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不了解這一點,就無法理解21世紀的中國

2024-10-22新聞

【巴西】加文勇(Evandro Carvalho)
今年對於巴西與中國關系來說是非常特殊的一年。近幾個月,有大量中國、巴西代表團進行了互訪。自2023年1月盧拉總統開始第三任期以來,兩國關系的發展一直備受關註。在這方面,我們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尤其是在增加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方面。
中國是開發中國家的典範,它取得了令人欽佩的成就,這是巴西學界、商界和政界都有的共識。中國開發出了世界上最快的「祖沖之號」量子電腦,它得名於一位生活在5世紀的中國數學家的名字。中國發射了全球首顆采用6G技術的衛星,其連線速度比5G快100倍。中國還發射了前往火星的「天問一號」,並於2021年5月將「祝融號」送上火星。2023年,中國GDP逼近18萬億美元大關,占世界總量的比重為16.9%。中國最偉大的成就是消除了國內的絕對貧困,中國目前人均GDP已超過1萬美元。在國際貿易中,中國已成為世界貨物貿易第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得益於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人民幣國際化已成為當今世界的熱點話題之一。
有大量研究試圖根據國際組織、政府和智庫釋出的經濟數據來解釋中國經濟崛起的原因。但想要更仔細地了解中國的現實,就必須了解這個國家的治理方式。不僅要關註中國的制度如何發揮作用,還要考慮它的歷史和中國人民的智慧如何在政治行程中產生影響。
中國人民的實踐和智慧影響著中國的組織方式。從這個角度來看,我認為中國正在逐步形成「有社會主義特色的中國治理」。「社會主義」,成為對中國21世紀治理模式的限定詞。如果時間證實了這一觀點,我們將面臨一個事實:從現在起,這可能會改變關於中國、改變社會主義以及對這個國家在國際體系中角色的討論和思考的行程。
我們也不能忽視馬克思主義作為中國共產黨人建設理論框架對治國理政實踐的現實意義。如果說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基本理論框架,那麽對於中國人民來說,他們也能在其中找到調節自身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思想支持。
當代中國是歷史中國的延續和發展,當代中國思想文化也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傳承和昇華。如果沒有對中國歷史和文化廣泛而深入的了解,對中國政治制度及其內部決策和社會組織過程的了解往往會受到限制。21世紀的中國社會主義,不僅僅是馬克思主義對當代資本主義挑戰的適應結果,還是一種治理體系的演進,這種體系促成了中國文化與中國共產黨推動的民族復興夢想的再融合。如果不了解這一點,就無法理解21世紀的中國。
中國擁有5000多年的歷史,中國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約18%。這是治理中國一個不可避免的事實。中國是世界中的一個世界,它也是一個中國的世界。「治大國如烹小鮮」,治理一個人口眾多、制度結構如此復雜的國家,不能有過多的幹預,也不能放棄對公共政策認真執行的持續監督。
當代中國擁有規模龐大的中產階層、充滿活力的社會、在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的民營企業以及能夠與美國相媲美的國際影響力。2019年9月,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中國國務院釋出了【新時代的中國與世界】白皮書,其中指出:中國發展進入了新時代。中國對世界的影響,從未像今天這樣全面、深刻、長遠;世界對中國的關註,也從未像今天這樣廣泛、深切、聚焦。中國從哪裏來、向哪裏去?中國推動建設什麽樣的世界?發展起來的中國如何與世界相處?
這些問題的答案對於任何與中國保持關系的國家都至關重要。要回答這些問題,需要對這個國家、它的歷史、它的文化和它的治理體系有一定的了解。不了解中國的歷史,就無法理解中國的政治制度和社會為何如此;不研究中國的政治、法律程式和制度,就不知道它的黨和國家如何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不與中國人民互動並觀察他們的日常生活,就無法嘗試從他們的角度看世界,這對於平衡我們受到過度西化的世界觀嚴重影響的視角至關重要。
中國的治理濃縮了歷史行程中產生的制度、政治、經濟和社會現實,還借鑒了蘇聯社會主義和西方資本主義的元素,它越來越多地讓中國文化土壤的典型特征在其制度、實踐和思想中得到體現。中國文化並非基於更符合西方口味的莎士比亞「生存或淪陷」的邏輯,而是道家「有與無」的邏輯。我們需要從這個角度來理解中國憲法序言中「人民民主專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法治」等詞語的含義。從自由資本主義觀念的角度來看,這些表述可能存在矛盾,但從中國政治文化及其歷史行程的角度來看,它們卻保持著連貫性。要了解中國的現實,就有必要了解中國的治理模式,即國家機構的構成以及與中國共產黨的關系,就像中國一首著名歌曲的名字所言:「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這是一個重要的話題。在巴西,如果把這樣的話題,在關於中國的研討會上擱置一邊,就有可能讓冷戰思維及其所有的刻板印象和隱含的暴力主導政治環境、商業和學術,從而縮小「互學互鑒、相知相親」的空間。我們需要本著致力於和平與共同繁榮的精神,來進行更多的交流。(作者是巴西富明尼斯聯邦大學國際法學教授、2023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本文是作者在2024中拉媒體合作論壇上的發言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