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敢擔當 做實事 展優勢——新一屆香港特區政府高效作為亮點紛呈

2023-12-28新聞

7月1日,香港特區政府在金紫荊廣場舉行升旗儀式,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6周年。新華社記者 呂小煒 攝

新華社香港12月28日電 題:敢擔當 做實事 展優勢——新一屆香港特區政府高效作為亮點紛呈

新華社記者黃茜恬、劉明洋、謝妞

2023年,香港特區管治團隊和社會各界以習近平主席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上重要講話提出的「四個必須」和「四點希望」為引領,以昂揚姿態和務實作風開展工作,推動香港走出疫情、迎來整體性復蘇。

這一年,站在嶄新歷史起點上的香港,迸發出由治及興的強勁動能。國家安全防線不斷強化,特區政府治理能力得到提升,香港高品質發展生機勃勃,市民幸福感穩步增強。

完善地區治理 提升治理效能

2023年12月10日,香港特區第七屆區議會選舉成功舉行。這是香港特區重塑區議會制度後的首次區議會選舉,是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著力提高治理水平的又一重要實踐,為香港特區完善地區治理、提升為民服務,進一步夯實由治及興社會基礎註入強大動能。

香港特區重塑區議會制度,推動區議會重新回到基本法規定的正確軌域。在新制度下,區議會能夠在特區政府的直接領導和統籌下切實發揮「咨政輔政」的積極作用,從而打通特區地區治理的「最後一公裏」,加強行政主導,提升管治效能,回應民眾關切,促進良政善治。

為幫助新一屆區議會更好履職盡責,特區政府為候任區議員舉辦了地區治理培訓班,並公布【區議員履職監察制度指引】和修訂後的【區議會常規】樣版。

「我們要讓區議會重回為市民謀福祉的正道初心,用實實在在的行動當好愛國愛港表率,推動香港由治及興的步伐越走越穩、越走越好。」連任的葵青區區議員郭芙蓉深感肩上責任重大。

這一年,特區政府致力在不同領域建立和完善治理體系,成效顯著。

由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擔任主席的地區治理領導委員會,針對市民普遍關註的擴大課後托管、關愛長者、打造潔凈街市、提升治安水平、改善行人設施等5個議題,制定了專門的策略方針。由政務司副司長擔任主席的地區治理專組則就上述5個議題,明確了實施細節及時間表,正全力推動落實。

陳國基表示,新一屆區議員履新後,首要工作是就地區治理領導委員會提出的五大優先工作範疇,收集區內民意,協助特區政府制定各項服務的優次,交由「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執行。

敢於擔當 堅定維護國家安全

今年4月15日是香港國安法實施後第三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全港18區首次同時舉行國安教育活動,眾多市民走出家門,參與各類寓教於樂活動。最新調查顯示,逾八成市民認為香港國安法實施後,香港變得更安全。

5月,香港特區立法會透過【2023年法律執業者(修訂)條例草案】。全國人大常委會此前對香港國安法有關條款的相關解釋精神透過本地法律在香港特區得到落實,適應了實施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的新形勢、新要求。

「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對香港國安法進行釋法,對澄清該法的立法原意和堵塞特區相關法律漏洞意義重大,讓香港國安法日後更能發揮維護國家安全的作用。」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表示。

對於如何進一步落實維護國家安全的憲制責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明確表示:「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增強維護國家安全能力,提高國家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會治理回應市民所需,四個方面要做到全貫穿、全過程落實。」

李家超在2023年施政報告中指出,特區政府正全力研究有效立法方案,落實特區政府應實踐的憲制責任,2024年內完成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

重視民生 努力解決愁盼問題

「本屆特區政府始終把滿足全社會,特別是普通市民的期盼作為施政最大追求,種種努力讓社會深層次矛盾終見緩和曙光。」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特區立法會議員陳勇說。

退休市民何婉明一家前不久在荃灣楊屋道關愛隊的幫助下完成房屋維修,困擾她家多年的房屋問題得以解決。隨著覆蓋全港18區的「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陸續成立並投入服務,猶如「毛細血管」將基層治理的觸角延伸到最末端。

解決居住問題,久久為功。「青年宿舍租金合適、環境理想,很高興能夠入住。」3月,從事美發行業的26歲市民何先生成功入住位於銅鑼灣的香港第一個青年宿舍。這個每月僅需繳付3800至4800港元不等租金的計畫,為香港青年提供了輪候公屋或居屋之外的另一個選擇。

為紓緩跨代貧窮,特區政府推出「共創明‘Teen’計劃」,首批2800名學員近期順利畢業。「這個計劃讓我感受到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愛,找到了感興趣的領域。」學員林安倩說。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李家超將2023年施政報告定題為「拼經濟謀發展 惠民生添幸福」,報告涵蓋六大範疇640項政策措施,對香港市民廣泛關註的話題一一作出回應。

「本屆特區政府回應百姓關切、解決民生問題的效率很高,致力為每一位市民增添‘穩穩的幸福’。」市民劉莉榮說。

主動出擊 增強發展動能

2023年,特區政府積極對外展示香港新優勢,增強發展動能。

全速全力「搶人才」「搶企業」。截至11月底,香港各項輸入人才計劃共收到超過20萬宗申請,是2022年申請數目的近四倍。

10月,特區政府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與第一批20家來自內地和海外的企業舉行簽字儀式。美國聖諾醫藥作為首批被引進的重點企業之一,將在香港設立生產設施和研發中心,投資4000萬至5000萬美元建立生產基地。

為鞏固經濟復蘇態勢,特區政府相繼開展「開心香港」「香港夜繽紛」等系列活動,鼓勵消費:中秋節期間到訪各彩燈會的人次數累計約66萬;國慶煙花匯演吸引超過43萬人次在維港兩岸觀賞……

作為驅動香港再創高峰的新引擎和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平台,北部都會區建裝置受矚目。10月,特區政府公布【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勾畫出北部都會區四大區域的發展定位,展現四大板塊的未來發展面貌。

一年來,特區政府出台降低交易成本、最佳化交易程式等系列措施,加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在東協、中東、中亞、非洲等市場拓展「一帶一路」建設;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下,加強與內地科技合作,香港創科發展勢頭良好……

「本屆特區政府以產業導向為政策,推進‘以結果為目標’的新管治文化,將有為政府和高效市場更好結合,以切實可行的措施推動香港經濟高品質發展。」全國政協常委、香港友好協進會會長譚錦球說,香港各界對未來發展更有信心。

數據可佐證香港經濟持續復蘇:香港本地生產總值今年首兩季分別錄得同比實質增長2.9%及1.5%,第三季再增長4.1%。

12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赴京述職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對行政長官和特別行政區政府的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強調中央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長期不變,並對香港特區的發展作出重要指示。香港各界備受鼓舞,紛紛表示,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為香港發展註入強大信心,「一國兩制」的生命力和優越性必將不斷顯現。

「只要我們信任國家、信任香港、信任香港人,一定可以面對不同挑戰,把握好更多機遇,創造更美好未來。」李家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