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盾牌,
熱血鑄就,
危難之處顯身手,
為了母親的微笑,
為了大地的豐收,
崢嶸歲月,
何懼風流。
......
隨著電視劇【我是刑警】的熱播,
歌曲【少年壯誌不言愁】中熟悉的旋律又在我們耳邊響起,
劇中的警察角色們
為了尋找線索「上窮碧落下黃泉」,
為了搜集證據「吹盡狂沙始到金」,
他們演繹的正是我們身邊的故事,
今天讓我們一起
認識一位60版「秦川」——趙經緯。
出生於1969年的趙經緯曾任白水縣公安局副政委、副局長,分管刑偵、經偵、禁毒、網安等偵查工作。1991年他從陜西省人民警察學校畢業後到白水縣公安局工作。33年的工作中,他有26年從事刑事偵查和經濟犯罪偵查,先後受到各級表彰獎勵40多次,榮立個人二等功2次、個人三等功4次。
趙經緯回憶,入警營不久,他就真正地體會到了警察的靈魂是忠誠。「那時候,幾乎沒有視訊監控,沒有今天的資訊科技手段,我們全憑一腔熱血,鍥而不舍,從蛛絲馬跡中捕捉端倪、發現證據、還原真相。」趙經緯感慨道,可以說是用「苦功夫」換「真突破」。
在前輩的傳幫帶和經年累月的實踐中,趙經緯慢慢摸索出了偵查工作的門道,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刑偵指揮員。公安局的老同事評價他,有勇有謀。
2012年臘月,白水縣發生一起兄弟倆搶劫殺害幹菜店夫婦後兄弟又相殘的惡性案件。時任刑警大隊大隊長的趙經緯帶領同事很快釘選了嫌疑人任某龍。但是任某龍連續10天去向不明,令偵查工作陷入僵局。趙經緯說,當時再有十來天就過春節,稍有延誤就會錯失破案戰機。他果斷請示上級,打破常規,調虎離山,成功密捕深度知情者任某龍的胞兄任某鵬。趙經緯和同事認真分析任某鵬隨身帶的任某龍的火車票以及任某龍發來的可疑簡訊,斷定任某鵬極有可能殺害了其弟弟任某龍。
這一大膽精準的判斷,成功擊潰了任某鵬最後的防線,他被迫交代了作案經過。歷時19天,在趙經緯組織領導下,成功偵破了任某鵬、任某龍兄弟誘殺幹菜店夫婦後兄弟又相殘的惡性案件。同時,還順帶破獲了2000年任某龍殺害本村一名16歲少年,搶劫摩托車的惡性命案。
後來,在總結點評這起案件的偵破過程時,市局相關領導指出,趙經緯在首犯任某龍音信全無和年關將近的情況下,果斷決定密捕任某鵬,極其敏銳地判斷出任某鵬殺害了任某龍,這是成功突破這起案子的關鍵所在。
還有一次,在偵破一起特大雷管被盜案時,DNA生物資訊科技釘選了席某。然而趙經緯和審查的同事卻從現實表現以及作案動機分析判斷,席某作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於是,他帶領同事紮實排查席某15天的活動軌跡,最終否定了DNA技術釘選的嫌疑人,避免偵查陷入誤區,專案組果斷調整部署,成功破案。
記者從市公安局獲悉,這起以傳統排查推翻DNA的堅定結論,在全國刑偵實踐上都是極為罕見的。該案例在2013年公安部高級警官培訓班上作為經典偵破案例交流研討。
至今,趙經緯參與偵破各類刑事案件3000余起,其中有廣泛社會影響的大要案件300余起,涉及命案100余起。有心的他還把偵破過的大案要案偵破紀實整理成【戰地黃花】【幾度風雨】兩本刑事偵查手記,總結了案件偵破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
這兩本手記已成為白水縣公安局的內部育警叢書。民警們說,他們從中學到了在偵查中既要學會傳統的「望聞問切」、專業專註,又要學習老一輩刑警的敬業精神,學習鉆研、精益求精。
趙經緯點贊【我是刑警】。他說,這部電視劇真實地拍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刑偵工作的歷史變遷和發展進步,刑警精神傳承養成,新老偵查手段的相得益彰。
再有不到5年,趙經緯就要退休了。他寄語年輕刑警,刑偵破案,藝無止境,要學習烏國慶、崔道植、陳世賢、劉忠義等刑偵前輩的專業精神,體會經典案例。在網路資訊時代,既要提升資訊化破案的水平,也要永葆傳統刑事偵查的經驗和做法,特別是要傳承鍥而不舍的精神和紮實的工作作風,更要有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
來源 | 渭南日報
原標題:【我們是刑警 | 60版「秦川」趙經緯】
來源:平安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