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9月25日上午舉行「推動高品質發展」系列主題新聞釋出會,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了中國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品質發展的有關情況。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生態環境持續改善,2023年全國重點城市PM2.5平均濃度是30微克/立方米,比十年前下降了54%;長江幹流連續4年、黃河幹流連續2年穩定達到Ⅱ類水質。中國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達到85%,創造歷史新高。全國森林覆蓋率去年達到24.02%,本世紀以來全球新增綠化面積約1/4來自中國。
與此同時,發展的「含綠量」明顯增加。產業結構持續最佳化,中國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清潔電力體系和清潔鋼鐵生產體系。十年來累計淘汰高排放車輛超過4000萬輛,新能源公交車占比由十年前的不到20%提高到去年的80%以上。
生態環境部部長 黃潤秋: 我們加快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基本建立了全域覆蓋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推動監測數智化轉型,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生態環境治理能力明顯提升。
當前和今後十年是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關鍵時期,目前美麗城市、美麗鄉村以及綠色金融等24項分領域行動方案正陸續出台。生態環境部將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全力推動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和根本好轉,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