此外,「東北雨姐」還因為視訊擺拍引發爭議。這些事件累積起來,最終導致她的帳號被禁止關註。
除此之外,今年以來還有散播秦朗在法國遺失作業謠言的「貓一杯」 、捏造奢華生活劇本的「王紅權星」 等眾多網紅因醜聞而備受質疑,其行為揭示了一個現象:在流量的驅動下,網路紅人為了吸引關註,頻繁出現擺拍作假、誇大宣傳、逃避稅收、以低俗手段博取眼球等問題。
趙精武表示,任何網路主播都應當嚴格約束自己的直播行為,國家廣電總局、文化和旅遊部已經專門制定了【網路主播行為規範】,第6條則針對「低俗直播」現象,明確提及網路主播應當堅持健康的格調品位,自覺擯棄低俗、庸俗、媚俗等低階趣味,自覺反對流量至上、畸形審美、「飯圈」亂象、拜金主義等不良現象 。
治理網路直播亂象
平台日常監管不可缺位
為了嚴格規範網路直播活動,中國相繼制定了【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網路直播行銷管理辦法(試行)】【關於加強網路直播規範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等多部法律法規和政策檔。中央網信辦在今年啟動了「清朗·網路直播領域虛假和低俗亂象整治」專項行動。
在現行立法體系下,網路平台對平台直播內容負有稽核義務,而這次「祁天道」事件中,網友普遍反映平台的處置措施過於滯後,這顯示在日常監管中存在漏洞 。
據了解,【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中的第7條,明確規定了平台應當落實主體責任,配備與服務規模相適應的專業人員,健全資訊稽核、資訊保安管理、值班巡查、應急處置、技術保障等制度。
在判斷平台是否存在主體責任不到位的問題,需要考量違法直播行為是否顯著、平台采取應對措施是否及 時 等因素。
福州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黃彥欽表示,可以推動建立一些網紅行業的行為規範標準,督促或者要求內容創作者簽署自律協定,加強行業自律意識 。
趙精武表示,平台可以透過采取「人工+機器」雙重稽核機制、黑名單機制、網路實名制和崗前培 訓 等多元化方式,強化對網路主播的行為規範的監控。「特別是針對頭部主播,應進行精細化管理,配備專門的內部稽核人員把控直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