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容量再創歷史新高,集中式、分布式「兩分天下」:隨著風光大基地加速推進,集中式電站裝機大幅提升;近年來新增裝機主力分布式光伏仍保持高速增長,又一次重新整理紀錄。與此同時,持續狂飆的分布式光伏也令各地配電網承載能力、電網調節能力備受炙烤。據行業媒體統計,福建、山東、廣東、河北多省釋出分布式光伏可開放容量,至少67地為「零」、154地電網接入「告急」。
這是否意味著分布式光伏已步入「紅海」、危機四伏?
「當下分布式光伏市場面臨兩大困境。一是原有市場增量空間受限,越來越多地區成為‘接入承載力紅色預警區’,戶用光伏市場競爭愈加激烈。此外,部份省份分布式光伏計畫逐步參與市場化交易(或采取分時電價),面臨實際電價下降的風險。」資深業內人士、智匯光伏創始人王淑娟在近日舉行的「晶科新場景分布式巔峰年會」上分析稱。
王淑娟認為,盡管新的挑戰因素出現,國內分布式光伏市場仍不乏新機會。「工商業分布式預計將成為2024年國內光伏市場增長率最大的細分板塊。對於存量市場,可探索透過‘集中匯流+儲能’、台區配儲等方式,深度挖掘受限市場空間。」
澎湃新聞註意到,近年來,光伏元件龍頭們紛紛涉足儲能業務,推出光儲一體解決方案,瞄準的正是兩者的互補效應:儲能產品可發揮調節作用,提高光伏的利用率和發電量;亦可參與電力市場交易,賺取峰谷差價、需求響應補貼、輔助服務費用等額外收益。機構普遍認為,2023年是工商業儲能發展的元年。而工商業儲能與分布式光伏面向的客戶群體相似,這是光伏元件大廠深化儲能布局的動因和優勢所在。
在該論壇上,晶科能源副總裁姚峰表示,2024年,該公司將進一步聚焦分布式市場尤其是工商業市場,以元件、儲能、BIPV等多產品線多場景布局,加速推進構建以光伏和儲能為主體的新型電力能源系統。據悉,去年光伏元件全球出貨量第一的晶科能源自2020年開始進軍儲能,已推出戶用儲能、工商業儲能、大型電站儲能等儲能產品解決方案。
「峰谷價差持續拉大提升經濟性,疊加分布式光伏電網開放容量變少,分布式配儲成為解決電網壓力的重要舉措,預期122%增速,裝機達到4.8 GWh。」晶科能源市場分析師鄭天罡展望稱。此外,各地配儲政策持續推動,新能源配儲轉獨立儲能等政策逐步開啟成長空間,疊加電力市場改革,大儲預期裝機超60 GWh。「2023-2027年,中國及全球儲能裝機年復合增長率將分別達32%、26%。」
光伏市場需求方面,他認為,基於2023年全年光伏需求超500GW的高基數,2024年全年全球市場增速預計將維持在20%-30%。加之產業已進入N型時代,2024年N型元件全球市占率將從2023年的25%躍升至70%以上。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