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強信心·走進百企|引擎轟鳴 山東制造業開年響起澎湃之聲

2024-01-28新聞

新華網濟南1月28日電 2024年伊始,在山東、河北、江蘇、山西等物流運輸大省,近千台搭載濰柴WP13NG/WP15NG的天然氣牽引車陸續交付各地物流運輸公司。

從1946年創立至今,坐落於鳶都濰坊的濰柴集團經過70余年的創新發展,已經成為中國領先、在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工業裝備跨國集團,擁有多元動力系統、全系列商用車、智慧農業裝備在內的六大核心業務,在世界舞台上實作了從追跑到並跑、再到領跑的逆襲。

濰柴工業園。(受訪單位供圖)

數位化賦能

讓生產制造更「智慧」

在濰柴清潔能源發動機生產制造基地,AGV智慧運輸車忙碌地穿梭,它們就像機器人一樣,能夠根據產線需求準確地將零部件放置在托盤上,並透過二維碼進行精準定位,把零部件送到不同的生產線位置。與此同時,高精尖數控加工中心也在不停運轉,進行切削、鉆孔、自動上下料等操作。放眼望去,整個加工生產線上幾乎看不到人工操作,自動化程度相當高。

這是濰柴依靠覆蓋全鏈條的數位資訊系統,快速調節產品制造和供應鏈平台並迅速釋放產能的一個縮影。在濰柴提速增長的背後,數位化一直是一個繞不開的命題。在濰柴的生產車間,隨處可見的LED顯示器上,即時反映產品生產進度的數位在持續跳動。據了解,濰柴實作了從物料投放到線上檢測,再到生產節拍提升全過程的即時監測和動態調整,裝置的自動化率高達99%。透過運用視覺辨識、線上檢測、機器人和AGV等技術,濰柴的生產工序擺脫了對人力和經驗的依賴,產線能夠快速實作柔性調整。

據介紹,相比過去需要500多人的清潔能源發動機產線,經過改造後生產效率大幅提升,現在僅需100多人即可完成生產任務。3年前,濰柴的工業機器人密度為390台/萬名工人,而現在這一數位已經飆升至1160台,是原來的3倍。全員勞動生產率也從3年前的35萬元/人提升到了現在的60萬元/人,提高了68%。

數位化套用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還加快了產品的叠代速度。透過數位孿生等技術,研發人員可以線上上完成產品的設計、開發、試驗等流程。據悉,十年前濰柴開發一款全新產品需要5年時間,而現在透過已投入使用的濰柴智慧研發體系,開發周期可縮短至18個月。

濰柴高端重型發動機智慧制造工廠。(受訪單位供圖)

十年磨一劍

創新「刀鋒」對準行業「珠峰」

在濰柴動力2024年商務大會上,覆蓋商用車動力、農業裝備動力、工程機械動力、能源電力、船舶動力、新能源動力等全場景、全系列的上百款發動機產品集中亮相。濰柴公布了涵蓋多個細分市場的18款2024年爆款機型。這裏面,除了傳統柴油發動機,還有天然氣發動機、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動力電池、輕卡混合動力總成等綠色低碳多元能源動力產品。

一系列新產品充分展示了濰柴在「傳統能源+新能源」雙賽道上的儲備和實力。

科技創新是濰柴的本色。多年來,濰柴深諳創新賦能之道,堅定不移打好科技創新牌,不斷塑造市場競爭新優勢。緊緊扭住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這個「牛鼻子」,敢於亮劍勇攀高峰,以科技創新推動高品質發展,在新征程中積聚新動能、跑贏新賽道。

20多年來,濰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9%,與濰柴的科研硬核實力同頻共振。

與此同時,濰柴持續在研發上下功夫,近10年發動機板塊研發投入累計已超過300億元。發動機研發投入占比達8%,其中基礎研究占研發費比重超過20%。

研發投入持續發力,大動作更是不斷——投資110億元打造濰柴動力中央研究院,搭建未來技術研究院、發動機研究院、大缸徑發動機研究院、電控與軟體研究院、工藝工匠研究院、新能源研究院、液壓傳動研究院、人工智慧研究院、產品試驗測試中心「八院一中心」的研釋出局,形成了「自主創新+開放創新+工匠創新+基礎研究創新」四位一體科技創新體系,匯聚濰柴強大的科技創新力量。

濰柴全系列全領域發動機。(受訪單位供圖)

匠心理念搭配科學管理

豎起品質標桿

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西北市場的天然氣重卡市場異常火爆,這其中不乏濰柴產品的身影。

「中國重汽的產品品質非常好,搭載的濰柴WP15NG發動機動力強,也非常省氣,百公裏節氣4-5公斤。」從事LNG運輸的寧夏德寧運輸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占寧表示,目前該公司擁有20余輛搭載濰柴天然氣發動機的豪沃重卡,配置的S-AMT變速箱也非常方便,車輛駕乘舒適性得到極大提高。

寧夏聚亨物流的創始人吳學平也說道,他的公司成立於1999年,主要從事新疆到寧夏、內蒙古的煤炭運輸業務。目前該公司擁有20多台陜汽德龍重卡,全部搭載濰柴黃金動力總成。

「運輸路線的沿途海拔落差大,氣候條件惡劣,晝夜溫差大,而且沿途人煙稀少,車輛和駕駛員都面臨重重考驗,因此我買車時首選濰柴發動機。」吳學平說,他的公司有一輛車行駛裏程超過222萬公裏,「這輛車依舊高效地行駛在運輸煤炭的公路上」。

「高效、可靠」等字眼,一度成了眾多客戶心中對濰柴印象的高頻詞。這得益於濰柴一以貫之的精益求精的幹事理念。

時針拔回2002年,濰柴人在「掌舵者」譚旭光的帶領下,在不斷「造夢—追夢—圓夢」中實作了一次次跨越,也造就了濰坊裝備制造業的資源新格局——濰坊爭創國家級制造業高品質發展試驗區,願意先試先行,探索一批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先進制造業發展經驗,為行業提供實驗樣本和示範。

與此同時,多年來,濰柴在追求自身產品品質的提高外,在20余年的改革創新開發中,不斷學習借鑒全球同行先進管理模式,經過不懈探索實踐與經驗積累,提煉出具有鮮明特色的WOS(Weichai Operating System)品質管理模式。

在這一模式下,不管是研發、銷售,還是制造、生產、後市場,都形成了端到端數據的打通,在數位化支撐下,實作業務可量化和評估。正是依靠著上述平台和先進的管理模式,濰柴的整體研發效率提升15%,零部件開發周期縮短80%,關鍵裝置的聯網與關鍵的特性數目檢測率能達到100%。

今年的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24年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抓實抓好數位經濟高品質發展,實施制造業數位化轉型提標行動。與此同時,濰坊正緊抓動力裝備集群進入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的機遇,爭取率先打造成為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在這一關鍵節點,譚旭光表示,將以企業創新動能為著力點,助力濰坊乃至全省推動建鏈、補鏈、延鏈、強鏈,塑造先進制造業高能階產業生態。

眼下,濰柴正以籌建國家內燃機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為契機,推動現有資源最佳化配置,促進先進計量技術、檢測技術和創新方法在產業鏈廣泛落地。另一方面,濰柴積極申報國家品質標準實驗室和國家燃料電池產品品質檢驗檢測中心,聚焦關鍵性、前瞻性、戰略性行業共性品質技術突破,堅持鍛長板與強短板相結合,積極帶動開放企業自身及供應鏈品質基礎設施資源,加快推動全產業鏈轉型升級、共同進步,助力中國高端制造業高品質發展。

策劃:呂放

采寫:江昆 張曉琪 秦來玲

設計:丁宇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