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城鄉融合發展」試點追蹤|在福州東部看城鄉聯動向「融」而行

2024-10-08新聞
開欄的話: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透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作出重要部署。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旨在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拓展高品質發展空間,實作全體人民共同富裕。2019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8個部門聯合印發【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改革方案】,公布了11個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名單。試驗區聚焦11個方面深入探索、先行先試,意在透過引領示範帶動效應充分釋放,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和體制機制改革措施。目前試驗區發展現狀如何?有何措施經驗可資借鑒?區域版自今日起開設「‘城鄉融合發展’試點追蹤」專欄,陸續刊發來自各個試驗區的報道,敬請關註。
自2019年12月,福建福州東部片區被列入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以來,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福建福州東部片區(以下簡稱「試驗區」)加快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重點建立城鄉有序流動的人口遷徙制度、搭建城中村改造合作平台、搭建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台、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作機制、建立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著力縮小城鄉差距和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
教育資源「動」起來
「我們學校在校人數不足百人,規模小,位置偏,渴望優質教學資源下沈。」閩侯縣洋裏小學學區黨支部書記張功華說,去年在安仁小學開展了19場送教幫扶活動,閩侯縣城中心小學的優秀教師手把手指導鄉村小學老師提高教育水平胡專業素養,孩子們也學會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大膽地發表個人見解。
近年來,閩侯縣積極推動以資訊化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改善農村小規模學校網路學習環境,以直播、點播、互動教學等形式,組織18所優質校點對點幫扶,建立城鄉「雙師制」,221位教師透過釘釘課堂網路送教,總課時達6179節;開展鄉村教師專項培訓4次,涉及教師218人,讓鄉村小學享受優質教育教學資源。
目前,閩侯縣已組建教育集團31個,涵蓋169所公辦中小學幼稚園,透過創新「老校+新校」「強校+弱校」「大校+小校」一體化辦學模式,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閩侯還成立了由縣長為組長的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建立工作領導小組,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建立。如今,閩侯縣堅持量質並舉加快建設教育強縣的案例,被福建省發展改革委列入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典型案例並在福建全省推廣。
福州市發展改革委的數據顯示,試驗區獲批以來,福州市堅持以城帶鄉,推進教育、醫療、養老、就業等公共服務向鄉村延伸等重點工作。2023年,包括閩侯縣在內的7個縣(市)區共實作地區生產總值6948.44億元;常住人口564.4萬人,比2019年增長22萬人。
富民之路「鋪」起來
根據福建省發展改革委印發的【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福建福州東部片區)實施方案】,試驗區涵蓋福州市倉山區、長樂區、馬尾區、福清市、閩侯縣、連江縣、羅源縣,平潭綜合實驗區,寧德市霞浦縣,實施面積約8935平方公裏。
地處閩東沿海的霞浦縣,擁有500多公裡海岸線和2.89萬平方公裏的海域面積。作為當地規劃面積最大、集水產品「購、銷、產」功能於一體的交易市場,霞浦城鄉融合產業發展示範園計畫一期已封頂,部份樓棟進入內部裝修收尾階段。
據該計畫負責人介紹,霞浦城鄉融合產業發展示範園一期共建設6棟餐飲樓、1棟辦公樓、8棟水產交易市場、4棟水產幹貨批發市場。計畫建成後,將成為集海鮮市場、蔬菜水果批發市場、街區、人文旅遊等於一體的農貿商業中心。
2023年,霞浦縣完成了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落實城市建設品質提升計畫39個,工人文化宮、行政服務中心等計畫建成投用;新改擴建市政道路7.2公裏,完成道路「白改黑」3.5公裏,實作城區主幹道全覆蓋……
在城市顏值更加靚麗的同時,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也更加完備。牙城鎮位於霞浦縣東北部,素有「霞浦東大門」之稱,海岸線長35公裏。虎嶼島周邊村民自古以來就從事海上灘塗討海養殖作業,每年5月至10月旺季,最多時一天有500多人討海作業。
沈海高速公路開通前,村民依靠原有的灘塗潮汐路步行到虎嶼島周邊的灘塗地生產作業。沈海高速高架橋架設後,改變了潮汐水流,導致泥沙淤積,原有的潮汐路不見了,有村民圖方便,借道高速公路行走,造成極大的交通安全隱患。
2023年底,牙城鎮往返虎嶼島的專線開通,這是福建省首條高速免費接駁「趕海」專線。牙城鎮鎮長吳煒燁說,「趕海」路打通了,村民們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都得到了保障。
2023年10月10日,霞浦縣將牙城鎮部份村民前往虎嶼島灘塗生產作業安全出行問題納入為民辦實事重要計畫,破解各種難題,打造全省首條村民高速免費接駁「趕海」專線。(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霞浦聚焦城鄉建設,聚力提升城市品質、建設和美鄉村、推動富民強村,以高品質的城鄉融合發展塑造高品質的霞浦形象。」霞浦縣委書記郭文勝說,在城市文明與鄉村風情的深度融合中,老百姓有了更多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城鎮化率「提」起來
2023年7月14日上午10時30分,隨著新中國成立以來福建省最大的引調水工程——福建省平潭及閩江口水資源配置工程平潭段正式通水,來自福州市永泰縣大樟溪的優質原水順著近百公裏的輸水線,穿山越海直通平潭三十六腳湖,平潭群眾徹底告別了「靠天吃水」的歷史。
福建水投集團平潭水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劍說,該計畫設計調水能力最高可達75萬噸/日,支撐平潭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輸水「大動脈」就此打通。截至2024年8月31日,「一閘三線」工程累計供水3098.383萬方。
近年來,平潭積極謀劃城鄉供水和汙水處理一體化工程,著力在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上實作均等化。此前,平潭城市和農村汙水收集、處理、排放標準不一,管網也不相連。
「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是平潭實作高品質發展的必經之路,要以更大力度來實施城鄉一體化改革。」平潭綜合實驗區有關負責人說,平潭將以城鄉供水和汙水處理一體化為突破口,推動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今年,平潭將繼續把全島作為一個整體來統一規劃、建設和管理,推動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至62%以上。
近年來,平潭綜合實驗區以城鄉融合為目標,打造「田園風光、城市生活」,城鄉環境明顯改善,功能品質加快提升。2023年,共清退超規劃養殖面積450畝,改造傳統養殖漁排6.8萬口、筏式養殖泡沫浮球1.8萬畝,近岸海域國控點位水質優良面積比例達到94.6%,全年空氣品質綜合指數為1.95,位列福建省第一。(記者 林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