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福建省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福建省政協委員、漳州市政協副主席、民建漳州市委主委陳仁朝提出關於加快推進閩粵經濟合作區建設的建議。
陳仁朝表示,閩粵經濟合作區處於廈漳泉、汕潮揭經濟圈交匯節點,福建和廣東兩個自貿區之間,連線珠三角與海西兩大經濟區,與福建龍巖、廣東梅州、江西贛州等同屬原中央蘇區,是東部沿海第一個跨省合作的經濟合作區。推動閩粵經濟合作區建設,是貫徹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具體實踐,也是深化「海西經濟區」和「泛珠三角」跨區域合作的內在要求,更是振興原中央蘇區、帶動邊界縣發展的重要舉措,有著極其重大的戰略意義。
他指出,閩粵經濟合作區作為東部沿海第一個跨省合作的經濟合作區,涉及兩省、兩市、兩縣,大部份工作需雙方自主摸索。就詔安縣推進的情況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機構編制未落實,詔安方面未能構建與潮汕地區相匹配的管理體系,管委會機構編制未落實,難以開展實質性運作,影響到合作區後續工作對接和建設;二是政策共享未形成,兩省對閩粵經濟合作區的優惠政策未予以明確,合作區內未形成優惠政策疊加共享,難以形成計畫策劃對接合力,政策的吸重力不明顯;三是發展資金較缺乏,詔安、饒平同屬不發達縣,縣級財力有限,大型計畫建設難以實施或受資金影響推進較為緩慢,不利於推動合作區加快發展。
為此,陳仁朝建議:
一是組建閩粵經濟合作區管理機構,建議參照潮州方面,核定落實閩粵經濟合作區管委會機構編制,推動閩粵經濟合作區建設實質性運作。
二是明確系列優惠政策,按照政策疊加、擇優共享、創新突破、先行先試的原則,建議給予合作區同等享受各自現有的區域發展政策,同時在產業、土地、金融、財稅、環保等領域賦予合作區先行先試政策。
三是推動合作區先行先試,建議把合作區建設當做加快區域發展的先行先試實驗區,作為深化改革的試驗田,對重大改革事項優先試點、重大計畫優先落地、重要優惠政策優先支持,將其打造成省際合作的樣板,創造更多可復制推廣的典型經驗。
(中國日報社福建記者站 記者 胡美東|蘇子熠)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