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俄總理稱「今年中俄貿易結算已完全擺脫第三國貨幣」,具有何意義?其他國家、組織能否借鑒?

2023-12-20新聞

剛聊完阿根廷,同樣的貨幣互換協定,俄羅斯就完全不同。

回顧此前的經濟全球化中的分工,歐美掌握技術壁壘和貨幣霸權,也是經濟全球化的主導者,中等收入國家往往是世界工廠和能源礦產供給國,依靠勞動力紅利和產業布局提供生產和利潤,以及一些蓄勢待發的低收入國家,有成為中等收入國家的潛力,但暫時還很難從經濟全球化中獲的發展機會。從消費市場來看,歐美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亞洲的世界工廠等國家次之,包括中國日本以及南韓。經濟全球化說到底就是誰提供能源,誰提供金融和技術,誰提供生產能力,怎麽分配以及誰來消費的問題。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對於能源礦產的依賴極高,中國即使全球最大的出口國,也是全球最大的進口國,包括但不限於中東、俄羅斯、巴西以及最近幾年比較鬧騰的澳洲。讀者有興趣可以看一下中國鮮有的幾個貿易逆差國,基本都是能源礦產等原材料的供應國,工業生產怎麽可能缺少這些供應呢。

俄羅斯的貨幣互換和本幣結算就和阿根廷有很大的不同,我給你提供商品,阿根廷能提供什麽?除了債務和信用,看不到太多實際的東西,而俄羅斯則是中國重要的能源礦產等供應國,中國進口俄羅斯大頭,剛好就是石油、天然氣和煤炭,而自從俄羅斯踢出swift之後,本幣信用就牢牢的和能源掛鉤,持有盧布意味著隨時可以把貨幣換成能源。

對於俄羅斯來說,有三個原因:其一制裁下會加緊和中國的合作,以前還有的選,比如和歐盟以及另一個大的能源進口國的日本合作,而現在則阻力要大得多。其二,中國在不可能三角中選擇了匯率穩定和貨幣政策獨立性,人民幣和美元強掛鉤,匯率波動有限,持有人民幣足夠安全。其三,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工業國,用美元能買到的,中國幾乎都可以提供,足以滿足俄羅斯的商品需求。

總結起來,和俄羅斯的貨幣互換是雙方互利的結果,相比來說,中國僅從經濟層面來看,選擇要高於俄羅斯,中國過去幾十年的策略都是 維持能源進口的多樣性 ,盡量降低對單獨某幾個國家的過度依賴,雙方合作密切還有政治層面的互利,降低對美元結算的依賴是雙方共同利益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