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數據很厲害,美國眼中的「東風」-41型洲際彈道飛彈

2024-09-28新聞

前言: 長期以來,中國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不像美國那樣建立龐大核武庫,數量和品質均不如美國,因此一直處於被動態勢,美國也很少重視中國核武庫,加上美國開始建立戰略飛彈防禦系統,就更加不擔心中國核武庫了,但「東風」-41型洲際彈道飛彈改變了這一切。

一:「東風」-41型洲際彈道飛彈的起源

1966年5月,中國開始進行研制「東風」5洲際彈道飛彈,當時中國的飛彈基礎僅有仿制蘇聯P-2的「東風」2彈道飛彈,起飛重量僅有29.8噸,射程僅有960千米,在這樣的基礎上研制起飛總重190噸、射程12000千米的洲際彈道飛彈的技術難度可想而知,在突破多個技術難關後到1970年6月才完成研制,1971年9月進行了第一次飛行試驗,並針對試驗中暴露的問題進行了多項改進後又進行了9次飛行試驗。1980年5月,成功向南太平洋進行了全程發射試驗,1990年改進的「東風」5A的射程可達14000千米,可覆蓋整個北美大陸,成為中國戰略威懾的中流砥柱。

但「東風」5洲際彈道飛彈發動機使用的是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氨推進劑,貯存時間短,加註時間長,1980年又開始研制「東風」31洲際彈道飛彈,設計時以直徑兩米固體發動機為基礎研制陸海共用飛彈,陸基飛彈就是「東風」31洲際彈道飛彈,而海基則是巨浪-2潛射飛彈,歷經20多年研發,於2000年首次發射成功,克服了固體發動機、高精度慣導裝置、先進導航制導系統、小型核彈頭以及機動發射技術等諸多難點,但第一級發動機是鋼制殼體,發動機的品質比低,再加上還使用比沖較低的HTPB推進劑,進一步限制了發動機的比沖,導致射程只有8000千米,只能從中國東北打擊美國的西北角落,無法覆蓋整個北美大陸。

為彌補「東風」31洲際彈道飛彈射程較低的遺憾,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運載火箭研究院1986年就啟動「東風」-41型洲際彈道飛彈立項,設計射程大12000千米,可攜帶3個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制的60萬噸分導式核彈頭,並使用新型固體火箭發動機和運輸-起豎-發射三用車,1992年5月21日,在中國第37次核試驗完成了東風-41飛彈配套核彈頭的地下核試驗後,研制工作停滯面臨下馬的危險,直到1999年才又重新開始研制工作,並確定彈重60~80噸,射程12000~14000千米,可攜帶6~10枚分導式核彈頭,命中精度200公尺以內的新效能指標,還采用了新型慣性與星光制導系統,速燃發動機、機動變軌、釋放誘餌等新技術。

二:美國眼中的「東風」-41型洲際彈道飛彈

2012年6月,美國國防部宣稱中國成功試射了「東風」-41型彈道飛彈,2013年底進行了第二次試射,2014年6月,美國國防部公布的【2014中國軍力報告】就著力關註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2014年12月13日的第三次試射驗證了分導式多彈頭技術,美sTSS太空跟蹤與監視系統衛星觀測到了明確的多彈頭分導釋放過程,2015年8月6日的試射攜帶了兩個分導式模擬核彈頭,這是該型飛彈定型試射,2015年12月5日的試射測試了鐵路機動型的彈射試驗,2016年4月12日,公路機動型「東風」-41洲際飛彈進行了試射,2012年-2017年,美軍總共檢測到了7次試射,彈道都是從山西五寨飛彈發射基地到塔克拉瑪幹沙漠羅布泊靶場,距離剛好是2000千米,這說明東風-41的最小射程是2000千米。

美國情報部門估計「東風」41洲際飛彈的研制和測試接近尾聲,很可能於2017年之前開始小批次服役,美國情報部門估計「東風」41洲際飛彈是一種四級動力彈道飛彈,全長21公尺,直徑,2.25公尺,重80噸,最大速度25馬赫,最大投擲重量2.1噸,可攜帶6枚60萬噸的分導式核彈頭或10枚35萬噸分導式彈頭,比「東風"-5B和「東風"31A更具威懾能力,「采用液體推進劑和井式發射方式的東風」5B洲際飛彈雖然有更大的射程和更強的投擲能力,但生存能力較低,東風-31A的最大射程為11270千米,在山西發射時可覆蓋除佛羅裏達州外的美國國土。

「東風」41洲際飛彈比東風-31洲際飛彈長4公尺,重將近兩倍,增加的幾乎全部都是固體燃料推進劑,射程只要達到14000千米就從河南發射經太平洋時就可覆蓋美國全境,但太平洋彈道是不合理的,地球以速度為40000千米/1天自西向東自轉,在北緯30°的中國發射時是346410千米/天,洲際彈道飛彈自東向西飛行30多分鐘到達美國時地球自西向東自轉了721千米,等於實際射程只有13000多千米,仍然不能覆蓋美國全境,所以「東風」41洲際飛彈的射程應該是15000千米,從中國境內任意地點發射經太平洋都可覆蓋美國全境。

但是在太平洋地區,美國在日本南部部署了飛彈防禦的X波段預警雷達,在加利福尼亞比勒空軍基地部署了AN/FPS-115超高頻預警雷達,還在中國周邊部署了用於攔截彈道飛彈的「宙斯盾"SM-3戰艦,使用太平洋彈道在飛彈正處於上升段的時候美軍反導攔截系統就可以進行攔截,此時「東風」41洲際飛彈彈頭還未分離,很會被一窩端,「東風」41洲際飛彈最可能采用北極彈道攻擊美國,距離佛羅裏達只有1.27萬公裏,但受400公尺/秒地球自轉速度影響,射程會縮短10%~20%,不過15000千米的射程縮短後也足夠覆蓋美國所有5萬人以上的城市,而且飛越北極的時間比飛越太平洋更短,可大大縮短美軍的預警時間與反應時間。

「東風」41洲際飛彈可采用車載發射、固定發射井和鐵路發射,「東風"-41運載車是典型的8軸飛彈運輸、起豎和發射三用車,所有車輪均可同時驅動和轉向,可以在路況較差的路面甚至是山路行駛,巨大的飛彈發射筒置於車體中部,凸出車體之外,和SS-27「白楊"M洲際飛彈的三用車有相似,但比「白楊」M運載車更寬,飛彈發射筒直徑也大0.4公尺,機動性比牽引式的「東風"-31A洲際飛彈更強,發射筒筒底采用了圓盤形底座,這個底座專門為無依托發射設計,也就是不需要預先準備發射場,在機動中可隨時停車發射。

無依托發射不止一個底座,還有快速定位技術、快速定向技術、全方位發射技術、重力加速度快速測量技術,垂線偏差快速測量技術,極端情況下在山間小路也可發射,無需測地、氣象、加註、指揮、瞄準等技術分隊,以往美國只要監視飛彈陣地周邊的公路就可以掌握其活動範圍和規律,現在則需要對整個區域進行監視,要消滅發射車只能使用多顆核彈頭覆蓋整個區域,但只要還有一塊地面沒有被覆蓋,發射車輛就可以發射飛彈,除非美國掌握整個中國的制空權才能找出發射車。

不過無依托發射會降低精度,「東風」41洲際飛彈的鐵路機動技術來自烏克蘭的ss24鐵路機動型洲際彈道飛彈,飛彈發射車、指揮車及其他飛彈系統用車都偽裝成客運列車,還專門鋪設了2000公裏鐵路,在北鬥系統二期工程完成後,「東風」41洲際飛彈的可達到200公尺,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將部署於豫西、湘西和西北地方地下發射井,依托12萬千米的鐵路網和約12萬幹米的高速公路網靈活的機動部署,大大增強打擊能力。

三:「東風」-41型洲際彈道飛彈為什麽讓美國恐怖

美軍的戰略飛彈防禦系統由預警、攔截和指揮通訊三部份組成,預警由部署在阿拉斯加,格陵蘭和英國的三部相控陣雷達和部署在加利福尼亞州、麻薩諸塞州、喬治亞州、德克薩斯州的4部「鋪路爪」雷達,以及國防支援計劃衛星和天基紅外系統衛星組成,雷達可以達到1分鐘發現飛彈發射特征,3分鐘計算出飛彈落點,並持續監視20到30分鐘,衛星可提供25到30分鐘的預警時間和發射點的大概位置,衛星和預警雷達探測到的數據會傳輸到夏安山國家作戰管理與指揮控制通訊中心分類和威脅評估,再由美國本土的6部,夏威夷,南韓,冰島各1部的X波段雷達負責搜尋、跟蹤、辨識目標和評估攔截效果。

「東風」41洲際飛彈從德令哈發射,初段和上升段都在內陸,不會遇到攔截,但中段會遭遇「標準」-3海基中段攔截武器和陸基攔截器兩次攔截和末端「愛國者",「薩德」系統的兩次攔截,目前美國在阿拉斯加州和北達科他州各部署125枚陸基攔截器,「標準」3和「薩德」飛彈也都采購了300余枚,日本也購買了73枚「標準」3,美國在2013年估計中國有只有20枚「東風」-5A和20枚「東風」-31A可打到美國本土,假定這些洲際彈道飛彈都使用單彈頭,並選擇北極彈道避開「標準」-3海基中段攔截武器攔截,按照攔截一枚彈道飛彈需要4枚攔截彈的殺傷機率計算,美國只要120到160枚攔截彈就可保證有效防禦。

東風-5洲際彈道飛彈直徑是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的1.48倍,能夠攜帶4~6枚4~5百萬噸級核彈頭,按照面積估算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能攜帶1~2枚4~5百萬噸級的核彈頭,核武器的殺傷半徑計算公式是1.483885x爆炸當量,百萬噸級的核彈頭爆炸威力僅為50萬噸級的核彈頭的1.25倍,而且只能瞄準一個點,如果縮小當量到25萬噸級,10枚才重1.6噸,每個核彈頭殺傷半徑為4.37千米,3枚爆炸威力就達到了4百萬噸級,10枚彈頭殺傷半徑就達10千米,采用10枚分導式多彈頭不但可以攻擊不同標,也有利於提高突防機率。

一枚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最多可攜帶10枚彈頭和11枚誘餌,分導式多彈頭每個彈頭都單獨配備制導與末助推系統,縱向落點距離可達到1450-1660千米,從突防的角度考慮,洲際彈道飛彈中段飛行長達20多分鐘,在彈頭釋放前攔截效率最高,唯一辦法就是在飛彈到達目標上空之前就釋放出大量和母倉大小差不多的充氣誘餌,掩護母倉釋放,反導系統需要誘餌中找出母艙是困難的,如果采用有殺錯不放過的辦法會大幅降低反導系統的效能。

根據數學推算,「標準」-3海基中段攔截武器和陸基攔截器對彈頭發現機率為0.8,跟蹤機率為0.82、辨識機率為0.82、單枚攔截機率為0.65,對誘餌發現機率為0.8,跟蹤機率為0.7、辨識機率為0.1、單枚攔截機率為0.7,「薩德」末端攔截武器對彈頭發現機率為0.9,跟蹤機率為0.85、辨識機率為0.9、單枚攔截機率為0.62,單彈頭在兩層攔截下突防機率為0.117,一個洲際彈道飛彈旅通常裝備16枚飛彈,以0.9可靠性計算,一次齊射就是120枚核彈頭,按照0.3攔截機率計算,美國需要480枚攔截彈,如此規模必將造成成本的飆升,給美國構成經濟重荷。

四:結語

美國TLDM新聞網曾逐個細數中國飛彈基地與美國各大城市的距離,擔憂地稱「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有能力打擊美國所有城市」,目前,美國有13個人口百萬級的大城市,311個人口十萬級的小城市,如果3個洲際彈道飛彈旅投出360枚核彈頭,被攔截120個,剩下的也足夠讓美國無法承受搶先發動核戰爭的後果了,何況據美國估計2020年中國核彈頭已經達到600枚,除了東風-41,還有東風5,東風31,巨浪2,巨浪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