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特寫:湧向集市的年輕人

2024-02-14新聞

新華社長春2月14日電 題:湧向集市的年輕人

新華社記者段續、唐成卓、宋心平

春節,在中國東北的農村大集上,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有別過往的是,如今有許多年輕的身影出現在了人群中。

顧客在吉林省長春市近郊的卡倫大集上購買凍梨和凍柿子(1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唐成卓 攝 吉林省長春市南郊的大屯集上,頭一次來趕集的大學生周思佳好奇地打量著周圍,「雪糕不放冰櫃裏,直接拿箱裝著,放地上賣;超市裏一斤三四十塊錢的草莓,集上居然只賣8塊錢……」來農村大集上逛一趟,周思佳重新整理了自己的認知。

日常生活中的蔬菜瓜果、小吃零食、日用百貨……越來越多年輕人來到農村集市,愛上了這份屬於中國人的「煙火氣」。

物美價廉 趕量大實惠的集

「接地氣」是人們最常用來形容東北集市的詞。在這裏,幾乎不會有精致的裝飾和門頭,商販們在路邊支個架子或是在貨運三輪後側立個招牌,一個賣貨的攤位就成了。

天氣雖冷,但集市上熱鬧依舊。「砂糖橘,嘎嘎甜,不甜不要錢」「春聯,掛歷,大紅燈籠」……位於吉林長春近郊的卡倫大集上,攤主的叫賣聲夾雜著顧客的問價砍價,十分熱鬧。

農村大集上,攤位眾多,貨品齊全:排骨論「扇」賣、水果是論「袋」裝、蔬菜是論「捆」拿,量大實惠是集上最突出的特點。

28歲的萬蕾幾乎每周都會來趕集。每逢農歷初二、初五、初八這些開集的日子,萬蕾就會喊上朋友,來集上囤貨。

「集上的東西不光新鮮,價格還便宜。」只需不到一小時,萬蕾的手拉車上就堆滿了牛肉、魚、木耳、辣椒等食材。她還會在朋友圈分享幾張趕集的照片,配文:「不是超市去不起,趕集更有價效比。」

找尋童年 趕兒時記憶中的集

15歲的周雨杉,最喜歡集市上的熱鬧。小時候,姥姥經常帶著周雨杉來集上買牛肉幹和江米條,每逢春節,還會買些煙花和鞭炮。集市,是祖孫二人的情感紐帶。

「商品種類越來越多,但熱鬧勁、煙火氣一直沒變。」周雨杉說,「集市上的生活氣息是兒時的美好記憶。」

在周雨杉的記憶中,給顧客「抹零」,是許多東北大集攤主的習慣。周雨杉小時候去集上買菜,豪爽的攤主常常是「連賣帶送」。

這份熱情至今未變,這回趕集,周雨杉買了七斤凍梨,付完款,攤主又給他塞了倆凍柿子:「孩兒,拿去嘗嘗,這也老甜了」。

「和城市相比,農村集市上的年味更濃。」周思佳說,攤主熱情吆喝,大家來來往往,臉上都掛著喜悅,這是中國春節最動人的景象。

回歸生活 趕煙火氣裏的集

鄉村大集上,現做的鮮豆腐熱氣騰騰,剛出鍋的油炸糕和大麻花的香氣飄在空中,魚販正握著挫子熟練地給胖頭魚去鱗……眼前琳瑯滿目的貨物、耳邊熱火朝天的砍價聲、空氣裏飄著果香,滿滿的煙火氣。

家住長春市的余娜是集市常客。自從第一次「打卡」了農村大集,余娜就喜歡上了這種「煙火氣」。到現在,她已前後「打卡」過長春周邊的六個大集。比起在家點餐、刷劇,來到喧鬧的大集上,余娜覺得自己的生活「熱」起來了,「每次去趕集,都有一種擁抱生活的感覺。」

許多年輕人還在社交媒體上分享接地氣的農村生活類內容,「10塊錢能在集市上買到什麽」「某某大集保姆攻略」等內容流量大、廣受歡迎,相比去需要排隊的網紅店打卡拍照,年輕人們正將更多目光移向集市、農康寶。

社交平台上,一位網友留言說:「不再刻意追求所謂的‘精致感’,中國年輕人正在擁抱更廣闊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