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形成推動高品質發展的政策合力

2024-07-24新聞
專家訪談③
【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近日釋出。【決定】就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作出部署,指出「必須完善宏觀調控制度體系,統籌推進財稅、金融等重點領域改革,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近日,記者專訪了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資深研究員、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張斌。張斌表示,在當前形勢下,我們更加需要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形成推動高品質發展的政策合力。
之所以強調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就是因為在宏觀經濟治理過程中容易出現各種政策不能協同發力,甚至宏觀經濟政策存在沖突的地方。
當前中國經濟執行中面臨的一大難題就是內需不足,經濟活躍度還不夠,這跟政府支出下降有很大關系,所以財稅體制改革當前的發力點在於要增加政府支出,適度擴大中央政府債務規模。
——張斌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資深研究員、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
中央向來高度重視推動各類政策協調配合
記者:【決定】就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作出部署,提出完善國家戰略規劃體系和政策統籌協調機制,有何深意?
張斌:科學有效的宏觀經濟治理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客觀要求,是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組成部份。
中央在宏觀經濟治理中向來高度重視推動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完善宏觀經濟治理」,要求「健全以國家發展規劃為戰略導向,以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為主要手段,就業、產業、投資、消費、環保、區域等政策緊密配合,目標最佳化、分工合理、高效協同的宏觀經濟治理體系。」逆周期的宏觀政策主要包括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同時也會受到科技、教育等多個領域政策的影響。經濟政策和非經濟性政策在政策取向上的一致性,不僅涉及財政、貨幣政策的協調,還包括其他各類政策的協同發力。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要求「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科技、環保等政策協調配合,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強化政策統籌,確保同向發力、形成合力。」
此次【決定】要求完善國家戰略規劃體系和政策統籌協調機制,反映出我們對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的認識在不斷深化。
記者:【決定】指出,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在當前經濟形勢下是否更加迫切?
張斌: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是一個復雜而系統的工程,需要綜合施策,以確保宏觀經濟治理的科學性、有效性和永續性。
之所以強調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就是因為在宏觀經濟治理過程中容易出現各種政策不能協同發力,甚至宏觀經濟政策存在沖突的地方。比如,當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時,宏觀政策取向應該是擴大內需,增加信貸,提升市場活躍度。但是同時我們還面臨著化解債務的壓力,對提高總需求帶來新的挑戰。2023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要「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並提出要確保各項政策「同向發力、形成合力」。
此次【決定】也指出,統籌推進財稅、金融等重點領域改革,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也體現了我們的政策連續性。
當前中國經濟執行回暖向好的同時,也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在這種背景下,更加需要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將各項政策舉措匯聚成合力,轉化為促進經濟增長的有效推力。
記者:從大的方面講,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要把握哪些關鍵問題?
張斌:一方面要正確把握經濟發展質和量的關系。「質的有效提升」要求我們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產業升級,增強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而「量的合理增長」主要表現為經濟平穩執行,經濟增長保持在合理區間。從辯證關系看,「質的有效提升」離不開「量的合理增長」提供支撐,而「量的合理增長」往往是「質的有效提升」帶來的正向產出。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我們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另一方面,要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之間的有機結合,這是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的必然要求。在進行政策體系設計時,需要綜合考慮不同政策在政策目標、傳導機制、時間效應等維度的不同特性,加強政策統籌協調、放大政策協同效應。【決定】明確指出,把經濟政策和非經濟性政策都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也為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提出了明確的指向性要求。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要為高品質發展服務
記者:【決定】提出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在您看來,財稅體制改革的發力點在何處?
張斌:深化財稅體制改革要為高品質發展服務。當前中國經濟執行中面臨的一大難題就是內需不足,經濟活躍度還不夠,這跟政府支出下降有很大關系,所以財稅體制改革當前的發力點在於要增加政府支出,適度擴大中央政府債務規模。目前財政的支出增速距離年初制定的目標還有一定距離,接下來,需要擴大政府支出,確保政府支出不拖累名義GDP增長。
依靠逆周期政策工具,擴大廣義信貸,這是被反復證明能夠在短期內解決需求不足問題的政策工具。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一工具。無論是降低政策利率,還是中央政府透過增發國債、提高支出水平,都能有效提高廣義信貸增速和給定金融資產下的支出比例,在短期內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費。
判斷發債空間的關鍵是通脹。通脹的背後是儲蓄和投資兩股力量的對比。如果儲蓄遠大於投資,說明社會資源就沒有得到充分利用,這時政府增加債務和增加支出不會帶來通脹壓力,反而會把沒有被充分利用的資源利用起來。這種情況下發債對經濟增長是有利的,應盡早發債。
記者:【決定】還指出,要建立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增加地方自主財力,拓展地方稅源,適當擴大地方稅收管理許可權。這是否有很強的現實指向性?
張斌:過去地方政府事權與財力不相匹配的情況一直存在。因為中央大量委托,地方事權多而財力跟不上。適當將事權上收,會提高中央財政支出的比例。此次【決定】中的措施將使地方財力進一步提升,與其事權相匹配;同時也強調了要加強中央事權,提高中央財政支出比例。一方面增加地方財力,另一方面增加中央事權,使得事權和財力更匹配。【決定】還明確指出,中央財政事權原則上透過中央本級安排支出,減少委托地方代行的中央財政事權。不得違規要求地方安排配套資金,確需委托地方行使事權的,透過專項轉移支付安排資金。這將大幅減輕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
記者:【決定】指出,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加快完善中央銀行制度,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具體到當前來說,我們的貨幣政策應該如何助力經濟高品質發展?
張斌:經濟高品質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撐,要透過不斷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健全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金融體制機制。【決定】提出,積極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位金融,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就是具體要求。
我們的貨幣政策過去兩年有很多行動,但要實作貨幣政策的目標,比如更充分的就業、比較溫和的通貨膨脹、實作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貨幣政策還需要進一步發力,貨幣政策威力巨大。我們的債務規模很大,我們還有一個幾十萬億元規模的股票市場。透過政策利率調整,能大幅改善企業、居民的資產負債表,同時,帶來資本市場價值的提升,也會對我們房地產市場的價格形成支撐。透過大振幅降低政策利率,居民的錢包會鼓起來,包括債務利息的節省和資產估值的提高,進而有利於拉升中國經濟的「溫度」,提升全球對中國經濟的預期。
記者:從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的角度看,我們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保持取向一致性是否也非常關鍵?
張斌: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是最主要的宏觀調控政策,增強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取向一致性尤為重要。在進行政策協同時,要綜合考量財政、貨幣政策在政策作用機制、政策時效、適用領域等方面的差異,考慮各自的政策空間,確定政策組合,讓各類政策協調配合、相互補充,形成推動高品質發展的政策合力。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肖歡歡圖/受訪者提供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李鳳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