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莫迪繼續大搞基建!孟買獲35億美元巨資緩解交通擁堵

2024-07-16新聞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苑基榮】彭博社近日報道稱,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公布了該國針對孟買的基礎設施投資計畫,總價值超過2940億盧比(約合35億美元)。計畫旨在緩解交通擁堵並促進就業,具體包括公路、鐵路、隧道和貨場建設等。
上馬多個計畫
印度【經濟時報】13日報道稱,莫迪政府此輪針對孟買的投資計劃重點涵蓋公路、鐵路和港口等關鍵基礎設施計畫,旨在將馬哈拉施特拉邦提升為全球金融強都,以維持孟買在金融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
孟買是印度經濟的中心,但一直以來基礎設施落後,交通擁擠不堪。60%以上的人生活在貧民窟低矮的棚屋,與高樓大廈毗鄰而居,映襯著孟買的繁華與落後。交通方面,盡管孟買市中心有英國殖民者留下的中央火車站建築體,但與之同樣存在的也有行駛緩慢的郊區火車。

2023年初,正在建設中的印度孟買沿海公路計畫。(視覺中國)

近十年來,莫迪政府大量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孟買的部份基建情況也獲得改善。今年以來,孟買開始「大踏步」,上馬多個計畫彌補差距,包括開通印度最長的橋梁孟買跨海大橋、修建該市南部的沿海公路以及地鐵路線的北段部份營運通車等。據彭博社報道,未來兩年,還將有價值44.4萬億盧比的新基礎設施計畫在孟買投入使用,「相當於過去11年建造的基建計畫價值總和」。
「可能需要數年時間」
針對孟買的基建投資僅是莫迪政府雄心勃勃的「大基建計劃」的一部份。近十年來,莫迪政府對全印的基礎設施進行了大規模升級,包括公路、鐵路和機場等,同時大力投資數位基礎設施。根據彭博社今年5月的報道,莫迪曾在大選期間進一步承諾,未來兩年將啟動一個龐大的基建計劃。
巨額的基建投資也被看成是「莫迪經濟學3.0」的核心板塊。除了基礎設施建設之外,「莫迪經濟學3.0」還包括數位網路發展、清潔能源利用等。
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錢峰15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印度基礎設施發展的起點很低,在此前的數十年間一直因投資不足,飽受老舊鐵路、劣質公路和港口以及不穩定電力供應的嚴重困擾。加之作為聯邦制國家,印度相對分散的政治體制也令各邦之間協調交通連線問題更加困難。往往一方有不同看法,基建工程就可能會在邦與邦的交界處被暫時叫停,形成「斷頭路」,而解決分歧則可能需要數年時間。
「客觀看,印度部份基礎設施得到了改善,但因為底子薄,歷史欠賬太多,加之計畫管理不善,印度整體基礎設施依然比較落後,依然是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制約性因素。」錢峰告訴記者。
今年2月,【印度史坦時報】的一項調查表明,在聯邦政府監督的1788個大型基礎設施計畫中,有將近一半的進度落後於計劃,成本超支約17%。印度物流成本占總生產成本的18%至20%,而中國僅為8%至10%。
需要警惕政治風險
印度媒體稱,莫迪要想實作基建規劃並不容易,面臨物流成本高、城市交通堵塞、環境問題等多方困擾。也有評論稱,盡管莫迪政府新建成的高速公路和高鐵等計畫贏得了商界的贊揚,但也有反對者稱,這些是「不利於窮人的浮華計畫」。
印度政府在資金籌措方面也存在隱患。去年12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曾警告稱,印度的公共債務或將導致「巨大的融資需求」。對此錢峰認為,莫迪開啟第三個任期之後,無疑將會延續現行的基建投資政策,但擺在眼前的最大問題是如何解決資金來源。當前,印度的公共債務與GDP之比約為85%,IMF預測該比例可能會超過100%,給財政造成巨大挑戰。
錢峰認為,莫迪上任以來,在基建計畫上明顯偏袒阿達尼、阿巴尼等商業寡頭,甚至遭到不少關於「官商勾結」的批評和指責。但基礎設施計畫往往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開始產生收益。如果當前的收益和報酬率較低,則很難吸引大規模的國際投資。「如果按照此前的發展模式,由政府將道路、港口、機場、能源和通訊等基建計畫分配給少數選定的工業企業,繼續實施‘國家龍頭企業’模式,即由政府挑選幾家大型私營集團完成,則可能會帶來金融經濟風險,甚至引發政治風險。」錢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