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期待奧運會「蕩起的雙槳」!巴黎奧運會台北時間7月27日淩晨開幕

2024-07-26新聞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鄭湘平
揮別東京奧運會三年之後,又一屆奧運盛會即將正式拉開大幕。台北時間7月27日淩晨,第33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在巴黎塞納河上拉開帷幕。奧運會時間即將到來,我們不禁要問:奧運會,我們究竟期待什麽?
奧運會是「現代奧運之父」顧拜旦留給人類的寶貴遺產。這位法蘭西富有貴族的後裔,於1894年牽頭在巴黎召開了 「恢復奧林匹克運動會代表大會」,成立了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在他的提議下,「更快、更高、更強」於1913年寫入【奧林匹克憲章】, 100多年來一直激勵著各國健兒勇於進取、不斷突破人類極限。
這個夏天,奧林匹克精神昭示著的崇高理想,將會是這個星球值得珍視的溫暖光亮。
運動員「蕩起雙槳」入場
自從顧拜旦創辦現代奧運以來,奧運精神一直是所有儀式活動的生命、靈魂和核心。尤其是開幕式,既肩負著演繹和表達奧運精神的功能,又肩負著塑造和傳播國家形象的功能,備受矚目。
如何面向世界成功構建國家敘事?各國運動員將如何入場?聖火如何點燃?每一次奧運會開幕式,都是一次絞盡腦汁的創意大戰。
在奧運會的歷史上,開幕式從未在體育場外舉行過。巴黎奧運會開幕式和以往開幕式最大的不同點在開幕式的運動員入場環節將不再在體育場內進行,而是在塞納河上舉行,運動員們將沿著這條貫穿巴黎市中心的著名河流與觀眾相見。
近百艘不同顏色的船只,將搭載著約10500名運動員、教練員和代表團官員,「小船兒推開波浪」。船隊在45分鐘內行駛6公裏,沿塞納河穿越巴黎市中心,從奧斯泰瑞茨橋到耶拿橋,從盧浮宮到巴黎大皇宮再到埃菲爾鐵塔,最終抵達特羅卡德羅廣場。
當開幕式從以往在相對封閉的體育場空間舉行改為在開放的城市公共空間,無疑讓現場觀眾人數大大增加。據估計,戶外巡遊將吸引大約30萬人現場觀看開幕式,這使得巴黎奧運會開幕式成為觀眾規模和地理覆蓋範圍最大的一屆,這將讓我們對於奧運會產生新的理解。
巴黎奧運版【上河圖】
開幕式上,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找到合適的載體,講好本土和全球的故事,如何細致地拿捏人和技術、儀式和表演、故事和場景的分寸,充滿挑戰。
那些經典的奧運開幕式,都有對本土文化的精妙表達。北京奧運會上由29個焰火組成的大腳印,沿北京城中軸線,到達「鳥巢」上空,作為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在此刻具有了民族性的意義闡釋;倫敦奧運會開幕式用了音樂劇的表現形式,將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英國流行音樂逐次鋪陳,串聯文學、戲劇、電影等元素,展現出魔幻與現實交織的夢幻空間。
對於浪漫的法國來說,如何讓本土元素的全球表達和全球主題的本土敘事完美融合,考驗著這個國家的創意團隊。
據悉,波光粼粼的塞納河上,金色的夕陽光輝下,將有約3000名舞蹈演員、音樂家等演出人員聯手貢獻精彩的表演,表演的形式也將豐富多彩,除了歌舞之外,也將結合眾多裝置、燈光和電子裝置來呈現精彩的視聽效果。
加拿大籍法裔女歌手席琳·迪翁將亮相開幕式,獻唱法國香頌女伶琵雅芙的傳世名曲【愛的頌歌】。2022年12月,席琳·迪翁被診斷患有罕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僵人症候群」,自此隱退。此次天後重返舞台,也讓人們懷念起她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閉幕上演唱的【夢想的力量】。此外,Lady Gaga、中村綾等流行歌星也將登台奧運會開幕式。有理由相信,那些情感和情境,透過動人的音樂,能讓無數人共鳴。
中國代表團巴黎「逐夢」
在這段旅程中,中國代表團成員將身穿「逐夢」禮服亮相。本屆巴黎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的405名運動員將參加30個大項42個分項236個小項的角逐。三年前的東京奧運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拿下38金32銀19銅,展望這次的巴黎之夏,中國健兒將在塞納河畔多少次將國旗升起。
在開幕式上,桌球運動員馬龍和水上芭蕾運動員馮雨將作為中國代表團的掌旗官亮相。作為中國體育代表團中的「夢幻隊」,中國桌球隊能否在巴黎奧運會包攬五塊金牌,成為一大看點。
國乒想要包攬的最大懸念在混雙,因為混雙曾是國乒一道傷。進入巴黎奧運周期,國乒在混雙上重點打造了王楚欽和孫穎莎組合,王楚欽打法快速多變,正手進攻犀利;孫穎莎則以細膩的台內處理球、靈活的步法見長,二人技術互補、默契十足。在肖戰指導帶領下,這對組合戰力明顯提升,在休士頓世桌賽、德爾班世桌賽、杭州亞運會及世界桌球職業大聯盟(WTT)多站賽事中奪冠,練就了強大的心理素質和臨場應變力,長期位列混雙世界排名榜首。
剛剛小學畢業、11歲的滑板運動員鄭好好,中國代表團中年紀最小的運動員;還有16歲的遊泳運動員高唯中;18歲的霹靂舞運動員劉清漪……滑板、攀巖、霹靂舞、自由式小輪車等新興計畫進入奧運會,讓更多年輕人有了新的奧運夢想,越來越多的「00後」,乃至「10後」中國運動員與前輩們一起,踏上奧運的征程。
當我們在為眾多健兒加油的時候,會更理解「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意義,也許這正是我們需要奧運會的最大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