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堅定「東進南拓」重點方向!廣州面向2049的城市發展戰略來了

2024-02-06新聞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董鵬程
近日,廣州開展了面向2049年的城市發展戰略研究,從更長遠的時間座標、更廣闊的空間視野、更人本的價值認知出發,回答時代之問、廣州之問,推動廣州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當好示範。
該戰略提出「兩洋南拓、兩江東進、老城提質、極點示範」16字空間發展方針,開展城市全域規劃;從高品質發展和人民群眾需求兩大方面謀劃7大戰略舉措,提出建設開放之城、海洋之城、樞紐之城、創新之城、宜居之城、人文之城和韌性之城。
「建設出新出彩的中心型世界城市」
本次戰略面向2049年提出「建設出新出彩的中心型世界城市」的總體願景,從世界、國家、灣區、省會四個層面,錨定廣州建設「中心型世界城市、引領型國家中心城市、開放型大灣區核心引擎、高能階省會城市」發展定位。圍繞「國際商貿中心、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全國綜合性門戶、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地」四大核心功能,推動城市能階、放射線帶動能力、對外開放水平全面提升,將廣州建設成為中心型世界城市,作為中國式現代化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屹立於世界城市之林。
聚焦「三脈」「三軸」「三核」
構築廣州戰略空間新圖景
廣州自然稟賦極好,擁有非常完整、天然的城市山水格局。在2000年、2009年兩版戰略規劃「南拓、北優、東進、西聯、中調」的「十字方針」基礎上,【2049發展戰略】繼承並進一步提出面向灣區的「兩洋南拓、兩江東進、老城提質、極點示範」16字空間發展方針,開展城市全域規劃,拉開城市空間格局。
本輪空間戰略的亮點在於戰略性堅定「南拓」「東進」重點方向,以「灣區-流域」更廣闊的戰略視野,聚「獅子洋-伶仃洋」南拓,擁「珠江-東江」東進,形成縱向引領「黃金內灣」,橫向促進廣佛莞一體、南中莞聯動的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在「中調」基礎上,以「老城提質」進一步提升空間品質與文化活力,引導非核心功能疏解與更新煥新;支撐粵港澳大灣區網路化格局,以「極點示範」發揮比較優勢,帶動全域繁榮。
在空間發展方針的指引下,聚焦「三脈」「三軸」「三核」構築廣州戰略空間新圖景。一是促進「三脈」傳承發展,延續廣州千年城脈、文脈、商脈,塑造展現經典魅力與時代活力的高品質空間,建設有溫度、有氣象、有格局的山水城市與文化名城,彰顯具有「中國氣派、嶺南風格、廣州特質」的城市文明,展現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無窮魅力。二是推動「三軸」融合互動,以老中軸彰顯歷史底蘊與商都繁榮,以新中軸強化世界城市核心服務功能與魅力名片,以活力創新軸釋放高品質發展新動能,以軸線凝聚發展合力,強化資源要素的精準配置與高效流動,為廣州未來發展提供不竭動力。三是促進「三核」聯動發展,實作老城區「歷史文化核」品質提升、東部中心「現代活力核」功能提升、南沙「未來發展核」能階提升。從而實作老廣州煥發新活力,新廣州激發新活力,未來廣州衍生新活力。
謀劃七大戰略舉措
【2049發展戰略】堅持智慧賦能,在目標願景的引領下,從高品質發展和人民群眾需求兩大方面謀劃7大戰略舉措,提出建設開放之城、海洋之城、樞紐之城、創新之城、宜居之城、人文之城和韌性之城。
響應開創高品質發展廣州新局面要求,聚焦戰略突破點。【2049發展戰略】提出要搶抓全球供應鏈中心建設機遇,推動國際商貿中心向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心升級;提出經略海洋,建設創新引領型的現代海洋創新城市;提出「向空而強、向海而興」,高標準建設連結全球的國際航空樞紐、航運樞紐和世界級的鐵路樞紐、軌域體系;提出推動科技自立自強與構建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等關鍵措施,讓城市更具全球競爭力與區域放射線帶動能力。
【2049發展戰略】提出透過為年輕人就業、創業、落戶、安居等提供全周期服務,營造嶺南優質新家園、建設彰顯山水城脈的公共空間、建設城園融合的植物園城市、發展綠色智慧的人本交通、建設安全韌性與低碳先鋒城市、提升城市治理柔性化、精細化、智慧化水平等關鍵措施,讓城市更有吸重力、更富魅力、更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