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公務員可以異地考嗎,還是必須在本地考國考?

2019-06-07新聞

說個很有意思的事:
我師兄的女閨蜜為了去他所在的城市(異省)陪他,就以備考國考為由,在師兄的城市租了房子,專心備考,結果一次就上岸了,大家都說是運氣好遇到師兄那個省的閱卷老師要求低一些。

這個說法是否靠譜無從查證。

但按照她的說法是:

沒有師兄的鼓勵,她是不可能一次上岸的,所以考公在哪個省考,題目是一樣的,但風水不一樣。

嗯,我看是陪你備考的人不一樣吧……

有他在身邊,空氣都是香甜的,申論的大作文寫出來的文字都有感染力。

其實這個故事已經回答了題目的問題,但剛好有朋友問到我公考的一些備考問題,我就多說一些:

● 公考小白、應屆生更容易上岸
● 國考崗位發展前景大,但是近年招錄範圍不大
● 國考考上之後,單位一般會協助你落戶
● 國考上岸後薪資待遇國家發比較穩定,而省考上岸後可能面臨所在地區財政問題暫時發不出來薪資的情況
● 自考本科也可以報名國考,這是很多人逆襲的機會,但是大部份國考崗位對專業還是有相當高的要求的,所以這種機會並不多
● 公考選崗的重要性>公考資料>備考策略>個人智商

都說公考是篩選智商的,但是公務員其實更能庇護平庸的人,所以如果你自認不是天資非常高那群人,想要透過公考逆襲,可以先研究公考選崗,撿漏的可能性還是挺大的。

公考選崗問題可以在直播間問,這是直播間預約地址:


(報名後加助教微信才能預約直播,直播間可以問有關選崗的問題,而且直播間老師的解答非常專業,比那些花大幾百去機構咨詢的好太多)

公考這條路可以說是報酬率最高的一條路,尤其是對普通人來講。畢竟一旦上岸後,哪怕是普通科員,看起來每個月到手只有三四千塊(北上廣州一線城市或者天津這樣的直轄市可以達到五六千),但是年底到手基本奔十幾萬去了。

當然這裏如果是國考上岸,就沒有地區上的區別,如果是省考,那差別還是挺大的。

只能說相對,畢竟中部地區一年到手肯定沒有十幾萬,但是相對於當地小縣城的收入,已經是中等偏上了,而且不用擔心失業的風險,也沒有私企或者社會工作那麽卷。


因為大部份人只花了5個月去準備,去復習,一旦上岸就是旱澇保收。


當然,前提是你真正在選崗上花了心思研究,才能找到適合你的低難度的崗位(相當於撿漏),不然你在特別熱門或者特別冷門的崗位上,根本卷不過考公大軍。



根據專業人士預測:

2024年國考報名人數預計會超過500萬人,其中至少20%的人因為條件不合格被一審篩掉,還有40%的人因為是打醬油的所以公考只是重在參與墊底,真正有競爭力的只剩下40%的人,但是這些人中又有70%以上的人只懂學習而不懂的研究選崗之類的問題,導致直接被「內卷」淘汰。最後還有20%左右的人,好不容易進面了,但因為表達等問題沒有懸念地出局。


最終大概只有5%左右的考生,才是你真正的競爭對手。

其實如果按照機率學,國考省考都那麽多崗位,你只要稍微區分一下,你就知道實際跟你競爭的類別專業,人數就更少了。


比如你報的是新聞類(很多自考本科可以上這個專業),熱度不算高,但也算是熱門吃香的崗位,然後這種崗位打醬油的考生比例相當高,所以看起來好像是2:1的招錄比例,其實真正有實力競爭的,可能都接近1:1

而一些省考裏面極度冷門的崗位,也就才1:1的競爭熱度。

看明白了嗎?


就是如果你想要上岸,不需要妄自菲薄,不一定要做好最壞的準備,去爭什麽鳥不拉屎的鄉鎮崗位,熱門的崗位也可能是1:1的競爭。

所以懂研究選崗簡直是太重要了!

如果還不知道哪裏可以交流和學習選崗技巧的,可以直接去我下面這個公考直播間:


報名後必須掃碼加助教預約才能生效的,能不能成功預約看運氣了。
直播結束後還能領取一整套精華的公考資料,這也是我上次預約這個直播之後發現的精細。

這份資料基本都是當年公考的核心內容,據說踩中考點的機率超過60%,而且很多都是很前沿的資訊「轉譯」過來的題型,去年群裏都有兩個考了三四年的釘子戶,因為這份資料找到方向,成功上岸了。


總結



在考公關於本地還是異地問題的討論上,無論是待遇差距還是地區考題差異等問題,都是集中在省考上。

而國考是沒有這些問題的,包括題主說的,異地考試,都沒什麽問題。

都說國考卷,但是如果你拿省考的數據對比,你就會知道省考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卷,畢竟一個省都二三十萬人報名了,而且省考的崗位都有一大堆人盯著,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