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開羅12月21日電(記者陳夢陽 張健)2022年12月,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在沙烏地首都利雅德舉行。此次峰會是中阿關系史上一座裏程碑,雙方一致同意全力構建面向新時代的中阿命運共同體,中阿關系邁進全面深化發展的新時代。
兩年來,中阿秉持「守望相助、平等互利、包容互鑒」的中阿友好精神,戰略互信不斷深化,務實合作惠及人民,人文交流進一步加強,向著構建中阿命運共同體的目標攜手並列,共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守望相助的真誠夥伴
首屆中阿峰會舉辦以來,雙方在元首外交引領下,不斷擴大共識、增進互信,中阿關系進入歷史最好時期。兩年來,中國與巴林、突尼西亞、巴勒史坦等多個阿拉伯國家的雙邊關系得到提升,目前已同20個阿拉伯國家和阿盟建立了全面戰略夥伴關系或戰略夥伴關系,阿拉伯地區成為中國戰略夥伴最密集的地區之一。
這是2023年6月11日在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德拍攝的中阿合作論壇第十屆企業家大會開幕式現場。新華社發(沙烏地阿拉伯通訊社供圖)
今年5月,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第十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舉行。這是首屆中阿峰會後舉行的首次論壇部長會。中方在會上提出同阿方構建「五大合作格局」,推動中阿命運共同體建設跑出加速度。
守望相助是中阿友好的鮮明特征。雙方持續擴大高層交往,堅定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面對動蕩不安的世界和中東蔓延的戰火,中國秉持客觀公正立場,與阿拉伯國家一道探索有利於維護公平正義、實作長治久安的熱點問題解決之道。
2023年3月,沙烏地和伊朗在中國支持和推動下達成歷史性和解,恢復了中斷7年之久的外交關系,帶動中東地區掀起一輪「和解潮」。沙烏地【利雅德報】總編輯哈尼·瓦法高度評價中方作用,認為沙烏地與伊朗的和解協定對整個地區的穩定具有重要意義,有利於引導地區走上永續發展軌域,幫助中東實作安全、穩定與繁榮。
2023年10月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後,中國與阿拉伯國家密切溝通,積極勸和促談,努力推動停火止戰。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十屆部長級會議上,中阿共同發表關於巴勒史坦問題的聯合聲明,發出推動加薩沖突盡快平息、推動巴勒史坦問題全面公正持久解決的正義之聲。
今年7月,應中方邀請,巴勒史坦14個派別高級別代表在北京舉行和解對話,共同簽署【關於結束分裂加強巴勒史坦民族團結的北京宣言】。巴勒史坦政治分析人士胡山姆·達賈尼說,中國為彌合巴各派之間分歧作出了重要貢獻,【北京宣言】為結束加薩沖突和巴勒史坦人民恢復正常生活帶來寶貴機會。
在阿拉伯人民追求和平的呼聲中,中國始終站在和平一邊、公理一邊、正義一邊,做中東和平的建設者、中東穩定的促進者。埃及開羅美國大學政治學教授努哈·貝吉爾說,中國對阿拉伯國家的幫助和支持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阿拉伯國家相信中國是真誠的夥伴。
經貿合作「雙向奔赴」
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市中心的尼蘇爾廣場附近,中國川鐵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有限公司承建的尼蘇爾立體交通樞紐計畫即將全部竣工通車。巴格達市民海珊高興地說:「尼蘇爾大橋已經成為巴格達的新地標,更成為我們了解中國的一扇窗。」
這個由「2高架+5隧道」組成的計畫被業內人士比作在巴格達交通網路的「心臟部位」實施「心臟搭橋」,不僅將大大緩解交通梗阻和雜訊汙染問題,還彌補了伊拉克立體交通樞紐建設領域的多項空白。
2024年3月2日,中伊員工在伊拉克巴格達尼蘇爾立體交通樞紐計畫現場討論施工進展。新華社發(哈利勒·達伍德攝)
隨著中阿傳統友好關系深入發展、政治互信不斷加深,中阿各領域務實合作取得實打實、沈甸甸的成果。
在沙烏地麥加省吉達市以南約80公裏的荒漠中,連綿不絕的光伏面板宛若一片藍色汪洋,那是中國企業正在建設的艾爾舒巴哈光伏電站,建成後預計35年內總發電量約2822億千瓦時;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從「天邊」來到中東民眾「身邊」,在建造300公尺高的科威特國家銀行總部大樓過程中發揮了輔助作用,還被用於貝魯特港口碼頭的施工測量;中國綠色智慧節水灌溉技術與裝備助力阿曼提升水安全保障水平;中國援建的茅利塔尼亞畜牧業技術示範中心成功在撒哈拉沙漠邊緣種出近千畝飼草,在不毛之地上打造出一片綠洲……
中國已同全部22個阿拉伯國家和阿盟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檔,實作全覆蓋,並與多個阿拉伯國家的發展戰略對接。中阿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實施了200多個合作計畫,中方為阿方培訓3400多名各領域專業人才。中國連續多年穩居阿拉伯國家第一大貿易夥伴國地位,中阿貿易額從2004年的367億美元增至2023年的3980億美元。
中國先進技術向「西」落地阿拉伯國家的同時,阿拉伯國家也向「東」加大對中國投資。「雙向奔赴」讓中阿經貿合作熱潮湧動。
近兩年來,石油化工、資訊科技、社交媒體、新能源等領域的數十家中國A股上市公司股東名單上出現了沙烏地、阿聯、科威特等國主權財富基金的身影。總投資837億元的華錦阿美精細化工及原料工程計畫正在遼寧省盤錦市一天一個樣地「生長」。這個由沙烏地阿美公司參與投資的計畫建成後,將成為一座世界級石化和精細化工基地。
伊拉克政治分析人士哈桑·埃米爾說,首屆中阿峰會為中國和阿拉伯國家合作提質升級描繪了藍圖。兩年來,中阿合作範圍更廣,品質更高,惠及更多中阿人民。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中國和阿拉伯國家之間的重要紐帶,正在鋪就互利共贏的「幸福之路」。
文明互鑒心靈相通
首屆中阿峰會成功召開後,國家主席習近平復信參加「藝匯絲路」訪華采風活動的阿拉伯知名藝術家代表。「中阿文明交流跨越千年、相互欣賞,書寫了互學互鑒的歷史佳話。」信中寫道。
復信內容深深打動了來自巴勒史坦的藝術家馬吉德·沙拉:「在首屆中阿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提出要加強文明交流,增進理解信任。相信在雙方領導人共同推動下,阿中文化交流將進一步加強,推動阿中人民更加深入了解對方,促進心靈相通。」
回望千年絲路,駝鈴相聞,舟楫相望。中阿兩大文明相知相惜,樹立了不同制度、不同文明相向而行、相互成就的典範。隨著中阿關系邁上新台階,人文交流也是精彩紛呈。
2024年7月17日,預覽觀眾在「圖坦卡蒙的時代」展區參觀埃赫那吞半身像。當天,「金字塔之巔:古埃及文明大展」在上海博物館人民廣場館舉行開幕儀式。新華社記者劉穎攝
——以文化交流為紐帶,促進相互了解。近兩年來,中阿典籍互譯出版工程、「絲路書香出版工程」等計畫持續推進,中國書香洋溢摩洛哥、阿聯等國書展,激起當地民眾對中國文化的濃厚興趣;多個阿拉伯國家文物展在北京、南京、上海等城市舉行,讓觀眾領略阿拉伯文明的獨特魅力;中阿藝術節、電影節等不斷拉近雙方人民的心。
——以語言學習為橋梁,推動相知相親。「中文熱」在阿拉伯國家持續升溫,越來越多阿拉伯青少年主動學習中文、了解中國。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院長李紹先介紹,如今22個阿拉伯國家中已有4個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或開設中文院系,13個國家建有20所孔子學院、2個獨立孔子課堂。
——以人員往來為媒介,拉近彼此距離。摩洛哥、阿聯、卡達、突尼西亞近年來對中國公民實施免簽入境政策。今年,赴阿拉伯國家旅遊的中國遊客數量大幅增加,埃及和沙烏地到中國的航班數量比2019年增加一倍。
「阿中雙方都擁有古老的文明,深化文化交流合作,促進阿拉伯國家同中國互學互鑒、共同進步,有助於建設合作共贏的未來。」埃及藝術家易蔔拉欣·德蘇基·法赫米說。
來源:新華社
免責聲明:華聲線上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部份文章是網路作者投稿釋出,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線上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線上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