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都知道這句:「俄國雖大,但已無路可退,後面就是莫斯科!」這本來是描寫二戰時期莫斯科保衛戰的電影中的對白,但是放到現在仍然適用。
我們可以簡單例數下,最近一段時間莫斯科遭遇的各類襲擊:
12月17日,俄軍三防部隊司令伊高爾·基裏洛夫在莫斯科主幹道梁贊大街上遭遇路邊炸彈爆炸襲擊,當場身亡。
12月13日,俄火星設計局副總設計師米哈伊爾·沙茨基在莫斯科的庫茲明斯基森林中被暗殺,距離凱瑞姆林宮才十多公裏。
11月10日,莫斯科遭受大規模無人機襲擊,據稱有34架無人機被俄防空系統擊落,莫斯科三大機場一度停航。
9月10日,莫斯科及其周邊地區遭遇了規模最大的一次無人機襲擊,涉及上百架無人機。
8月21日,莫斯科首次遭遇無人機「蜂群」攻擊,俄防空部隊擊落了至少11架無人機。
7月24日,莫斯科北部發生汽車炸彈爆炸事件,一名俄軍總參謀部情報總局官員受傷。
3月22日,莫斯科附近音樂廳遇襲,遇難人數達145人。
再補充兩個事件,2023年5月3日,兩架不明來歷的無人機對莫斯科的政府辦公中心-凱瑞姆林宮發動突襲,造成克宮穹頂受損。2022年8月20日,莫斯科以西約20公裏的高速公路上發生一起汽車爆炸事件,有「普亭大腦」之稱的俄著名社會學家亞歷山大·杜金的女兒身亡。
根據不完全統計,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已有50多位俄羅斯高層人士離奇死亡,包括三名俄軍高級指揮官和七名將領。還有很多奇葩原因導致「突然離世」的。
之所以總結這些內容,其實就是想說明一個問題:無論是天上、還是陸地上,莫斯科已經不是無路可退,而是真成了篩子。
雖然我們已經多次總結過俄烏沖突中的經驗教訓,但是這次要總結突出的一個方面:那就是必須嚴防內鬼。雖然很多時候都這麽說,但是其實這些「內鬼」一直都在,只要找到合適的方法,普通人都可以變成這樣的「內鬼」。
根據俄聯邦安全域18日公布的已經逮捕的實施17日爆炸案嫌犯的口供,這名29歲的烏茲別克男子直接坦言,自己就是被烏克蘭人招募,都不用見面,直接在網路上就被招募成下線了。給錢也不多,事成之後10萬美元還給個國外身份。他幹的事也很簡單,收到爆炸物,裝進滑板車,然後再租了一輛汽車,放了一個WIFI網路攝影機在汽車的駕駛台上,讓鏡頭對著俄中將出入的大門口,他就可以撤了。隨後的爆破根本不用他動手。
而3月22日莫斯科音樂廳事件,被抓獲的犯罪分子也直接承認,自己是被網路招募的,都沒見過自己上線是什麽樣,就直接犯下100多條人命的大案子。再往前還有一例,2022年的聖彼得堡咖啡店案,當時網名為「弗拉德連·塔塔爾斯基」的俄戰地記者當場被炸死亡。而傳遞爆炸物的嫌疑人都不知道自己給的是枚炸彈,還以為是一個竊聽裝置。
綜述這些案例,我們就不難發現,這類襲擊的特點:隱蔽性極強,不用親自下場,甚至事後都不用付款。最差勁的辦法,一個匿名電話就可以把這些實施分子送入俄羅斯監獄。透過網路遙控襲擊,而且還有走私網路能夠傳遞爆炸物,還可以招募到合適的人進行襲擊,甚至可以哄騙他們投放爆炸物。這就是我們說的「內鬼」難防的主因。
可能就有人說了,那未來統一時候的終極一戰開打的時候,我們豈不是也相當危險?理論上確實存在這樣的威脅,但是現實來看,我們有能力和手段降低這類情況發生的機率。分幾個方面可以加強:
首先是築牢「防火墻」,這裏面不僅僅是網路上的,還有現實中,只要我們的防範和宣傳力度足夠,就有大機率攔截這些潛在風險。這也就是為什麽我們一定要設立每年4月15日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這是要從源頭給大家提醒,國家安全問題不容小覷,一定是天天看,日日提醒,隨時隨地都要確保國安教育的推廣,築牢國家安全觀。
其次,技術手段進行輔助。這一點我們在打擊「電詐」領域已有所成就,尤其是對於境外可疑電話資訊的攔截和提醒,已經做得相當到位。
其三,就要說明築牢國門的重要意義。雖然現在國際流通日益增多,但是我們對國門的嚴防死守不能松懈,尤其是要對可能的走私路徑加大打擊力度。雖然明面上打擊的是走私,但是背後無法預判進來的究竟是什麽東西,因此這也是一項常抓不懈的工作。
剩下的就是戰時保衛工作,那不僅僅需要我們所有部門通力合作,還需要強化群防群控和加強要點要地的保衛工作。最後一點,也是最核心的一點。那就是我們的主攻方向的堅定推進。只有以最短的時間,拿下既定目標,才能確保我們後方的安定,到時候就算真有點小魚小蝦,也不可能掀起大的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