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承建的沙蘭港港航道疏浚計畫將顯著提升港口整體貨運能力——
讓坦尚尼亞港口更加現代化(共建「一帶一路」·第一現場)
中國自主設計、投資建造的重型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通旭」號正在沙蘭港港進行疏浚作業。
卞 亮攝
計畫員工在馬卡通貝島更換航標燈。
郭存倉攝
沙蘭港港位於印度洋西岸,被譽為坦尚尼亞的「門戶港」,是東非地區重要的物流中心和貿易樞紐。2021年8月27日,由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承建的沙蘭港港航道疏浚計畫正式開工,這是兩國共建「一帶一路」重點計畫。經過兩年多時間,計畫進入收尾階段。春節前夕,本報記者赴計畫現場采訪,感受兩國建設者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熱情,了解該計畫對當地發展的重要意義。
「助力港口實作跨越式發展」
沙蘭港港東北角,馬卡通貝島上郁郁蔥蔥。一座高約40公尺的航標燈塔,矗立在小島北部。中坦工作人員正在協同努力,將燈塔上的舊航標燈拆除,換上嶄新的航標燈。
「舊航標燈年久失修,燈光的顏色和訊號射程受到影響,進而影響船舶正常進港。」計畫現場協調員蘇里赫和同事一起安裝好新的航標燈後,對燈光、電路等進行現場偵錯。訊號準確發出,馬卡通貝島上的航標燈安裝完成。類似的更換工作還需在貨櫃堆場、進港航道南側、1號泊位等區域進行。
沙蘭港港航道疏浚計畫包括港池航道疏浚、沈船打撈、導助航設施采購和安裝等內容,其中疏浚總量達1093萬立方米。據計畫負責人卞亮介紹,目前港口航道拓寬、加深、疏浚等工作已經竣工,正在開展陸地燈塔和航標燈的安裝與偵錯。
由於航道多年未得到維護清理,海底雜物淤積,沙蘭港港航道已經無法滿足坦尚尼亞和地區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疏浚計畫完成後,沙蘭港港航道水深由過去的13公尺增至16公尺,結合一期碼頭改擴建計畫,可滿足7萬噸級船舶全天候進出港靠泊作業,進一步提升港口的吞吐量和綜合服務能力。」卞亮說。
中國農歷臘月是計畫完工的沖刺階段。「每天早上7時,所有疏浚計畫工作人員進行集體早會,安排當天具體工作,對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制定應急預案。」現場施工經理陳景利表示,建設者們爭分奪秒改善當地基礎設施,為推動坦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坦尚尼亞港務局沙蘭港港航道疏浚計畫現場顧問福古瓦表示,沙蘭港港是坦尚尼亞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東非地區重要的物流中心和貿易樞紐。計畫完成後,將顯著提升港口整體貨運能力、港區功能和有利競爭,進一步提升坦尚尼亞和東部非洲對外開放水平,推動周邊國家經濟發展。「我們和中國企業的合作愉快且順利。該計畫將鞏固提高沙蘭港港作為區域航運樞紐的地位,助力港口實作跨越式發展。」
「促進了生態環境和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
耙吸挖泥船「通旭」號進行挖泥作業時,采用在施工區域布設圍油欄、動態調整溢流桶高度等舉措,減少作業對海洋環境的影響;在泥層厚度不均的區域,透過靈活調整活動罩角度、耙頭下放深度等,保證施工工藝最佳化,保障海洋生物的正常活動……疏浚過程中,計畫團隊采取多項舉措,盡可能減少施工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是施工的重中之重。在施工區及周邊海洋敏感水域,計畫團隊定期開展海洋水質監測和取樣工作,涉及空氣品質、雜訊等級、海洋水質、海底沈積物及海洋浮遊生物等,並編制完成環境評估報告,確保將施工作業對當地漁民生計的影響降到最低。「7次水下記錄顯示,與施工前相比,施工區及周邊水域的活珊瑚數量增加了15%。」計畫安全總監郭振川說。
來自世界銀行的阿瓦科是計畫的環境工程師。自沙蘭港港航道疏浚計畫開工以來,他全程參與計畫監管工作,中方團隊高標準、嚴要求的環保實踐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看來,中國企業的先進裝置和技術能力保證了施工過程的綠色環保,「促進了生態環境和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踐行了永續發展的理念」。
今年52歲的優素福是沙蘭港港附近漁民,也是當地漁業協會成員。此前,他和其他漁民一直沿用原始的捕魚方式。為提高科學捕魚意識,計畫團隊定期為他們組織科普宣講。「計畫贈送給我們現代化的漁具和海上安全物資,為我們提供了不少實實在在的幫助。現在我們不再使用密目網,讓小魚有更多生長機會。」優素福說。
世界銀行駐坦尚尼亞代表阿蔔杜拉多次來到計畫現場參觀,他表示,中國企業不僅高品質推進計畫施工,而且關註當地社群的就業、環境、民生、教育等,「展現了中國企業的責任與擔當」。
「非常期待與中國同事共度春節」
安裝完航標燈後,蘇里赫馬不停蹄地前往位於沙蘭港港一側的業主辦公室,協調其他海上助航設施的安裝事宜及後續工作。
蘇里赫在沙蘭港港航道疏浚計畫已經工作兩年。畢業前,他曾在坦尚尼亞杜篤瑪大學孔子學院學習中文。因為喜歡中國傳統文化和古詩詞,他給自己起了個中文名字「李白」。2022年剛加入計畫時,他還只是一名現場轉譯,如今的他已成為「多面手」,負責協調溝通、現場環保作業以及屬地人員的管理等工作。
蘇里赫說,中國同事們「既像兄弟、又像老師」,「指導我、幫助我,直到我熟悉所有的工作內容。這是我合作過的最好的團隊」。因表現優秀,蘇里赫得到坦尚尼亞港務局的認可,將在計畫結束後繼續為港務局工作。
「盡管工作強度大,但是大家的工作狀態都積極飽滿、昂揚向上,中坦員工之間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今年49歲的陳景利已在坦尚尼亞工作5年,今年他將在海外度過第五個春節。
在描寫春節的古詩詞中,蘇里赫最喜歡【元日】。他說,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傳承著和平、和睦、和諧的中華文明理念。「學習中文不僅讓我學會一種美麗的語言,更讓我了解到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與文化。」
這個春節,中坦員工將共同舉辦猜燈謎、貼春聯等活動。「我們非常期待與中國同事共度春節!」蘇里赫表示,雖然大家來自不同國家,但是春節已經成為世界的節日。「我們會為彼此送上美好祝福,共同慶祝這個喜慶熱鬧和永珍更新的節日。」
(本報沙蘭港2月5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