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執行已有17年,2500億的投資回本了嗎?三峽大壩還能撐多久?

2024-02-14新聞

作為中國水利建築史上的一座偉大豐碑,三峽大壩舉世聞名,從1994年開工直到2006年竣工,耗資2500億元,堪稱人類歷史上上最為宏大與壯觀的工程之一。

如今,三峽大壩執行的時間也已經17年,它毫無疑問地發揮出巨大的價值與作用。

只是關於它的爭議與討論仍然持續不斷,就如同當初提出建立三峽大壩的理念時,人們對它並不甚看好。

那麽,這個巨型工程是否伴隨著艱難的挑戰?它在未來還能持續利用多長時間?它是否「回本」了呢?

一、三峽大壩的籌備與修建

1980年,鄧公到地方視察工作,直言三峽工程可以起到極強的防洪與發電作用,並留下了擲地有聲的一句話:「輕易否定搞三峽工程不好。」

此話一出,三峽工程的推進工作也被加速,被提上日程。

而當初,英國工程師波韋爾提出建三峽堤壩的建議時,就不可避免地遭受了各方的反對。

當然了,最為主要的原因是當時的國力與經濟的發展未必可以支撐得起這項巨大的工程,因而導致不少人根本就不看好。

彼時正在民國初期,人們有此擔憂,這完全可以理解。

然而到了新中國,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依然有些人顯得「畏首畏尾」,沒有一點魄力,就未免太過謹慎了。

但是實際上,更多人擔心的是環境問題,因為工程涉及範圍廣,很有可能會嚴重影響到整個周邊的生態環境。

而鄧小平對三峽工程的可實施性進行了一定的了解與評估,認為它可以有效抵抗洪水之災,讓人民的生命與財產都可以得到基礎的保障。

同時,也可以充分發電,創造出巨大的經濟效益。只要這兩點可以得到滿足,那麽這個工程就值得特被強力推進。

1992年,國務院正式批準建設三峽大壩。

這項龐大的工程不僅涉及到水利與土建,也包括交通以及電力等等,所包含的領域諸多,難度系數也就可想而知。

直到2006年,三峽大壩正式完工,看似時間不過十余年,在這期間,國家卻為此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與財力。

而實際上,從提出大壩的理念開始到三峽大壩的完工,持續的時間可以達到百年之久。

早在1918年,孫中山就曾經在【建國方略】中提出「當以水閘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資其水力」的設想。

直到今天,三峽大壩建成,並徹底發揮出其巨大的價值。

只是,等到真正施工時,面對的世界性難題太多了,位置尷尬,水流湍急等等,無不讓人們費盡心血。

不僅如此,對於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移民安置等等,也都是不折不扣的「大工程」。

當然,問題肯定不止於此,實在是太多,讓社會各界的不少人也都開始「勸退」,覺得未來堪憂。

但就算如此眾多的難題,這項利國利民的工程也都最終得以順利建成,順便成功震驚了世界,讓全球都知道中國的發展已經達到了如此驚人的地步。

可以說,橫跨長江的三峽大壩是工程技術的革新,也是人們的智慧結晶。這裏包含著每一個工程師所發揮出的巨大創造力,包含著無數人的心血。

這項關乎沿岸居民生存的偉大工程建設成功,也為國家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與重要契機,在中國的永續開發中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那麽,時至今日,三峽大壩到底為國家與人民帶來了哪些好處與收益呢?

二、三峽大壩「回本」了嗎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水電計畫,三峽大壩建成以後累計發電的數據的確驚人,單單是發電所獲得的收益就遠遠超出了當初的工程投資費用。

如果單純是從經濟收入的角度來分析的話,那麽三峽大壩自然已經「回本」了。

值得肯定的是,三峽的水電資源潛力是相當大的,這也為未來開發該資源提供了保障,它們所帶來的電力效益對中國的經濟進步與能源發展來說,都是不小的貢獻。

當然,這僅僅是其中的一個方面而已,其實利用三峽大壩發電,每年可以節省高達千萬噸的燃煤,從這個角度來分析的話,對於環境的保護也是很有裨益的。

當然了,三峽大壩最大的作用還是防洪。

在其建成以後,長江中下遊的防洪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而這對於生活在附近的人們來說,減少了洪水災害所引起的財產損失,拯救了無數寶貴的生命,可以繼續毫無後顧之憂地幸福生活下去了。

除了可以在防洪方面發揮巨大的作用以外,三峽大壩也是可以有效儲存水資源的。

很多人覺得中國是不缺水的國家,其實這個觀點有誤差。

雖然中國地大物博,長江水資源也極為豐富,但是實際上缺水也是中國比較常見的現象,三峽大壩就可以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

當水量較多時,大壩得以儲存,而等到水源不足時,那就可以完全有效利用起來了。

而這就是三峽大壩的調控水資源的作用,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可以讓糧食的產量得到足夠的保障,另外生產、養殖等等,也都可以充分利用起來,創造出更多的財富。

此外,它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長江的航運環境與條件,這樣也就讓運輸的成本得以控制,對於推動經濟的發展自然是增添了不少作用。

與此同時,它也帶動了旅遊業以及相關產業的繁榮發展。

據有關統計顯示,平均每年都會有兩百萬的遊客奔向三峽大壩,人們對於這個世界聞名的工程奇跡充滿好奇,想要一睹為快,也對周圍的自然風光無限憧憬。

不管從經濟角度,或者是社會影響,生態價值等角度來分析,三峽大壩無疑是世界人民贊揚的傳世傑作。

它固然有一定的缺點,但瑕不掩瑜,在眾多如此強大的好處面前,那些缺點也就顯得沒有那麽重要了。

特別是這項工程對於中國長江經濟帶來的極強促進作用,也帶動了中國南方經濟的飛速發展。

盡管三峽大壩「戰功顯赫」,但依然有不少人持有悲觀的看法與觀點。

而人們對其關註的點莫過於它的使用壽命。那麽,它到底可以持續利用多久呢?

三、三峽大壩到底可以用多久

從建成到現在,三峽大壩已經有17年的時間,但不少人對其「壽命短」的呼聲卻從未停過。

早在1958年,毛主席曾經就三峽大壩的預計壽命咨詢過水利專家,對方給出的時間為少則200年,多則400年。

對於這個答案,毛主席有些失望,在他看來,如果人們大費周章,耗時耗力耗資金所建設的大工程只有百年的使用壽命,那麽就太可惜了,他希望三峽大壩可以成就千年的奇跡。

但想要其壽命長,就不得不註意一個問題,泥沙淤積。

中國著名水利工程學專家、清華大學教授黃萬裏教授就明確指出,三峽大壩所面臨的最大問題與挑戰就是泥沙淤積。

這個問題不改善或者是解決,那麽大壩的使用效率以及壽命必然會受到大打折扣。

甚至,他還表明,這個問題不好好解決,也許預期大壩的百年使用壽命都達不到。

然而,許多對三峽大壩並不看好的人,其實也是打著黃萬裏教授的名號在胡說八道,甚至是造謠而已。

雖然黃萬裏教授的說法加重了人們的擔憂,但是他所點明的問題的確不容小覷,而三峽大壩一直以來也是在進行各種針對性的維護與修繕工作的。

也許成為都江堰那樣跨越千年歷史的世界古跡還有很大的難度,但官方對三峽大壩的未來還是抱有很大的希望與期待的,原定的使用壽命為300年,如今看來,達到500年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畢竟,時代在發展,技術在進步,對於三峽大壩的保護與維護也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每年都會有專業團隊人員專門定期進行大壩的維護與監測工作。

而且,電網、工程、水利等也在相互加強配合與融合,讓工程的安全性得到保障,也讓其帶來最大的效益。

只是,人們也應該知道,如此龐大的工程所要進行的修繕工作必然是相當繁瑣與復雜的,也是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與財力的,但是從經濟報酬的角度來分析,這點付出絕對是值得的。

而且,科技在飛速進步與發展,智慧化也走進了大壩,高科技的裝置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各種先進的材料也都得到了更新。

這些都是可以在全方面對三峽大壩的耐久性與安全性進行保障的。

在這樣全面的保障之下,三峽大壩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都會持續發揮出利國利民的重要價值與作用。

最難的建設歷程已經過去,不管是投資還是其技術性的問題,在當時都是難度系數一個又比一個高的大問題。

而現在的後期維護也同樣重要,只要防患於未然,做好各項管理,那麽三峽大壩的使用壽命甚至會超越所有人的想象。

結語

國之重器,民之三峽。世紀工程,百年夢圓。

三峽大壩是人水和諧的一個重大民生工程,也是中華民族實作偉大復興的一個傳世傑作,它更是中國發展的一個強而有力的象征,代表的是中國人民的無窮智慧和力量。

縱然如今的三峽大壩仍伴隨著非議與質疑,未來也會有各種挑戰與困難,但相信在勤勞與智慧的中華兒女面前,這些都不值一提,未來也會創造出更多奇跡。接下來,三峽大壩的延續自然不止三兩個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