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真主黨實力遠不止於此!」在困難重重的黎巴嫩,真主黨何以做大做強?

2024-09-27新聞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25日表示,即便以色列殺死了一個又一個的真主黨指揮官,其也無法毀掉這個組織。據此前訊息,有報道23日稱,在過去近一年的時間裏,以色列幾乎「消滅」了黎真主黨的整個軍事領導層,讓真主黨領導人納斯魯拉近乎成為「光桿司令」。 哈梅內伊稱,雖然真主黨戰損不小,但這種傷害還不足以讓該組織崩潰。「真主黨的實力遠不止於此,這些戰損不會對他們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
▲哈梅內伊
據來自黎巴嫩南部現場的記者報道稱,當下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黨雙方的攻擊強度似乎越來越大。「事實上,真主黨還沒有動用其大部份的武器。一旦發生地面戰鬥,以軍面臨的將是比哈馬斯更危險的敵人。」以色列軍事分析師拉紮爾·博曼說道。美國南佛羅裏達大學「全球和國家安全研究所」研究員艾爾曼·馬哈茂狄恩則認為,美國之所以想要促成加薩停火,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想要防止以色列和真主黨之間的緊張關系擴大成全面戰爭。
反坦克飛彈、無人機、火箭彈…
真主黨的軍事實力究竟如何?
有報道將黎巴嫩真主黨稱為「世界上軍力最強的非國家組織」,可見其軍事實力。與哈馬斯相比,真主黨的武器庫更具有破壞性。以色列防空部隊前指揮官茨維卡·海莫維茨稱,真主黨建立起了自己的「作戰部隊」。「世界上有很多部隊,但我不知道有多少部隊能與真主黨的實力相當。」海莫維茨說,「我們還沒有見過真主黨的真正實力,真主黨也還沒有見過我們(以色列)的真正實力。」
▲有媒體稱黎真主黨為「世界上軍力最強的非國家組織」 央視新聞截圖
據此前報道,在空中力量上,真主黨自稱擁有射程高達500公裏的飛彈,有能力打擊以色列全境。(紅星新聞相關報道:黎巴嫩真主黨有哪些武器?有射程達500公裏的飛彈,能否戰勝以鐵穹是關鍵)除了飛彈、火箭彈等遠端攻擊武器之外,真主黨還有超過10款不同型別的無人機,包括小型商用無人機和大型攻擊型無人機。其中,最大型的無人機能攜帶兩枚34千克的精確制導飛彈,飛行距離能達2000公裏。其實,最令以色列頭疼的並不是這種大型無人機,而是低空飛行的小型無人機。「無人機體積越大,越容易被擊落。」海莫維茨稱,最難處理的其實是低空飛行的無人機。報道稱,為試探以色列的防禦弱點,真主黨最近發射的無人機數量越來越多。
除了空中武器裝備,真主黨還有反坦克系統。據悉,以色列國防軍總參謀長哈萊維當地時間9月25日向外界表示,目前以軍對黎巴嫩境內的空襲「不會停止」,強調這一行動是在為「可能的地面行動」做準備。博曼指出,一旦以色列進入黎巴嫩南部,其就必定會遇上真主黨較先進的反坦克系統打擊。據悉,真主黨手握數量充足的「科爾涅特」反坦克飛彈,後者被稱作「俄羅斯現役最強大的反坦克飛彈之一」。2023年8月,真主黨在一次軍事行動中展示了其配有「科爾涅特」反坦克飛彈的「塔魯拉」(Tharallah)反坦克系統,並用此系統襲擊了以色列的「梅卡瓦」(Merkava)主力戰車。
報道稱,哈馬斯已經在加薩走廊毀掉了數百輛以軍坦克和裝甲車,而現在以色列在黎巴嫩面臨的情況更為嚴峻。若真有地面行動,預計以色列會再出現坦克被摧毀的情況。另外,以軍坦克還可能被一系列簡易爆炸裝置和地雷摧毀,這些爆炸裝置和地雷可以在坦克防護較弱的部位爆炸。
黎國內經濟衰弱、秩序混亂
真主黨如何「做大做強」?
黎巴嫩建國後曾經歷了一場漫長的內戰,經濟因此大幅倒退。戰後的經濟危機和貝魯特港口大霹靂等事件,使得黎巴嫩從原先的中高收入國家變成了一個社會管理失序的地方。而在黎巴嫩經濟衰退、秩序混亂的情況下,黎巴嫩真主黨卻在迅速發展。
據馬哈茂狄恩介紹,從成立到現在,真主黨的勢力範圍已經經過了數輪擴張。
▲25日,黎巴嫩真主黨表示,向以色列情報和特勤局(摩薩德)總部發射了彈道飛彈 據視覺中國
2003年,美國在中東發起「反恐戰爭」,並對伊拉克發起地面入侵。美國在伊拉克的軍事存在給了真主黨發展的機會。真主黨當時立即成立了一支名為「3800」的新作戰單位,負責監督針對美國軍方的行動。
真主黨的第二輪勢力擴張是在2010年年底之後。當時的地區混亂和不穩定性,讓真主黨增加了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存在。敘利亞內戰期間,真主黨選擇支持敘總統阿薩德,並在多場重要戰役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據悉,真主黨還利用其在城市戰和遊擊戰方面的專業知識,為敘利亞政府軍提供培訓和戰略建議。在伊拉克,真主黨於2014年建立了一個指揮中心,負責監督和規劃伊拉克的所有行動。在葉門,真主黨還訓練胡塞武裝成員打遊擊戰。
進入2020年代,2020年的「蘇萊曼尼之死」、2022年的俄烏沖突爆發以及2023年10月7日的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三個關鍵事件讓真主黨再次邁入新階段。作為伊朗協調地區組織的關鍵人物,蘇萊曼尼死後,真主黨被推上台前,彌補上了這一空白。俄烏沖突爆發後,俄羅斯減少了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這也讓真主黨得以填補俄留下的權力真空。
紅星新聞記者 黎謹睿 綜合 央視新聞(總台記者 李超)、國際線上
編輯 郭莊 責編 馮玲玲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