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軍殷瑋代蔣萬安行事,如地下市長,早晚出事。
蔣萬安面臨危機,近日,民政局局長陳永德有辭職的想法,但被蔣萬安說服留下。然而事件曝光後,人們發現蔣萬安身邊的人包括陳國君和殷瑋,其中陳國君在蔣萬安競選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他擔任了「世子」顧問。
實際上,陳國君和殷瑋都是市府顧問,一個是新聞界的同行,另一個是馬英九時代青年團的成員。
在輿情匯報會上,陳國君憑借新聞敏感度,直接質問市府一級單位主管,質疑新聞報道的真實性。他與陳永德和王秋冬之間存在言語沖突,並透過簡訊或通訊軟體直接下達指示,讓人質疑這是否代表市長的意願或他個人為市長分憂解愁。
台北市未來還有兩位副市長,李四川管市府內部事務,林奕華管對外事務。陳國君想成為第三位市府副市長,因此對各局處下達命令。
蔣萬安的發言人因為類似事件離職。
蔣萬安的市府顧問團隊擁有著超越其人事權責的權力,對此,無論是發言人還是市府一級單位的主官都必須小心翼翼。
盡管蔣萬安很少罵人,但他的兩位顧問陳國君和殷瑋卻毫不留情。陳國君作為朱立倫的舊部,對市府運作有一定的了解,而殷瑋卻沒有公務員的歷練,卻能夠下達指令。
更令人疑惑的是,他們常常使用沒有公文效力的通訊軟體,只追著新聞問,但市府官員已經感到他們的強勢。由於不清楚是蔣萬安的意思還是顧問的意思,官員們只能默默地忍受。
李四川在接受采訪時指出,單純地咒罵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可能導致越權,這可能會讓公務員感到不滿。他認為,蔣萬安目前面臨的一個危機是他缺乏行政經驗,他的當選可能主要依賴於幕僚和李四川的安排。
但是,在市府的市政會議上,市府官員最害怕的是顧問的指責,因為這些顧問是蔣萬安聘請的。顧問可以向市長提出建議,但是不能代表市長行使權力。
如果市府繼續以這種方式運作,必定會出現問題。柯文哲過去的做法可以被接受,因為他事必躬親,但是作為市府顧問,不能代表市長行使權力。
在選舉期間,許多市府官員似乎在聽從不同競選功臣的建議,例如陳國君、殷瑋、李四川和林奕華等。然而,這些競選功臣並不具備大權,除非得到市長的授權。
然而,有幾個訊息來源表示,他們並沒有得到市長的授權,而是根據新聞報道來做出決定的。 蔣萬安在「雙城論壇」等問題上找林奕華,並強調只有兩岸關系緩和後才考慮這個議題。
然而,我反對他的這種做法,因為無論局勢緊張或緩和,溝通總比沈默好。蔣萬安不能因為擔心民進黨的立場而猶豫不決,他需要在這個問題上展現出魄力。
歷史上,我們看到像基隆市長謝國梁、新北侯友宜和張善政等人,他們之間磨合的問題應該是主官應該負責的,而不是由市府顧問來指揮。
因此,如果蔣萬安的市政府繼續這樣下去,當當局處的首長一個個辭職時,可能會成為一個危機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