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大農業觀如何理解?

2024-02-01新聞

大農業觀如何理解?

作者:辛翔飛

2023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這裏提到的「大農業觀」,是黨在領導新時代「三農」工作中形成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那麽,應如何理解大農業觀的內涵和意義?

大農業觀的四個「整體性」

大農業觀強調農業產業領域的整體性。與僅指種植業生產的狹義農業相比,大農業不僅包括種植業、畜牧業、林業和漁業生產,也包括產前產中產後的農業科技研發與轉化、良種繁育與推廣、農資供應與流通、農機制造與銷售,以及農產品儲藏、加工、流通、行銷等,還包括新興的生態、文旅、康養產業等。大農業觀將與農業全產業鏈密切相關的上下遊產業視為整體性的大農業產業體系。

大農業觀強調農業資源的整體性。與過重依賴有限耕地的傳統農業觀相比,大農業觀還將40多億畝林地、近40億畝草地、大量的江河湖海等在內的全部國土空間,均視為農業發展的寶貴資源。大農業透過開發大資源,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和蛋白,滿足人們對大食物的需求。

農民在分揀臍橙 史傳鴻 攝

大農業觀強調農業功能的整體性。農業既具有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的功能,也具有生態涵養、休閑觀光、文化傳承以及穩定農民就業、實作農民富裕的功能,還具有國家安全保障、現代化強國建設的基礎支撐功能。農業的多維度功能相互聯系構成有機統一的整體。

大農業觀強調農業發展方式的整體性。農業發展必須摒棄竭澤而漁、焚藪而田、大水大肥、大拆大建的老路子,堅定不移地轉變發展方式,堅持生產生活生態並重、數量品質效益並重、科技驅動與政策驅動並重、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並重,保持發展方式、發展舉措取向的一致性。

提出大農業觀的必然性

傳統農業觀難以為繼是提出大農業觀的重要背景。

黨的十八大前,經過長期努力,中國農業發展取得巨大成就,成功解決了糧食和畜產品供給嚴重短缺的問題。但在傳統農業觀下,中國農業發展也出現諸多弊端:拼資源消耗、拼生產資料投入的粗放經營,導致耕地品質下降,水資源短缺加劇,農業面源汙染加重,永續發展狀況惡化。產業規模小,布局散,鏈條短,品種、品質、品牌水平較低,產業產品競爭力不足。過度依賴有限的耕地資源,林草地和江河湖海等資源的合理利用明顯不足。農業傳統功能較窄,新功能開發不足。

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長對農業發展提出新要求。

居民由吃得飽向吃得好轉變,膳食結構更多偏向增加蔬菜、水果和動物源性產品。物質生活越豐富,人民群眾越喜歡山清水秀的田園風光,越有條件進行休閑旅遊和文化尋根。在資源承載力已逼近極限的國情下,人民群眾對優質農產品的消費需求增長是農業發展的巨大挑戰,同時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精神需求以及生活方式變遷又蘊藏著農業發展的巨大機遇。

現代科技發展和綜合國力提升為農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支撐條件。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農業科技取得巨大成就,一大批現代先進技術在農業領域中推廣套用,既推動了要素生產率顯著提升,又帶動了一大批新產業興起。同時,隨著綜合國力的增強,國家在交通運輸和資訊化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為農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強力支撐。

由此可見,大農業觀的提出具有重大時代意義。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是建設現代化大農業的重要指引,有利於推動農業現代化大產業的建成和農業強國目標的實作,有利於確保食物供給安全和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求的增長,有利於最佳化農業發展方式和提升永續發展能力,有利於農業支持政策體系的完善和最佳化。

(作者系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