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如何評價曹保平執導,黃渤、周迅主演的電影【涉過憤怒的海】?

2023-11-21新聞

「什麽糟心玩意兒?」

「神經病。」

「瘋了吧?!」

伴隨著極大的不理解和無語,這三句話此起彼伏地出現在了上周六的電影院裏。

在看這部據說遲到了4年,費了老大勁才能成功上映的電影前,我確實沒想過其中的主要角色會被如此評價。

電影名為【涉過憤怒的海】,犯罪題材,主演是黃渤和周迅。而這三句話狠狠吐槽的物件,則是黃渤飾演的父親老金唯一的女兒:金麗娜(後文統稱小娜),也是周迅飾演角色的兒子的物件。

實際上,整部電影也正是圍繞著她而展開,父親老金(黃渤飾演)拼盡全力供養她出國,又在她意外身亡後,竭力為她復仇,試圖找出那個殺害她的真兇。

那麽,身為受害者的小娜,又因何而引起了觀眾強烈的不理解?

在曹保平導演的訪談裏,我找到了這個不理解的關鍵答案:小娜其實是一名 「邊緣型人格障礙」 患者(影片裏沒有直接指出這一點)。

許多人可能對這個心理疾病並不熟悉,但如果結合小娜的具體行為來看,你可能會發現這一疾病的典型行為還挺常見,而就它的風險性致病因子來看,更是在東亞語境下隨處可見。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小娜和邊緣型人格障礙。

©【涉過憤怒的海】,金麗娜(周依然飾演)

「中度劇透,不涉及關鍵劇情,可放心服用」

不被理解的行為背後:邊緣型人格的主導

邊緣型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 是一種以 強烈的情感體驗 不穩定的關系行為 為特征的疾病,它始於成年早期,並出現在多種環境中——例如,在戀愛關系、家庭和工作中(Dixon-Gordon et al., 2017)。

以上是這一疾病的學術定義,如果與小娜的行為結合,我們會發現她身上具備 4個典型的邊緣行為特征:

1. 長期內心空虛,需要用異常的忙碌來填補。

在爸爸的經濟幫助下抵達日本後,小娜並沒有開啟自己的大學生活。

短暫的日語班學習後,她開始過上了各式各樣的打工生活,從酒店服務員、幫傭,再到背上銷售壓力的女仆店裏的女仆。

而按理來說,爸爸老金作為擁有十幾條漁船的船主,他每月給她郵的生活費不會少。

那麽,持續不斷地工作也就不是為了生活,而是小娜 需要這種異常飽滿的工作狀態來填補自己內在的空虛。

©【涉過憤怒的海】

2. 受到刺激後,容易變得非常沖動。

躺在自己剛鋪好的酒店床單上時,小娜曾說,「喜歡,男女歡好後的味道......想要戀愛。」

很快,她也真的陷入戀愛了。

對方是一頭中分及肩長發,神似金城武的男孩: 李苗苗 。在他幫助自己完成了女仆店點餐指標,目睹他隨手遞給流浪漢飯團後,小娜愛上了這個自己眼中溫柔而多情的男孩。

可惜一夜春宵後,苗苗只留下了自己前天出cos時的一頂假發。

被刺激到的小娜決定報復,於是穿著火辣的超短裙設局在夜店偶遇了苗苗的室友,並 當晚和他發生了性關系 ,再故意在清晨離開,以此 撞上正要回家的李苗苗。

3. 情緒和思維上,偏執且不穩定。

小娜的報復成功了,她和李苗苗正式宣告了戀愛(鄰居:我知道我不過是個工具人)。

每次相聚,苗苗都會扔掉小娜的鞋,以此表達對將小娜帶離自己身邊的「鞋」的厭惡,想要小娜永遠和自己在一起。小娜愛極了這種極度的占有和強制愛的感覺。

某次,李苗苗正打遊戲,小娜期待地把鞋遞給他,原以為他會再次強有力地把鞋扔掉時,苗苗隨手往外一扔,激怒了小娜,她 爆發了強烈的尖叫 ,大喊「你變了」「你以前不是這樣的」。

©【涉過憤怒的海】,李苗苗(張宥浩飾演)

4. 親密關系上,極度厭惡/害怕被遺棄(哪怕是想象中)。

因扔鞋事件的影響,小娜離開了李苗苗。在打工店長的認真告白下,她開始了自己的第二段戀愛。

店長很好、很溫柔、很普通,但很愛小娜。即便如此,小娜卻從未停下過對他是否深愛自己的試探。

比如故意說自己不想去上學,想待在家裏,逼店長男友也留下陪自己;亦在每晚睡前,故意將雙手放到冷凍層凍冷,再把雙手緊貼男友,看他是否會一次次地握緊並溫暖自己的雙手。

這些都是 小娜因為對被遺棄強烈的焦慮,而做出的過激行為,試圖以此來避免被遺棄的可能。

(*以上行為特征不足以成為診斷標準。)

所以,與其說小娜瘋狂透頂,不如說她在以邊緣型的行為方式展露著她內在的渴求和破碎。

對以小娜為代表的邊緣型朋友們來說,關系是 ta 們感受到自己還存活著的唯一方式,因為 ta 們的自我從小就很少得到父母的認可,而 ta 們的感受更是常常被父母忽視和否定。

這也使得 ta 們格外依賴 以性緣為核心構成的愛戀關系 ,因為唯有皮膚緊貼著皮膚,器官緊連著器官,ta 們才有機會又一次感受到和父母無間的聯結,為此,ta 們甚至能放下尊嚴去渴求對方的愛。

與此同時,也正由於這份迫切的渴望和需要, ta 們會從潛意識裏恐懼任何一段達到了如此深度的關系會結束,所以 ta 們或以各種方式在前期試探出對方的遺棄可能,進而斷崖式分手避免之後被遺棄;或是以自傷或自殺的姿態來威脅深愛的對方絕不能離開。

許多邊緣型障礙的患者因此也深受折磨和痛苦,ta 們能清晰地看到自己出了問題,卻在每一次應激事件到來時,不可避免地再度卷入其中。

主角「小娜」是如何發展為邊緣型人格的?

邊緣型狀態 最突出的特征是一種分裂式結構(splitting):好與壞都是絕對化的,就像黑與白這兩種明顯對比的顏色一樣,中間沒有灰色的過渡地帶。

對邊緣型狀態的人來說, 一個人可以此時是好的,彼時就是壞的,但很難在同一個時刻既有好的地方,也有壞的地方。

精神分析家梅萊妮·克雷茵將人的心理狀態分為兩種: 偏執-分裂心位(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和抑郁心位(depressive position)。

這樣就可以 保護那些好的部份,不受到壞的部份的「汙染」,同時壞的部份正好可以承擔自身的攻擊性而不會引發混亂。

這復雜的狀態會引發我們的失落、內疚和哀悼,從而讓我們看清現實 (註:這裏的「抑郁」與目前普遍談到的抑郁狀態、抑郁癥是不一樣的)。

值得註意的是, 這種心位的轉移並非一勞永逸。即便是一個成年人,在面對嚴重壓力等類似情況下,仍有可能會用非此即彼的方式處理生活。

而邊緣型狀態者很可能是在成長過程中 沒有順利過渡到抑郁心位,無法將好與壞、積極與消極整合到同一個客體上,也有可能是在童年時遭遇了嚴重的創傷,導致其更習慣用偏執-分裂的應對方式進行心理防禦 (Clarkin et al., 1999)。

對小娜來說,最大的創傷可能 是年幼的她認為自己被父母徹底拋棄了。

父母離婚後,小娜跟著爸爸在海島生活,爸爸帶著她遊泳、跑步,在她生病時照顧她,這一切都讓她更加地依戀爸爸。每次爸爸出海,她就會躲在衣櫃裏,等著爸爸和太陽一起回家 (此時,小娜心裏的爸爸是全然的好,且彼此深愛著的)

然而某次吵架後,原以為深愛著自己爸爸卻把自己推給了遠在另一個城市的媽媽,並在上車時對電話裏的媽媽說,「這女兒,我反正是不要了。」

上車前,小小娜曾深深地看了爸爸一眼,可惜老金完全沒有發現。再之後就是小娜被媽媽拒接,孤零零一個人又回到了島城,並且沒有聯系爸爸老金 (此時,小娜可能固著在了偏執-分裂心位,認為爸爸不愛自己,他是糟透了且不值得依賴的)

在老金的回憶裏,這不過是乖乖女兒又一次「她就是太乖了」「皮實得很」的體現;但對小娜來說, 這一天,她被正式拋棄了,她放棄了再向父親和母親索取任何關心和愛。

而根據最新的研究發現,BPD被認為是個體的生物脆弱性(早期沖動和情感脆弱性)與無效的童年環境之間持續、互相影響的結果(Lee et al., 2022)。

回到小娜的故事裏,假設老金和妻子做到了 有效父母關懷 , ta 們應該意識到小娜可能感到了被拒絕和忽視,並為此 道歉,告訴小娜我們分開了也很愛你 ,以此幫助小娜理解和克服被拋棄感。

可惜的是,大多數提供了無效童年環境的父母會作出類似於小娜父母的行為,或是直接拒絕,或是忽視孩子的一切感受,絕不會主動開口問一句,「寶貝,你感覺還好嗎?」

©【真愛至上】

愛與聯結,是小小娜們最渴望也最需要的東西

據估計, 1.4%的成年人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 ,其中約四分之三的患者為女性;但是,也有研究者認為這是由於男性的誤診率很高。

同時,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患者也有更高的焦慮、創傷後應激、雙相、抑郁、進食及物質濫用等障礙的共病率(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2023)。

這些都在提醒我們,這一群體的人數不可小覷,有太多太多的小小娜們正在飽受這一疾病的折磨。

更傷害 ta 們的是, 許多患者被視為「戀愛腦集大成者」,ta 們常被譏諷和嘲笑。而很少有人知道 ta 們需要持續且穩定地被看見 ,而非只是父母意識和意誌投射的載體(不是為父母的一輩子努力而活)。

這絕不只是指向某一對父母,更不是指向東亞父母的議題,其背後所展露的是一整個時代性的、社會性的對個人情緒和感受的忽視和壓抑。這也是電影旨在點出的社會性公共議題。

我們都需要越過那片憤怒的海。

因為,我們不只需要憤怒,還需要愛、看見和聯結。

(*導演建議18歲以下觀眾謹慎選擇觀看。)

References:

Clarkin, J. F., Yeomans, F. E., & Kernberg, O. F. (1999). Psychotherapy for borderline personality. John Wiley & Sons Inc.

Dixon-Gordon, K. L., Peters, J. R., Fertuck, E. A., & Yen, S. (2017). Emotional processes in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An update for clinical practice.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integration, 27 (4), 425.

Lee, S. S. M., Keng, S.-L., Yeo, G. C., & Hong, R. Y. (2022). Parental invalidation and its associations with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symptoms: A multivariate meta-analysis. Personality Disorders: Theory, Research, and Treatment, 13 (6), 572-582.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2023).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