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12月15日電(記者田光雨、夏亮)21:17,拿下決勝局!
鄭思維把球拍高高拋向空中,縱身一躍抓住球拍。沒有什麽告別戰比獲得冠軍更完美。
15日,在杭州舉行的2024年世界羽聯世界巡回賽總決賽混雙決賽中,鄭思維和搭檔黃雅瓊經過三局大戰,以2:1戰勝馬來西亞組合陳堂傑/杜依蔚。鄭思維以一場勝利完成了告別國際賽場的「最後一舞」。
12月15日,鄭思維(左)/黃雅瓊慶祝獲勝。新華社記者 侯昭康 攝 在賽後采訪環節,鄭思維動情回顧了「雅思」組合的七年歷程,帶領全場觀眾高喊七聲「雅思永不落幕」。不少現場球迷眼中閃爍著淚光。
本次總決賽,「雅思」組合低開高走,小組賽先敗一場後逐漸找到節奏,此後連勝四場,一舉奪魁。「奧運會後我們練得不是很系統,開始只想多留一會多打幾場比賽,是杭州球迷把我們的狀態調動起來了。我們第一次配對參加國際比賽就拿到了冠軍,最後一場國際比賽也是以冠軍收場,我為我們取得的成就自豪。」
8月拿到奧運冠軍,11月宣布離開國際賽場。27歲的鄭思維選擇在巔峰急流勇退,給球迷們留下了深深不舍,還有幾分困惑。如他本人11月底在社交平台上釋出的「告別信」所言,無論從年齡還是競技能力看,都似乎沒有結束國際賽場的理由。
12月15日,鄭思維(左)/黃雅瓊在比賽中慶祝得分。新華社記者 侯昭康 攝 為什麽突然離開?理由清晰又坦率——「這本就是我的人生規劃」。
「對於職業道路,我並沒有太多的執念。」「在這條路上,我面對了所有的挑戰,無論最後有沒有拿到巔峰的成績,以一個不後悔的姿態回看就夠了。」
這段「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回望,背後是鄭思維跌宕起伏的11載國家隊生涯。
2013年,16歲的鄭思維從浙江隊入選國家隊,並展現出絕佳的雙打天賦。2015年,他以世青賽男雙、混雙雙料冠軍的佳績步入成年賽場,專攻混雙計畫。2017年鄭思維開始與黃雅瓊配對,「雅思」組合橫空出世,僅用一年時間便登頂世界第一,並在2018年、2019年蟬聯世錦賽冠軍。
2019年8月25日,鄭思維(右)/黃雅瓊在2019年世界羽球錦標賽混合雙打決賽中戰勝泰國組合德差蓬/沙西麗,奪得冠軍。新華社記者李俊東攝 東京奧運會前,勢頭正盛的「雅思」組合被視為混雙金牌的最大熱門。決賽中,他們不敵隊友王懿律/黃東萍,遺憾摘銀。此後全運會亞軍、世錦賽一輪遊,「雅思」組合陷入低迷。2022年經歷短暫「拆對」後,「雅思」組合重新出發,在「傷心地」東京拿到第三個世錦賽冠軍,重回世界第一。
2024年,更加成熟的「雅思」組合在巴黎奧運會上所向披靡,以六戰全勝、一局未失的統治性表現將奧運金牌收入囊中。這對混雙王者終於完成了職業生涯大滿貫的最後一塊「拼圖」。
從青年到成年賽場,從折戟東京到圓夢巴黎,鄭思維經歷過低谷,遭受過質疑,但從未停下。
12月15日,鄭思維(右)、黃雅瓊(中)和鄭思維的兒子「登登」在賽後新聞釋出會上。新華社記者 侯昭康 攝 在巴黎奧運會混雙決賽現場,直播鏡頭數次捕捉到一個萌娃全神貫註觀賽和吶喊助威的畫面。這是鄭思維兩歲的兒子「登登」。
父親的身份為鄭思維開啟了更多面的世界。「當了爸爸之後,我能從羽球中抽離一部份出來,沒那麽容易鉆牛角尖了。以前是一定要贏下比賽,現在覺得輸贏是不一定的,當然要努力去爭勝,但可以接受更多的可能性。」
巴黎奧運會後,鄭思維迎來一份甜蜜的喜悅——女兒「七月」出生,家中的羽球小將從「單打」變成了「混雙」。「我的人生追求是家庭事業兩不誤,大家也知道我成家比較早,現在也剛剛有了二寶,所以我想回歸家庭了。」
12月15日,鄭思維在賽後與觀眾互動。新華社記者 侯昭康 攝 賽場之外的鄭思維也不斷延伸著自己的觸角。他用Vlog(視訊部落格)記錄自己的訓練和比賽,在社交媒體與球迷熱情互動。他還撿起了曾數次中斷的英語學習,打卡學習軟體、看電影跟讀,開始在賽後用英語回答外國記者提問。
他反復強調從來都不希望被定義為「世界冠軍或奧運冠軍鄭思維」,「目前的成就只是我人生的前半段路程,而已」,總是充滿熱情和能量地去探尋各種可能性。
前路漫漫,亦燦燦。關於未來,鄭思維表示雖結束國際賽場但不會離開羽球,「我會在其他一些地方跟大家見面,可以期待一下」。
12月15日,鄭思維在退場時向觀眾告別。新華社記者 侯昭康 攝 在杭州,在「夢開始的城市」,鄭思維再次在賽場上拼盡所有,完美謝幕。「我本來沒有很多多愁善感的情緒,但是剛才比賽結束,采訪結束之後,整個球館的背景音樂讓很多回憶畫面閃過我的腦海,情緒有點復雜。」
最後一戰結束,像以往無數次那樣,鄭思維把球拍和毛巾裝進球包,拉上拉鏈,微笑著向觀眾揮手,再次出發,走向下一個賽場,走向下一個鄭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