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日本首相選舉驚天大逆轉,最終結果給中日關系留了余地?

2024-09-28新聞

日本首相選舉出現驚天逆轉,石破茂換下岸田文雄,對於眼下的中日關系,並不算最壞的訊息。

經歷了15天的「長跑」,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終於有了個結果,安倍晉三的老對手石破茂打破了自己身上的「陪跑魔咒」,不僅在9人亂戰中殺出重圍,還在第二輪選舉實作驚天大逆轉,擊敗了安倍的「接班人」高市早苗,成為新任自民黨總裁,同時也是新一任日本首相。

【石破茂當選為新任自民黨總裁】

他的上台,似乎還給現在風波不斷的中日關系,留下了一定的余地。

這已經是石破茂第五次參加自民黨總裁的角逐,前4次都以失敗收場,其中兩次還是敗給安倍,不過這一回,他也算是如願以償。

石破茂能勝選,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兼具。本來以前自民黨的總裁選舉,因為派閥色彩濃厚,帶有相當的黑箱內容,裏面的利益勾兌如何進行,外界很難得知,只有媒體間的一些只言片語。

像是3年前的那次總裁選舉,展開最後角逐的河野太郎和岸田文雄,都是各自派系的領袖,當時還在世的安倍雖然不參加,但是大力支持高市早苗。

至於石破茂,幾年前手下還有個「水月會」,不過因為人數一直縮減,最後從「派閥」變成了「議員團體」,和解散也沒什麽區別。

【石破茂從9人亂戰中「殺出重圍」】

如果今年的總裁選舉,還是按照以前派系鬥爭的政治規律來,那麽石破茂自然占不到什麽便宜。結果岸田任期內,黑金醜聞曝光,持續發酵後,自民黨內6大派系解散了5個,只剩下麻生太郎領導的「麻生派」。

雖說自民黨的派閥政治存在了這麽久,不是說宣布解散了,這個結構就維持不下去了,但客觀而言,確實沖淡了這次選舉的派系色彩,也造就了9人亂鬥的復雜局面。同屬於岸田派系的林芳正和上川陽子同台競技,放在3年前是很難出現,而現在已經不是什麽忌諱了。

而第一輪投票出來的三強,石破茂、小泉進次郎,還有高市早苗,都被視為「無派系」候選人,而那些依然帶有鮮明派系色彩的,得票率還不到兩位數。

應該說,在黑金醜聞的影響下,自民黨即便做不到「去門閥化」,也在設法在公眾面前表現出,自己有摘掉「門閥政治」這個標簽的意圖。

【岸田不追求連任,而是換了種方式發揮影響力】

說白了,這次自民黨總裁選舉,不僅關系到下一任日本首相的歸屬,也關系到自民黨 能否挽回自己在日本的輿情和支持率。岸田內閣末期的尷尬處境,就是候選人的前車之鑒,同樣也是新首相的。

而在這一點上,早早轉型成「無派系政客」的石破茂,可謂是占盡了先機。而且他能連續5次參與總裁角逐,說明他在黨內一直有穩定的支持,只是在派系鬥爭占自民黨主流時,這種優勢並不突出。

但派閥內容淡化以後,石破茂的優勢就很顯眼了。雖然在第一輪投票,石破茂僅拿下46張議員票,108張黨員票,相比起高市手裏的72張議員票,109張黨員票,差距十分明顯。

但高市的得票率終究沒有過半,而進入第二輪投票後,石破茂一轉之前的頹勢,完成了事前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逆轉。

【石破茂第一輪投票劣勢明顯,但第二輪實作逆轉】

至於高市早苗,可以說她是成也安倍,敗也安倍。「安倍經濟學」已經破產,安倍本人也死了兩年,如今日本的精英群體,都不願意走回「安倍經濟學」的老路。岸田都已經打起「新資本主義」的旗號了,只有高市還死抱著「安倍經濟學」不放。

在中日關系這塊,不同於高市早苗的極端強硬,石破茂過去在政壇上,一直表現出相對務實、理性的姿態。當然,這裏的「務實」「理性」,主要說的是他的鷹派色彩,比起其他人不算特別突出。

另外,石破茂也主張對美日同盟關系進行「再平衡」,甚至想和美軍共管在日本的軍事基地。

這裏還可以補充一點,石破茂當年曾主張建立「亞洲版北約」,乍一看正中美國下懷,不過石破茂當年設想中的「亞洲北約」,裏面甚至有中國的存在,和美國想在亞太主導的北約東擴未必就能找到更多共同語言。

對美國而言,「亞太版北約」就是北約在亞太的延伸結構,讓自己在亞太與歐洲的軍事同盟體系無縫對接。但石破茂要的「亞洲北約」,是以日本為核心,所以他的主張未必能對美國的胃口。

【高市早苗是成也安倍,敗也安倍】

只是此一時彼一時,石破茂當上日本首相以後,在處理中日關系時,肯定也要參照中美關系的大風向。他既然是那種傳統派的政客,那麽當一個地緣上的「變色龍」,想必也是基本功。

在中美戰略競爭,以及所謂「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這種荒謬論調,普遍成為自民黨內的政治正確的這種情況下,現在的中日關系如何發展,和誰來當日本首相並沒有必然的聯系。

只不過石破茂這樣一個相對傳統、老道的政客上台,對中日關系而言,已經是一個最不壞的選擇。只不過中日關系是否還存在余地,就看石破茂上台之後,會推行什麽樣的內外政策了,如果還是按照岸田的樣版,換湯不換藥,那麽余地也就無從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