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月16日電(記者 孫自法)國家智慧財產權局副局長胡文輝1月16日在談及國家智慧財產權保護示範區建設成效時表示,區域內智慧財產權法治建設駛入「快車道」,高標準保護的法治基礎進一步夯實;區域內智慧財產權執法保護動用「硬手腕」,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進一步最佳化;區域內打造智慧財產權體制機制改革「試驗田」,執法保護效能進一步提升。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當天在北京舉行2023年智慧財產權工作新聞釋出會,胡文輝作出上述解讀。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2023年智慧財產權工作新聞釋出會。中新網記者 孫自法 攝
他說,建設國家智慧財產權保護示範區,是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決策部署的重大舉措,目的是發揮示範引領作用,著力探索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新路子,認真打造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樣板間」,積極固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好經驗。目前,天津市濱海新區等10個首批示範區建設已取得初步成效,第二批15個示範區建設城市(地區)也完成遴選和公示,很快將正式獲批公布。
從已開展建設的首批示範區來看,各地結合區域發展現狀,聚焦各類主體實際需求,深化改革創新,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已取得積極成效。
智慧財產權法治建設駛入「快車道」方面,浦東新區、深圳等地實施高標準智慧財產權保護規則;蘇州、合肥等地加快智慧財產權保護地方立法;南京積極修訂本地區智慧財產權保護條例;合肥市檢察機關出台侵害商標權犯罪的量刑參考意見等。
智慧財產權執法保護動用「硬手腕」方面,各地堅持嚴格保護智慧財產權導向,加強區域執法協作,廣泛開展專利商標行政保護專項行動和海關藍網智慧財產權保護專項行動。成都、杭州等地加強智慧財產權巡回審判網路體系建設,形成高壓震懾態勢。
打造智慧財產權體制機制改革「試驗田」方面,各地聚焦最佳化管理部門設定和機制建設,建強配強執法隊伍。天津市濱海新區法院和區檢察院共同設立智慧財產權聯合保護辦公室;杭州探索建立專利、商標、版權、商業秘密集中統一管理模式,升級智慧財產權國際商事調解雲平台;南京建設智慧財產權大保護檢察聯盟等。
胡文輝表示,國家智慧財產權局將進一步加強央地協同、部門聯動,縱深推進國家智慧財產權保護示範區建設,強化對示範區建設城市的支持指導和監督管理,力求總結一批經驗亮點,形成一批特色做法,打造一批示範標桿,帶動全國智慧財產權保護水平整體提升。
當天釋出會上,國家智慧財產權局智慧財產權保護司司長郭雯介紹說,近年來,中國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加速推進、不斷健全。
一是智慧財產權協同保護機制建設持續加強。研究制定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建設工程實施方案。新批復建設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8家、快速維權中心7家,全國協同保護機構總數達到112家。已執行的保護中心和快維中心共受理智慧財產權保護維權相關案件12萬件,受理專利快速預審請求23.9萬件。在保護中心和快維中心備案的企事業單位約15萬家,其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超過5700家。
二是智慧財產權糾紛多元化解工作體系不斷最佳化。智慧財產權領域「總對總」線上訴調對接工作實作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全覆蓋。全國智慧財產權系統指導管理的調解組織達1900余家,較2022年增加了700家。受理案件13.4萬件,較2022年增長45%。透過調解方式服務民營企業10.9萬家,外資企業1500余家。
三是智慧財產權誠信建設深入推進。貫徹落實【智慧財產權信用管理規定】,對智慧財產權領域失信行為予以規制,累計將107名主體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涉及故意侵犯智慧財產權、從事嚴重違法專利、商標代理行為等失信行為。分兩批推動北京、上海、浙江等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福建廈門、廣西柳州等12個地級市開展以信用為基礎的分級分類監管試點。
四是智慧財產權維權援助工作能力有效提升。印發【智慧財產權維權援助工作指引】,進一步規範維權援助工作流程和業務標準。在全國範圍建設維權援助機構2600余家,辦理維權援助申請13.3萬余件,提供咨詢指導服務7.4萬余次,出具侵權判定參考意見1.7萬余件。(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