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為學|朱威烈:為阿拉伯語與中東學「一生在學,不留遺憾」

2024-02-08新聞

第十六屆「上海哲社獎學術貢獻獎」獲得者朱威烈。視訊采訪:澎湃新聞記者谷曉丹 實習生 吳喆旻(06:22)

【編者按】

備受關註的上海市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日前揭曉,每屆的「上海哲社獎學術貢獻獎」尤其引人矚目,該獎項用於表彰對學科建設、學術發展作出重大貢獻,在學界享有廣泛影響和崇高聲譽的上海學者。其代表性成果須在理論研究上有創新,在學術研究上有創見,在學科建設上有建樹,在現實生活中有意義。

第十六屆「上海哲社獎學術貢獻獎」授予四位學者:復旦大學教授孫關宏,復旦大學教授周振鶴,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朱威烈,上海師範大學教授朱瑞熙。

自2004年開設以來,學術貢獻獎每兩年評選一次,截至目前,僅有38位元專家學者獲此殊榮。

澎湃新聞特別邀約拜訪學術貢獻獎獲得者、其弟子及獲獎者的學術朋友圈,望可概述各位老先生的學術生涯、治學經驗及學術思想。以饗讀者。

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朱威烈

「我在學校籃球隊打球到60多歲,駕照也是60多歲考出來的。」82歲的朱威烈教授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他每個工作日都會自己開車到上海外國語大學虹口校區,工作時間固定在上午9點到下午4點多,每天還要完成6000步的KPI。

他每天收看阿拉伯台和半島電視台新聞,尤其關註巴以局勢的最新動態,唯恐資訊滯後。「很多人要見,很多事要參與。」年事已高的朱威烈依然忙碌,他近期的訪客中,不乏想要親自了解中國的埃及前外交官員、沙烏地專欄作家、蘇丹學者等中東友人。

朱威烈的辦公室,擺滿了書籍,淩亂卻有序。與記者交談時隨口提到的書,他都可以精確地在幾個書櫃中找出。談到畢生熱愛的阿拉伯語和中東學時,激動之處,他爽朗大笑。

作為中國阿拉伯語學科的領軍人物,朱威烈長期負責阿拉伯語的學科建設,倡導「小學科,大內涵」,倡建中國特色中東學,致力於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阿拉伯學和中東區域國別學。

對於治學之道,朱威烈堅持「兼收並蓄,融會貫通」,而「以學報國,為國育才」則是他59載投身教育研究的強大動力。他說:「我自認為沒有虛度人生,當然也還有未完成的事業。培養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人才,應該是我畢生的追求。」

北大遇恩師,愛上阿拉伯語

1941年10月,朱威烈出生於浙江嘉善的一個書香門第,兄弟姐妹都就讀於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名校的理工、醫科專業。受此影響,報考名校的理科專業成為他當時的誌向。然而,高中畢業那年,朱威烈因患十二指腸潰瘍,報考專業受限於文科,這讓他一度感到茫然。「考文科考什麽?文史哲還是政經法?沒方向。」臨考前,中學校長找朱威烈談話,指定他報考外語小語種,「服從組織分配」的他從此走上文科的求學之路。

2001年10月15日,朱威烈應邀參加季羨林學術思想研討會,並做主旨發言。(前排右三為季羨林,左三為朱威烈)

1946年,北京大學在中國最早開設阿拉伯語專業。1960年,朱威烈高中畢業,被保送進入北京大學東方語系阿拉伯語專業。他之所以選擇阿拉伯語專業,離不開系主任季羨林教授的一句話:「阿拉伯語確實難學,但國家很需要。」5年阿語學習由此開啟。

北京大學諸多學識淵博的名師令朱威烈感到欽佩,其中尤屬馬堅和劉麟瑞兩位授課老師對他影響最大,他們也是中國阿拉伯語教學的奠基者和創始人,都曾在國家領導人外交活動中擔任轉譯。

「從學習阿語那一刻開始,為新中國的外交外事服務就是我的初心和使命,一直到今天從未改變過。」朱威烈說。

馬堅、劉麟瑞先生的榜樣作用,對包括朱威烈在內的阿語學生影響都很大。朱威烈整個本科學習生涯,都很勤奮努力,成績也很優秀。他大三時,曾請馬堅幫忙稽核過譯稿,大四時,也幫馬堅謄寫【阿拉伯通史】譯文。馬堅教授曾明確提出,希望朱威烈讀他的研究生。劉麟瑞教授在朱威烈離開北京大學赴上海外國語大學任教前,拿出自己多年收錄的詞匯集讓他抄錄。他們的這份肯定與厚愛令朱威烈感嘆:「馬堅和劉麟瑞先生都有恩於我,回民老師有恩於我啊。」

1980年代,朱威烈先是在其主編的刊物【阿拉伯世界】連載發表【馬堅傳】和【劉麟瑞回憶錄】系列文章,介紹20世紀上半葉中國第一代赴埃及學習阿拉伯語的留學生狀況。近年裏,為了讓阿拉伯國家能了解馬堅、劉麟瑞對中阿交流做出的傑出貢獻,他組織聯系推動了【馬堅傳】和【劉麟瑞傳】的阿文譯本在沙烏地出版,兩本書分別於2021年、2020年問世。

北大名師多,藏書豐富。朱威烈的多數大學時光,都在北大文史樓閱讀、做筆記中度過。雖然阿拉伯語的參考書有限,但轉譯工作需要大量知識儲備,文學、歷史、哲學、宗教、文明等領域都要涉獵。朱威烈提醒自己,作為新中國北大培養的外語學生,要盡量豐富拓寬知識面,符合國家對轉譯人才的需求標準,要對得起師門,對得起國家。

1970年代初,朱威烈從【阿拉伯馬格裏布史】開始從事學術著作轉譯工作。由於考證類史學專著引經據典、旁征博引較多,朱威烈只能反復閱讀,盡可能地廣泛尋找資料,並參考【辭海】、【世界知識年鑒】、【世界史】等書,根據新華社譯名表、世界和國別地圖冊,以及約定俗成等原則,摸索確立起了較合理的轉譯規範。歷經了一年多時間,他才完成這部30多萬字的譯著。

50多年來,朱威烈參與的轉譯實踐多,涉及面廣。他的主要譯著有【阿拉伯馬格裏布史】、【江防圖】、【蘇丹】(「自然地理」部份)、【埃及】(「埃及西奈的土地和居民」部份)、【走向深淵——阿拉伯文學專輯】、【折斷的翅膀——紀伯倫作品選】、【蒙面人】、【近代希伯來文學簡史】、【卡爾納克咖啡館】、【杜鵑鐘】、【貝克閣下】、【鴉片】、【回來吧,我的心】、【初戀歲月】等。他還曾參與接待阿拉伯國家代表團,負責埃及總統、約旦國王和摩洛哥首相訪滬,以及上海市政府領匯出訪海灣、與卡達外交國務大臣會談等重要外交外事的口譯工作。

1976年,朱威烈擔任廣交會轉譯,幫助科威特、葉門、巴林、利比亞、敘利亞、伊拉克等國家客商洽談。2000年,他轉譯出版的【無身份世界的愛國主義——全球化的挑戰】一書,曾是中國教育部長回訪埃及教育部長的「珍貴禮物」。

2008年12月1日,朱威烈被授予「海灣合作委員會獎」,是第一位獲此獎項的中國學者。圖為海合會六個成員國駐華大使與朱威烈教授在頒獎台上合影。

2023年4月,朱威烈榮獲「轉譯文化終身成就獎」

由於朱威烈在轉譯領域的傑出建樹,他繼2010年獲中國轉譯協會「資深轉譯家」榮譽稱號,2014年獲沙烏地阿蔔杜拉國王世界轉譯獎後,又在2023年,獲得了中國轉譯協會授予的「轉譯文化終身成就獎」。這是表彰轉譯家個人的最高榮譽,也是國家對他一生轉譯成就的高度肯定。

上外育才59載,見證中阿關系最好時期

1965年,朱威烈從北大畢業,原本已宣布他留校在東語系阿拉伯語教研室當助教,但不久後又通知他被調配到上海外國語學院任教。朱威烈雖並不情願,但還是服從組織分配來滬執教。他在上外近一甲子,從未離開過。他說:「上外是我的主場,我是主力隊員。」正是在上外,他實作了一個又一個學術追求。

1980年春,中國駐埃及大使姚廣(圖中)與中國在埃進修教師合影(右二為朱威烈)

1978年,朱威烈被公派赴埃及開羅大學進修,那是他第一次出國。回國時,他沒有帶回電視機和冰箱等「四大件」,而是用節省下來的一點外匯買回60公斤重的一箱阿文書籍。回校後,深受王季愚、胡孟浩等校領導器重的他,歷任阿拉伯語言文化研究室主任、阿語系副主任、主任、上外社科研究院院長、中東研究所所長等職。期間,他組織推動團隊建設,完成了阿語專業的系列教材編寫出版,建成了阿語學科的碩士點、博士點,一手創始主編了【阿拉伯世界】(現名【阿拉伯世界研究】)期刊。

朱威烈一手創始主編的【阿拉伯世界】自2006年起從科普刊物轉為學術期刊【阿拉伯世界研究】

「中國缺一本對阿拉伯國家了解的基礎性刊物。」朱威烈回想1980年辦刊初衷時講到。當時系裏出國任務很重,辦刊人手緊張,他一個人既要審稿、改稿做編輯,又要負責封面設計、校對、印刷,回復信件等所有工作。刊物靠鉛字印刷,他不時得去北京外文印刷廠背回成箱澆鑄好的阿文鉛字,再和上外印刷廠的師傅一起排版校對。

【阿拉伯世界】自2006年起從科普刊物轉為學術期刊【阿拉伯世界研究】,隨著新人加入,朱威烈漫長的改稿生涯也暫告一段落。

1996年起,朱威烈將工作重心轉向研究生教學和科研工作,組建上外中東研究所是重要任務,他於2000年完成並申報使之進入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如今,朱威烈仍任中東研究所名譽所長,關心並支持新納入【研究生教學學科專業目錄(2022年)】的「區域國別學」建設工作。

進入新世紀,智庫建設成為朱威烈的工作重心。2010年,外交部在上外設立中阿合作論壇研究中心,年過花甲的朱威烈被聘為主任。2013年,他出任上海高校中東研究智庫主任。

2017年4月,習近平主席親自倡議建立的中阿改革發展研究中心交由上外承辦,朱威烈任專家委員會主任。2018年7月,習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說:「我倡議成立的中阿改革發展研究中心運作良好,已成為雙方交流改革開放、治國理政經驗的思想平台。今後,中心要做大做強,為雙方提供更多智力支持。」如何做大做強?朱威烈認為,總書記的指示是對外語類高校發展方向的戰略性指引,上外作為高校,應高度重視學生這一智力載體的培養,包括中國學生和阿拉伯國家學生。

2022年12月9日,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在沙烏地召開。中阿峰會的召開,標誌著中阿關系在歷史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朱威烈由衷地感慨:「能夠參與並見證中阿關系的頂峰時期,我一生無憾。」

學生眼中的「嚴師」

在朱威烈辦公室的顯眼處,懸掛著一幅字畫,畫中是清瘦剛強的竹子以王安石的【詠竹】詩詞作配。這是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所長丁俊教授送給朱威烈的禮物。丁俊是朱威烈的博士研究生,在他眼中,老師從外形到品質都與竹子相似,詩詞是「人憐直節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曾與蒿藜同雨露,終隨松柏到冰霜」。他希望老師可以如竹子一般,正直並長青,因此以學生身份請人繪寫了這幅字畫。

朱威烈辦公室墻上掛著【詠竹】字畫。

丁俊於2002年師從朱威烈攻讀阿拉伯語言文學博士學位,後調入上外工作,師生兩人成為同事。在丁俊眼中,朱威烈堪稱「嚴師」,但向來對事不對人。「有時候,朱老師的開導訓誡確實嚴厲,但卻很有啟發性。」回憶起與老師的交往,丁俊感受頗深。直到現在,他還記得朱威烈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玩笑話:「我不要求你恍然大悟,‘恍然小悟’就可以了,一步一步悟。」在朱威烈的指導下,丁俊突破了最初的阿拉伯語言文學的學科限制,開啟了「跨、通、融」的中東研究與國際政治研究。

丁俊也是朱威烈招收的第一位回族博士生。朱威烈在北大的授課教師中有5位是回族教師,是他們奠定了中國阿語教學的基礎,也對朱威烈的學術生涯產生了深遠影響。因此,朱威烈也一直想招收幾名回族學生,報酬自己當年的回族老師。他還曾在【漢回學者和諧合作,共建中國阿拉伯學】中寫道,回族學者對宗教經典的熟諳程度,是漢族教師所不及的,構建中國的阿拉伯學,還得加強漢回學者間的精誠合作、和諧合作。

2005年6月,丁俊博士畢業與導師朱威烈的合影。拍攝於朱威烈家

「朱老師做學問求真務實,他對學問數十年如一日地執著追求,對青年學者的成長有重要啟發意義。」丁俊說。如今,朱威烈雖已年過八旬,但他仍在指導兩名博士後的科研工作。

對於後輩學者,朱威烈希望他們能做到多讀書、多思考、多寫作。「學問是靠知識建構起來的,如果不讀書、不思考,怎麽能有自己的觀點?無論是文章、報告、專著還是轉譯,最終都要落實在文字上,因此必須要多寫作。」他叮囑道,要「以史為鑒」,只有博覽群書,師生共勉,才能真正掌握知識。

前瞻研究,回應現實需求

當今,小語種的跨學科融通建設是大勢所趨,高校面臨的一大任務就是如何挖掘不同學科交叉融合的可能性。雖然朱威烈的學術生涯從小語種學科的阿拉伯語言文學起步,但他提出的「小學科大內涵」理念突破了外語學科的局限性,推動了傳統外語教育的轉型發展。

「小學科大內涵」意味著外語不僅能與文學相結合,還能與新聞傳播、法律等學科相輔相成。在朱威烈看來,僅靠一門外語培養新時代外語人才是不夠的,也不符合現代化國家發展的需要。高校要給學生創造成為「多面手」的機會,開設多門主幹課程,制定合理的教學模式和考核機制,完善外語學科的跨學科建設。外國語大學中的外語學科教育,在「外語」的基礎上更要關註「國際問題研究」。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推進,如何向中東和阿拉伯國家講好中國故事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朱威烈長期參與建設中國特色的區域國別學。區域國別學是一門新興交叉學科,與政治學、國際關系、外交學、經濟學、新聞傳播學等學科有很多交集,朱威烈透過對小語種學科內涵的拓展,將區域國別研究、中東研究與國際政治、國際關系研究等相聯系,將全球治理、中外關系、大國外交等系列問題相結合,擴大了國際視野。

在他看來,目前,中國的區域國別學建設還停留在研究層面,有很多工作亟待開展。比如,一旦擴大到本科招生,該設定哪幾門主要課程、選修課程?教材在哪?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有關政治、經濟、法律的人才、專家又在哪?「了解一個國家的語言、歷史、地理、社會、宗教、經濟、文化、外交實屬不易,我們現在建設這一新興學科的起點較低,面臨的需求又很迫切,這些都是挑戰。」

他認為,區域國別學的設立符合當前中國成長為新興大國的需求。不同於傳統大國,新興大國的作用是引領和共建共享,因此,中國的區域國別學應與歐洲東方學和美國區域學有所區別,宗旨目標、指導思想、領域內涵以及路徑方法等層面都不同。要在借鑒中外學術積累和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形成中國特色自主的知識體系和研究體系。

朱威烈早在1990年代就提出,要構建中國特色的中東學、阿拉伯學和伊斯蘭學。後又在2007年發表【理解與尊重:關於構建中國對中東話語體系體系的思考】,強調要以中國的人文理念為指導,要重視研究物件自身的文獻資料,註意符合時代精神。他說,我們既要借鑒西方長期積累的東方學研究成果,也要參考中東地區國家的一手研究資料,要站在世界新興大國的高度上,構建體現中國立場和視角的自主知識話語體系。

朱威烈談到,中國已經是世界舞台中央的大國,學術界必須緊跟國家發展,在學術方面「先破後立」,提出創新性、前瞻性思想。建設中國特色的區域國別學,是中國作為世界新興大國責無旁貸的任務,現在要確定戰略目標、具體計畫、課程、標準要求等內涵建設的工作。

2023年12月13日,朱威烈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虹口校區校園內。

對話朱威烈:

想讓世界了解中國,要做好科普讀物並了解受眾需求

澎湃新聞:【學思芻議—朱威烈文選】與您此前出版的著作在內容上有何不同?這本主要面向哪些讀者,希望傳達什麽?

朱威烈: 我的第一本文集是【站在遠東看中東】。之所以編寫這本書,是因為我在1982年加入剛成立的中國中東學會後,發現大量關於中東學的資料都是從西方和蘇聯轉譯過來的。我想,要建中國中東學會,就應該有中國自己的視角和看法,因此編了這本書,阿拉伯語書名是【中國教授眼中的中東】。

【學思芻議—朱威烈文選】是我的第二本文集,算是給近耄耋之年的自己做個階段性學術生涯小結,其中收錄了一些也許還值得後人思考的文章。我在高校長期從事阿拉伯語和中東學的學術研究,在書中也談到了自己的學術追求。我希望這本書能引起從事區域國別研究的專家學者或學生群體的興趣,發揮一點啟發作用。

朱威烈出版的兩本文集

澎湃新聞:您半個多世紀都在專註研究阿拉伯語、中東學,這一學術領域最大的魅力是什麽?

朱威烈: 中東地區共有22個國家,約4億人口,它是世界熱點集聚地區,也是戰略資源富集的地區。任何大國的崛起都離不開中東,但中東也是埋葬大國的墳墓。因為大國一旦在中東政策上出現失誤和差錯,其國際地位便會一落千丈,且會深陷其中,難以自拔。歷史上,1956年蘇伊士運河戰爭中的英法兩國入侵埃及,便是有說服力的例證。擁有57個成員國的伊斯蘭合作組織,其核心成員國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土耳其就都位於中東。它們在國際社會和聯合國中擁有著不容小覷的影響力。

我長期致力於與中東地區的交往合作,得到了當地學術機構的認可。我參加過不少當地國際研討會,並在會上發言、講學、做報告,曾被埃及、約旦、沙烏地、黎巴嫩等國授予榮譽稱號和獎項,還與沙烏地合作舉辦了第一屆亞洲阿拉伯學研討會,被【亞洲阿拉伯學】刊物聘請為咨詢委員會主席,目的是想推動他們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我不是穆斯林,我很榮幸能透過阿拉伯語結交更多朋友並獲得認可。在我看來,人文交流、民間外交就是做好中國政府外交的配角,為國家的外交外事服務。

澎湃新聞:您對國際文化戰略也有研究,中國在制定國際文化戰略方面,應如何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

朱威烈: 如何透過恰當的語言傳播中國的建設成就、經驗和文化,是一項需要中國外語院校在今後高度重視的戰略性任務。從國際文化戰略層面看,要想讓世界更好了解中國的文化和價值觀,一是要出版發行更多的科普讀物。因為與學術著作相比,教科書、參考書、連環畫、小冊子、小視訊等形式可能接受度更高。二是要跟上並適應時代變化,考慮不同受眾需求。不僅要從對方角度思考故事的敘述方式,還要在介紹政治主張時,透過鮮活的實際例證增加說服力,做到理論和案例相結合。

我在和阿拉伯國家交往過程中,發現「百聞不如一見」的重要性。即使是一些看似平常的變化,在他們眼中都可能是具有借鑒意義的成就。無論是了解城市規劃改造,還是參觀農業大棚、義烏小商品市場,他們都從中國之行中受到極大啟發。

澎湃新聞:您倡建中國特色中東學、構建中國中東研究話語體系,如何在現實中做到學以致用?中國在巴以沖突問題上應采取何種態度?

朱威烈: 如今,專家咨詢已經成為科學決策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份,這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出現的新現象、新政策。作為專家學者,如何更好發揮智庫作用,提出合適建議,是一大現實任務。我在參與國家智庫建設中切實感受到,只要提出的意見具有獨立性、客觀性、科學性,明確把控立場觀點,就有可能服務好黨和國家的外交外事需求,做到學以致用。

就當前巴以沖突而言,它本身是突發事件,但巴勒史坦問題卻是歷史遺留問題,是「二戰」結束以來中東地區一直存在的核心問題。巴以沖突發展到現在,性質已經發生了變化。據加薩走廊衛生部門當地時間2024年1月17日釋出的訊息稱,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加薩走廊已有24448人死亡、61504人受傷。以色列宣布對加薩地區斷水、斷電、斷糧、斷能源,使得這場沖突的性質轉變成了反人類、反人道主義的問題了,現在是要世界各國在人類公道正義問題上選邊站隊的時候了。

透過政治、外交手段解決巴以沖突問題的兩國方案,應該是當下的最佳選擇,中國在這方面正堅定地發揮引領作用。2023年3月,中國推動沙烏地和伊朗和解,向世界表明勸和促談是解決中東問題的中國方案。2023年11月,習近平主席在中國擔任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期間,呼籲金磚國家對人類共同價值中的公道正義問題予以關註。

令人欣喜的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經受住了考驗,也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信任和支持。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