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改革開放以來歷屆三中全會,作出哪些重大決策?|羊晚政見

2024-07-14新聞
時間長河奔流不息,一些重要的歷史時刻因其影響深遠,而被永遠銘記。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這場被載入史冊的會議,實作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
46年前,發端於這場會議的改革開放,改變了中國,也影響了世界。
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到二十屆三中全會,改革,是不變的主題詞。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在二十屆三中全會即將召開之際,讓我們一起回顧改革開放以來9次三中全會的主要內容,了解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不斷奮進的征途。
一次偉大的歷史轉折
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每五年舉行一次,由中央委員會召集。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教授張希賢曾分析,根據以往經驗,三中全會一般聚焦深化經濟領域的改革問題。
經濟建設,歷來是萬眾矚目的焦點,所以,三中全會也備受社會各界關註。回顧改革開放以來的9次三中全會,無一不為中國經濟制度的變革打下堅實基礎。
先看被譽為「實作偉大歷史轉折」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會議作出了把全黨工作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全會徹底否定「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高度評價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重新確立了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會議宣告:「只有全黨同誌和全國人民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下,解放思想,努力研究新情況新事物新問題,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我們黨才能順利地實作工作中心的轉變,才能正確解決實作四個現代化的具體道路、方針、方法和措施,正確改革同生產力迅速發展不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
這場會議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是基於對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深刻把握,是基於對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踐的深刻總結,是基於對時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更是基於對人民群眾期盼和需要的深刻體悟。
從這次全會開始,改革開放和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大幕拉開。
改革,是不變的主題詞
查閱十一屆三中全會至十九屆三中全會的公報不難發現,改革,是其中最為關鍵的主題詞。
1984年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透過了【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規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質、任務和各項基本政策,成為指導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綱領性檔。
1988年的十三屆三中全會,透過了【關於價格、薪資改革的初步方案】和【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提出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方針、政策和措施,為進一步深化經濟改革掃清道路。
1993年11月11日至14日召開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透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幹問題的決定】,制定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總體規劃,其基本框架為:在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基礎上,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全國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完善的宏觀調控體系、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多層次的社會保障制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成為了中國經濟體制的選擇。
1998年的十五屆三中全會,透過了【中共中央關於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到2010年,基本建立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以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農產品市場體系和國家對農業的支持保護體系為支撐,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農村經濟體制。全會提出的堅定不移貫徹土地承包期再延長30年的政策,讓億萬農民安心地在承包的土地上進行生產和經營,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時間進入21世紀。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十六屆三中全會召開,會議透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幹問題的決定】,提出大力發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和非公有資本等參股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放寬市場準入,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禁入的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及其他行業和領域;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建立有利於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體制等重大政策措施。這一【決定】的透過,標誌著我們黨對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的認識進一步深化,把握和運用市場經濟規律的能力進一步提高。
2008年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透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加強農村制度建設;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發展農村公共事業。此後,中央進一步加大對農業的財政投入,出台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充分調動了種糧農民的積極性。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吹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頂層設計和全面部署,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上取得決定性成果的目標任務。會議透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會議指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全會強調,改革開放的成功實踐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經驗,必須長期堅持。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
2018年2月26日至28日,十九屆三中全會召開。會議透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和【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在全面深化改革行程中,下決心解決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中存在的障礙和弊端。同年5月,十九屆三中全會後新成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透過了【黨的十九大報告重要改革措施實施規劃(2018-2022年)】,對黨的十九大確定的158項改革舉措進行梳理,列明牽頭單位、改革起止時間、改革目標路徑、成果形式等要素,形成了未來五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施工圖」,立下「確保到2022年全面完成黨的十九大提出的目標任務」的軍令狀。
40多年後的今天,我們回望這段激蕩人心的歷史,更感每一步的不易與其背後的意義。黨的領導,為改革開放取得成功提供了根本保證。波瀾壯闊的偉大征程,正因堅強有力的掌舵領航,確保了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航船得以劈波斬浪、揚帆遠航。
統籌/黃麗娜 董柳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譚錚
長圖設計/李煥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