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新年前夕,習近平主席發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賀詞時指出,2023年,我們經歷了風雨洗禮,看到了美麗風景,取得了沈甸甸的收獲,這一年的步伐我們「走得很堅實」「走得很有力量」「走得很見神采」「走得很顯底氣」,用富有情感的語言生動總結概括了中國經濟社會過去一年取得的主要成績。
本報於今日開設【這一年的步伐·委員眼中的2023】專欄,邀請各級政協委員結合本職工作和履職實踐,深入講述委員眼中「沈甸甸的收獲」,敬請關註。
「2023年,我們接續奮鬥、砥礪前行,經歷了風雨洗禮,看到了美麗風景,取得了沈甸甸的收獲。」習近平主席二〇二四年新年賀詞中鏗鏘的話語堅定有力,溫暖人心,在各級政協委員中引起熱烈反響。
2023年,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在風浪中強健了體魄、壯實了筋骨,高品質發展紮實推進:從現代化產業體系更加健全,一批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新型支柱產業快速崛起,到糧食生產「二十連豐」,綠水青山成色更足,鄉村振興展現新氣象,再到東北全面振興譜寫新篇,雄安新區拔節生長,長江經濟帶活力脈動,粵港澳大灣區勇立潮頭……委員們認為,這一年的步伐,我們走得很堅實,付出的努力紮實有力,取得的成績可圈可點,為接續發展充足了底氣、昂揚了誌氣、堅定了勇氣。
現代化產業體系更加健全
這一年,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步伐穩健有力。
從黨的二十大報告部署「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到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新質生產力」這一重要概念,再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排在2024年經濟工作重點任務之首……新起點新開局,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宏偉布局正在鋪展。
「積蓄新動能」「拓展新賽道」「延伸新鏈條」……細看多地工作部署,產業向「新」而行成為共同點,多地把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作為重中之重,「放手」發展當下、「放眼」蓄勢未來。
在安徽合肥,以「芯屏汽合」「急終生智」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新能源汽車「首位產業」迎來爆發式增長:新增上下遊企業近百家,產量達73.8萬輛,居全國城市前5;成功舉辦首屆合肥國際新能源汽車展覽會,銷售車輛18037輛,銷售額超31.7億元,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展。
「合肥正加快崛起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之都。」安徽省政協委員、合肥市政協主席韓冰表示,合肥市政協始終與市委、市政府同頻共振,連續3年圍繞新能源汽車和智慧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協商議政、建言獻策,以政協之力助推合肥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磅礴之勢。
在上海寶山,歷經8年科研攻關、5年設計建造,備受矚目的國產首艘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滿載八方遊客,迎著新年的陽光,從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揚帆首航。從藍圖到藍海、從上海到海上,中國人乘坐國產大郵輪出海看世界的夢想已然成真。
「愛達·魔都號」的成功首航也為亞洲最大、全球第四的國際郵輪港所在地——寶山區書寫奮進「北轉型」新篇章拉開了序幕。「寶山已將產業轉型的重點錨定‘六大產業’,全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上海市寶山區政協主席淩惠康表示,寶山區政協將圍繞郵輪經濟等「六大產業」,深入開展調研,深度協商建言,廣泛凝聚共識,為把寶山區打造成新時代現代化轉型樣本匯聚最大共識、貢獻最大力量。
鄉村振興展現新氣象
這一年,鄉村振興煥發新氣象,農業底盤堅實穩固。
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力推進種業振興行動、強化黑土地保護利用……政策兜底,糧倉屯滿。2023年,中國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
扛穩糧食安全重任,「中原糧倉」河南交出一份亮眼「成績單」:全年糧食產量達1324.9億斤,居全國第二,秋糧產量增速居糧食主產省第一、創歷史新高,糧食總產連續7年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全省糧食面積常年穩定在1.6億畝以上,產量、面積均占全國約1/10;供給全國市場上1/2的火腿腸、1/3的泡麵、1/4的饅頭、3/5的湯圓、7/10的水餃……一組組數據折射的是河南作為糧食大省的擔當與底氣。
如果說河南壯大了全國的「糧袋子」,那麽漯河則在河南食品產業上進階發展,為河南農業強省建設貢獻了堅守力量。作為第一個「中國食品名城」「全國主食產業化工程示範市」,2023年以來,漯河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16.9萬畝,全市實作糧食生產「二十連豐」。
在河南省政協委員、漯河市政協主席王克俊看來,漯河糧做大做強的發展「密碼」在於:持續探索農業生產與食品產業緊密連線的「農食融合」和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三鏈同構」,大力實施「六個打通」「六路並進」,把糧食安全建立在堅實的產業基礎之上。
「一年以來,漯河全市政協組織為農業高品質發展奔走呼籲,提出意見建議70余項。」展望新一年,王克俊說,政協組織將持續獻計獻策,讓更多產業鏈、價值鏈留在漯河,為河南萬億級現代食品產業集群提供更多支撐。
這一年,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持續推進,神州大地處處展現鄉村新圖景。
在全面推進「千萬工程」的20年座標軸上,鄉村振興的美麗新畫卷在「浙」裏徐徐展開。浙江各地環境優美、產業興旺、生活幸福的圖景越來越清晰,處處山水詩、村村寫意畫成為浙江省政協委員、台州市政協主席葉海燕這一年的難忘印象。
「2023年,台州市政協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建設‘現代化的大陳’目標,以學習調研協商監督促落實的履職閉環,全力助推大陳島海島共富取得實效。傾力打造‘和合界別匯’,重視發揮界別委員和界別群眾專業力量作用,推動人力、智力、物力向鄉村集聚。」葉海燕說,「今年,我們將繼續助力堅持和深化新時代‘千萬工程’,更高品質展現村美、民富、業興、人和的‘美麗畫卷’。」
區域協調發展譜寫新篇章
這一年,區域協調發展蹄疾步穩,區域發展整體效能穩步提升。
北望東北熱土,在「關外第一城」遼寧葫蘆島,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首戰告捷:堅持「夏秋抓招商、冬春抓落地」,深入開展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全年新簽約計畫253個,增長58.3%,用事實叫響「一過山海關、投資天地寬」;圍繞「北方黃金海岸、四季康養勝地」定位,「六大文旅綜合區」加快布局,320余項文體旅活動貫穿全年,全年旅遊人數、旅遊收入增長105.8%和86.8%……
「習近平主席在新年賀詞中充分肯定了一年來東北振興取得的新進展新成效,給予我們巨大鼓舞和更高期望,令我們葫蘆島全市人民倍感溫暖、充滿幹勁。」全國政協委員、遼寧省葫蘆島市政府副市長劉輝如是說。
東北全面振興事業如火如荼,雄安新區建設方興未艾:骨幹路網全面貫通,城市功能日益完善;首批疏解央企總部建設進展順利,4所首批疏解高校雄安校區開工建設;新區公共服務功能不斷提升,北京援建「三校一院」順利開學開診,京雄政務服務進入「同城」時代,社保卡實作就醫購藥「京雄互通」,公共交通「同城待遇」。已進入大規模建設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並重階段的雄安新區日新月異。
「這是習近平主席第二次在新年賀詞中提到雄安新區,從上次的‘雄安畫卷徐徐鋪展’到此次的‘拔節生長’,習近平主席的親切關懷和深情牽掛,讓河北人民倍感振奮,更給雄安新區幹部群眾以巨大鼓勵和有力鞭策。」河北省政協委員、雄安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安慶傑說,將持續助推重點片區開發建設和標誌性疏解計畫落地建設,加快促進各方要素聚集,為將雄安建設成妙不可言的現代化城市貢獻力量。
目光向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動能澎湃。
「澳車北上」「港車北上」,粵港澳大灣區第一個國家未來產業科技園啟動,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試點「往來港澳人才簽註」政策,橫琴、前海「金融30條」重磅釋出,推動粵港澳三地居民統一身份證及電子簽名互認互通……細數大灣區2023年的喜人變化,廣東省政協常委、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主席吳學明頗為感慨,「粵港澳三地協力,不斷促進交通基礎設施‘硬聯通’、規則機制‘軟聯通’、灣區人民‘心聯通’,灣區‘向心力’不斷增強。」
生於廣東江門,創業足跡遍及粵港澳三地,吳學明是地道的「大灣區人」,也見證著大灣區的變化。2023年,他參加了廣東省政協組織的「港澳委員灣區行」考察交流活動,一路走來,深感大灣區發展的蓬勃活力,「粵港澳大灣區以不到全國1%的國土面積、5%的人口總量,創造出全國11%的經濟總量,一系列利好政策措施密集亮相,為大灣區高品質發展註入強勁動力。」
新時代氣象萬千,新征程催人奮進。感悟新年賀詞,凝聚奮進力量。委員們表示,將繼續邁著堅定的步伐,敢闖敢幹加實幹,接續奮鬥開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