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南韓將就「天坑」問題開展特別檢查

2024-09-26新聞

本報特約記者 劉 信 晏 清

韓聯社25日報道,由於地面塌陷(沈降)事故頻繁發生,南韓政府決定在多個城市開展特別檢查,以確認各地施工地點的地面沈降風險,並排查高風險區域。

南韓國土交通部25日表示,將針對8月29日在首爾西大門區發生的地面沈降事件,以及9月21日在釜山城市軌域交通施工現場發生的塌陷事件開展專項檢查。檢查計劃於10月開始,持續兩個月,將對全國範圍內的大型軌域交通工程進行檢查,確認施工場地周邊地基沈降情況,保證地下安全評估措施的合理執行,以及地下安全設施的正確安裝。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都將被要求進行整改,並依據相關法律規定對責任人或單位進行行政處分。

報道稱,該部門計劃於本周成立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負責人員及相關領域專家組成的「地下安全管理改善工作群組」,在9月13日釋出的「地下安全管理改善方案」基礎上,爭取在今年年底前制訂「第二次國家地下安全管理基本計劃(2025—2029年)」。此外,國土交通部還將在10月前與南韓地方政府共同篩選高風險沈降區域,並從11月起進行集中管理。

「天坑」事故一直是南韓城市發展和管理面臨的頑疾。據韓聯社報道,8月29日,首爾市西大門區一條公路上突然發生地陷,導致多人受傷。南韓【中央日報】報道稱,9月21日,南韓釜山沙上區發生大型地陷事故。事故當天的釜山普降暴雨,當地消防部門的排水車在執行任務途中掉入「天坑」,還有一輛民用卡車也不幸中招。當地居民認為,此次事故的發生與附近的地鐵工程有關,工地周邊區域在今年已發生過8起類似事故。

據【南韓日報】報道,2019年至 2023年期間,南韓各地共報告了957個「天坑」事件。這一系列事故導致公眾越來越焦慮,尤其是有新建築施工的社群。居民強烈要求政府進行更徹底的檢查,出台更強有力的保障措施。

韓聯社報道稱,有專家認為,地陷現象的原因主要是相關工程存在設計缺陷、施工過程中對地下水和泥沙的處理不到位,以及地下設施老化、設施周圍地基不穩等。

據報道,南韓多地已使用高科技手段來預防地陷。首爾城東區於2017年引進了基於物聯網技術的「地下空間安全管理系統」,又於2020年開始使用「地下空間漏水診斷系統」,以監測不同區域的地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