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朱元璋可以成千上萬的殺人,為什麽明朝中後期的皇帝收稅收不上來就不敢多殺人?殺幾萬東林黨明朝還能癱瘓?

2020-12-08新聞

朱元璋

01

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皇覺寺。

朱元璋收到一封信,湯和寫給他的,就一句話:我現在濠州郭子興大帥帳下當千戶,我們是光屁股的朋友,有好事大家一起幹。

彼時天下大亂,不造反的老百姓已經活不下去了,所以造反成了一種混飽肚子的職業。

但朱元璋有些猶豫——雖然當和尚也不是每頓都吃得飽,但暫時起碼沒有性命之憂;投靠起義軍就不一樣了,雖然可能吃得好些,但那是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刀頭舔血的營生。

他就找個算命先生,算了一卦。

算命先生告訴他:你再想像鴕鳥一樣避亂,不吉;想繼續當和尚,也不吉。

那怎麽辦呢?

朱元璋:「那我就投軍算了?」

【明史紀事本末】載:「太祖詣伽藍蔔,問避亂,不吉;即守故,又不吉。因祝曰:「豈欲予倡義耶?」果大吉,帝意遂決。」

正好這時,跟他要好的師兄跑過來告訴他,有人已經知道他收到一封勸反信,正打算告發他私通反賊。

再沒什麽好猶豫的了,呆在寺裏就是個死。

朱元璋來到濠州紅巾軍,在湯和引薦下,當上了「九夫長」,相當於一名小班長。

不僅如此,好兄弟湯和多方照顧,還不惜自降身份,每天跟在朱元璋身後當小跟班。

而朱元璋在造反拉人頭方面也確實有一套,回鄉一趟就給郭子興帶來了700多生力軍,被郭子興任命為鎮撫。

再過幾個月,郭子興又把養女馬氏許配給了朱元璋,從此朱元璋成長為郭子興的親信。

但對於朱元璋的到來,郭子興的兒子郭天敘和妻弟張天祐可就不高興了——這個半路殺出來的贅婿保不齊瞄上了老爺子的家業。

他們倆準備找個機會,先下手為強。

02

此時的濠州城也不太平。

濠州並不是郭子興一個人的,而是由五支紅巾軍共管,互相之間誰都不服誰。

其中以彭大和趙均用的實力最強,郭子興被他們倆壓制。

朱元璋覺得彭、趙等人根本沒有長遠目標,而跟著郭子興又會被郭天敘算計,所以決定獨自發展。

但又怕連累了剛招募過來的七百多人,就舍棄了這一小支部隊,只帶了24個人南下定遠。

【明太祖實錄】載:「上乃歸鄉裏,募兵得七百余人以還,子興喜,以上為鎮撫。是時彭、趙二人馭下無道,所部多暴橫。上觀其所為,恐禍及己,乃以七百人屬他將,而獨與徐達等二十四人南去略定遠。」

就是這24個人,成了日後大明朝廷立國的最重要班底。

史稱「淮西二十四將」。

徐達位列第一,湯和第二。

(淮西二十四將:徐達、湯和、吳良、吳禎、花雲、陳德、顧時、費聚、耿再成、耿炳文、唐勝宗、陸仲亨、華雲龍、常遇春、郭興、郭英、胡大海、張龍、陳桓、謝成、李新、張赫、張銓、周德興。)

湯和能成為朱元璋手下的第二號人物,並不完全是他和朱元璋的關系有多鐵。

至正十五年(1355年)正月,郭子興缺糧,正準備打下和陽補充軍需擴大隊伍,就叫來眾將一起想辦法。

朱元璋雖然離開了濠州城,但對外仍然使用紅巾軍的名義招兵買馬,也還聽從郭子興的調遣。

他給老丈人獻上一計:我們先把大軍開拔至和陽城外十裏,然後派人假扮元朝使者,說是前往勞軍的。城內守軍必定開門迎接,我們趁機控制城門,舉火為號,大軍迅速壓上,和陽一鼓可下。

郭子興表示同意,指派趙繼祖為使節,張天祐率人假扮元兵,耿再成帶著主力接應。

不過,這個世界上做什麽事,最怕的就是遇到豬隊友。

耿再成左等右等等不到張天祐舉火發暗號,就直接跑到和陽城下,一看傻了,張天祐根本不在。

後來才知道,張天祐竟然帶著他的突擊小分隊到別的地方吃飯去了。

不出意外,耿再成大敗,大腿上中了一箭,起義軍四散奔逃。

元軍追出了三十裏......

等到天快黑了,元軍準備收兵回城的時候,張天祐才帶著人趕到戰場,與元兵發生激戰。

元兵且戰且退,就在即將進城的時刻,湯和如神兵天降,砍掉了收吊橋的繩索,頃刻間決定了和陽城的歸屬。

濠州紅巾軍一舉攻克和陽。

【明太祖實錄】載:和陽人聞廬州義兵至,父老以牛酒出迎。會日午,天祐兵從他道就食,遂誤前約。再成候之過期,不見舉火,意天祐必已進。遽率眾直抵城下,城中人始覺有兵......再成戰不利,中矢走,眾皆潰。元兵追三十余裏.....會日暮收兵還,天祐等始至,適與元兵遇,急擊之。追至和州小西門,城上抽橋急,我軍奪其橋而登,彼軍爭橋,總管湯和遽以刀斷其索。

湯和畫像

03

打下和陽後,張天祐卻偷偷跑路了。

因為和陽城離郭子興的大本營滁陽距離有點遠,同時也不知道元軍什麽時候會反撲,張天祐對能否守住和陽心裏沒底。

這一跑,朱元璋的機會就來了,就此成為和陽城內紅巾軍的最高統帥。

但他這個最高統帥卻做得很虛——張天祐走了,但他手下的將領卻沒怎麽走,那些和郭子興一起打天下的老人不把朱元璋放在眼裏。

此時和陽城中有軍隊一萬余人,朱元璋自己有三千軍隊,湯和至少有一兩千人左右,其余的零星分散在其它濠州紅軍將領手中(也可能一部份被朱元璋收編了)。

所以,此時朱元璋的話語權並不強。

【明太祖實錄】載:初,天祐等雖據城,懼不能守,欲收子女財物歸滁州。及上至,人心始安,乃與諸將為城守計。......子興遂命上總守和陽。上雖承子興命,而與諸將未同公署,因思受命總兵,當位諸將上,然諸將子興舊部曲,皆比肩之人,而年又長,一旦居其上,眾心不悅。

更糟心的是,至正十五年(1355)春天,十萬元軍回來了,把和陽城圍了個水泄不通。

經過三個月的艱難堅守,元軍大部退兵了。

但朱元璋高興不起來,因為還大量元軍,紮在城外,隨時可以反撲。

反觀此時的和陽城內,糧草早就吃光了,情形萬分危急。

如果元軍再來攻城,就算朱元璋有三頭六臂,也一定會城破。

所以只有集中全部力量,去和元軍拼一場,否則只有死路一條。

當朱元璋下達這個意見時,卻遭到了大多數將領的非暴力不合作。

在他們看來,守衛和陽是逼不得已,他們早就想和張天祐一樣跑回滁州花天酒地了,去找元軍血拼?朱元璋,你吃多了?

就在大家盯著地上的蟲子一言不發時,湯和站了出來,他目光堅毅的望向朱元璋,表示願意聽從調遣,主動出擊。

「甲午,上攻和州。時同列猶顧望異同,獨和毅然以所領兵從上擊陳野先。敗之,追至赤帝壩,中傷而還。」

此刻,在朱元璋的眼裏,湯和成為了一個身後有光的男人。

單憑這份功勞,只要湯和不作死,就能吃一輩子。

在所有開國功臣中,除了李文忠這種親外甥以外,朱元璋對湯和是最真愛的一個。

老朱對湯和偏愛到什麽程度?

朱元璋和湯和

04

湯和為人謹慎,卻有個毛病——喜歡喝酒,酒後就大舌頭。

在湯和鎮守常州對付張士誠期間,他曾經有一次對左右人說:「我守常州啊,就是坐在屋脊梁上,往左一偏,左邊贏,往右一偏,右邊就贏。」

【明史·湯和傳】載:「吾鎮此城,如坐屋脊,左顧則左,右顧則右。」

這話傳到了朱元璋耳朵裏,自然對湯和起了幾分疑心。

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裏,湯和都是作為徐達等人的副手,收拾一些邊角料的人物。

明朝立國之後,朱元璋決議北伐,派出徐達、常遇春、李文忠等大將率軍北征,以期完成統一全國的大業。

除了北伐,南邊還有幾個小角色需要收拾,所以派湯和去討伐福建的陳友定。

湯和也盡職,很快就把陳友定打趴下了。

可能仗打的太順,湯和一時得意,就又搞出了騷操作——放了陳友定的余黨,使閩中八郡的人民再度受到騷擾。

忙活了半天,這仗等於沒打。

隨後,朱元璋又讓湯和率軍北上,配合徐達部圍剿在山西的元將王保保。

徐達部率軍北上之後,元軍遭到了重大打擊,可以說,這次出征是朱元璋特意安排湯和去刷軍功的。

但湯和還是沒把握住這次機會。

他的大軍接連打了幾場勝仗,就又有點飄了,脫離大部隊,孤軍深入,最終讓王保保打了一場漂亮的防守反擊。

湯和軍損失一半。

本來是躺著混經驗的,又讓別人當經驗寶寶刷了。

05

到洪武三年(1370年)時,朱元璋大封功臣。

湯和資歷很深,但個人功勞不夠,封爵僅止步中山侯。

洪武四年,朱元璋又安排湯和去伐蜀,解決明玉珍的明夏政權。

朱元璋還給湯和上了一道雙保險,先讓大將潁川侯傅友德在北邊牽制住夏軍主力,又派朝中第一水軍大統領德慶侯廖永忠做湯和的副手。

明眼人都知道,這是給湯和擡轎子。

為了讓湯和混個國公,朱元璋真的是心都操碎了。

可湯和的表現再次拉胯。

手握精兵強將,卻整整三個月都攻不下明夏重鎮瞿塘關。

朱元璋只能又從廣東抽調永嘉候朱亮祖趕去助拳。

偏偏又趕上江水暴漲,湯和只好原地待命,等江水退了再出兵。

朱元璋在南京急得跳腳:

「平蜀之機,正在今日,若俟水退然後進師,豈不失機誤事?」

接到朱元璋的詔令後,廖永忠立即領兵出發,湯和卻仍在猶豫,於是機會就又飛走了。

等到平定四川,回到南京,得到賞賜最多的並不是主帥湯和,而是傅友德和廖永忠兩人。

不僅如此,朱元璋還在眾人面前數落湯和:

「朕前者命爾統師伐蜀,爾乃駐兵歸州,逗留不進,非潁川侯越關度險,直入劍閣,致戴壽撤瞿塘之兵,還援漢州,德慶侯因得乘虛攻破瞿塘,則西蜀何由可下?」

湯和畫像 明開國十二功臣冊 蘇寧藝術館藏

06

因為戰績一直拉胯,直到洪武十一年(1378年),老資格的湯和才被封為信國公。

在給湯和的世襲鐵券上,朱元璋還是記著當年湯和的酒後失言,寫道:

「當定功行賞之時,爾和雖居舊將之行,惟守毗陵,於忠有慊,雖未彰顯,其情在心。朕念相從之久,泯前過而封見功,爵以中山侯。今者,朕服念爾勤勞,特釋爾過,授以信國公之爵。」

所謂「於忠有慊,雖未彰顯,其情在心」,就是在敲打湯和,雖然你沒有行動,但你的思想出軌了,我念在你在我身邊時間很長,就原諒你了。

對於朱元璋這種胡蘿蔔加大棒的做法,湯和欣然接受,從此日趨小心謹慎。

不久之後,胡惟庸案發,功臣宿將倒下了一大批。

朱元璋也不想讓眾將長期掌管兵權,但苦於沒有表達出來的機會。

剛好這個時候湯和遞過來一個台階:「皇帝你看我年齡也大了,我想退休回家養老了。」

朱元璋高興極了,恩準。

之後,除了短暫復出修建浙東和福建沿海衛所之外,剩下的時間湯和都在鳳陽養老,日常裝束和老百姓沒什麽區別。

洪武二十八年(1395)湯和去世,謚號襄武,追封東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