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公安部10日召開釋出會介紹,當前,電信網路詐騙仍然處於高發期,損失大、危害嚴重,犯罪形勢依然嚴峻復雜。
如今「線下取現取黃金」又成為轉移涉詐資金的新方式,詐騙分子將貨拉拉、網約車當作「運鈔車」,轉移詐騙贓款。再次提醒,凡是要求將現金或其他貴重物品,用網約車送到指定地點,或者派人上門來取的,多數都可能涉詐騙。
網約車司機協助警方緊急止損
事發當天下午3點左右,網約車司機余師傅接到乘客小徐的訂單,要求他運送一個包裹,說裏面裝的是新能源電池。
網約車司機 余師傅:他說叫我單獨運包裹去慈溪新浦,我跟他說如果是單獨運包裹,我不去。他就跟我一起去,然後上車了。
與此同時,慈溪市公安局龍山派出所的民警也接到「取現預警」,正在抓緊尋找可能被騙的市民。
慈溪市公安局龍山派出所 民警 林嘉挺:平時取大量現金的比較少,或許銀行的櫃台人員對取現金的人會有點印象,我們就對這些銀行的櫃台進行走訪,有一個櫃台人員告訴我們,的確是有一個取大量現金的人,並且給我們描繪了他的體貌特征,我們透過公共視訊,然後最終確定了他的身份資訊,發現他上了一輛網約車。
就在小徐帶著包裹乘坐網約車前往目的地途中,他和司機余師傅都接到了民警電話。民警告知情況後,余師傅掉頭就將車開到了派出所。
民警開啟包裹發現,裏面整齊碼放了88900元現金。根據相關資訊,民警決定順藤摸瓜前往目的地,抓捕充當取現「車手」的嫌疑人。
隨著嫌疑人的落網,詐騙分子的詐騙模式也浮出水面。原來,事主小徐曾在短視訊平台打賞主播,隨後有人聯系小徐邀請其進行打賞「刷單」,並推薦他下載了一個專門的刷單套用。
慈溪市公安局龍山派出所民警 林嘉挺:用一開始的蠅頭小利去吸引受害人進行刷單,最後受害人刷單到一定程度,APP的客服就跟我們的受害人說,因為你轉賬太多次了,導致你線上轉賬轉不出來,只能透過線下取現刷單的方式進行繼續刷單,於是我們受害人就聽了詐騙分子的話術,就去銀行取大量的現金送往詐騙分子提供的地點。
按照詐騙分子的指示,小徐預約完成了取現後,第一時間聯系網約車「投遞」。而另一邊,詐騙分子也對接了線下的「車手」進行取現。
慈溪市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 韓鑫齊:據嫌疑人自己交代,他們平時沒有固定的工作,開銷又大,聽說幫詐騙人員轉移黑錢比較賺錢,就動起了這種歪腦筋。
目前,相關嫌疑人已被公安機關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還在進一步偵辦中。
現金藏箱被偽裝 民警緊急攔截
記者從公安部獲悉,像這樣的利用網約車運送涉詐資金案件近日在全國多地高發。據不完全統計,最近半年,全國電信網路詐騙案件中,利用網約車渠道轉移涉詐黃金、現金的案件超5000起。
近日在福建龍巖,民警接到預警線索,有市民疑似被騙取現後,將透過網約車運送現金。民警緊急前往現場。
在民警勸阻下,老羅即將透過網約車送出的9萬元現金包裹被攔截。
這是近期在陜西府谷發生的一幕,民警接到線索攔下一輛貨拉拉車輛,發現事主將5萬元現金藏於「酸辣粉」箱子中準備寄出,民警勸阻後將其攔截。
這是近日南京警方接到網約車司機報警後發生的對話。民警了解情況後,讓司機聯系接貨方確認物品。
民警將司機和貨物帶至派出所做進一步調查,發現該寄遞的包裹內裝有38000元現金。
公安部刑偵局解析詐騙案件手法
這類詐騙究竟有什麽特殊之處?詐騙分子是如何一步一步取得受害人信任的?公安部刑偵局對此類案件詐騙手法進行了解析。
公安部刑偵局打擊新型網路犯罪指導處副處長 胡誌偉:實際上,此類詐騙多為刷單返利、虛假理財類詐騙,電詐分子精心設計話術劇本,具有極大的迷惑性。詐騙分子偽裝成為成功的投資理財專家或者精英人士,而後誘導受害人進行小額投資並提現返利,並透過「托兒」在工作群中發送大量成功賺錢的案例,不斷刺激受害人,令其深信不疑。
此後,詐騙分子抓住受害人的心理,以需要支付手續費、繳納解凍金、保證金或投資入股等理由,告訴受害人可以透過「線下充值」「人工通道」等,讓受害人自行準備現金或黃金。最後讓受害人自行下單網約車,將財物打包成包裹或藏匿於其他物品中後,再透過網約車將包裹運送至指定地點。
公安部刑偵局打擊新型網路犯罪指導處副處長 胡誌偉:詐騙分子會指導受害人把黃金或現金偽裝成常見物品,而且在和網約車司機交談的時候,會說成比如說藥品或者是汽車零配件,透過這種方式,欺騙司機,獲得司機的信任。
相比傳統的線上轉賬,利用網約車運輸現金或黃金的方式更具隱蔽性和迷惑性,因為這種方式不容易引起銀行或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註意,難以被及時發現和攔截,而且司機能向警方提供的有價值的線索非常有限。
公安部刑偵局打擊新型網路犯罪指導處副處長 胡誌偉:這類詐騙手法,詐騙分子不見面而是透過遠端指揮,讓受害人自行聯系網約車服務,將現金或黃金等運送到指定地點,會安排專門的人來接收這些黃金或現金,接手之後再透過其他方式來轉移這些黃金或現金,實作資金轉移和洗白。
(總台央視記者 陳昱 吳經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