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加速完善海外綜合服務體系

2025-01-12新聞

來源:經濟日報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推動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完善海外綜合服務體系。這是新形勢下積極應對外貿挑戰的有效途徑,也是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的現實需要。

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深入推進,截至2023年末,中國企業在相關國家設立的境外企業約1.7萬家,直接投資存量超3300億美元。大量企業在海外建立產業園、開展計畫合作,面臨不同國家復雜的經濟社會環境,還需要各種生產要素保障。同時,在經濟全球化遭遇「回頭浪」的形勢下,政策法規、文化習俗、環保要求等方面的差異可能導致摩擦上升。因此,建立更為完善的海外綜合服務體系顯得尤為迫切。

創新金融服務手段。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不斷深化,各方正在追求更大範圍的產業分工和更高層次的產業升級。金融機構應深度參與其中,發展供應鏈金融、銀團貸款、跨國並購等跨境業務,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同時,利用新技術加快金融數位化轉型,引導資金流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助力共建國家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和新質生產力發展,實作互利共贏。

織密涉外法律網路。近年來,中國不斷加強涉外法治建設,積極探索國際商事爭端解決機制,並透過社會化法律服務引導中國法域外適用的有序推進。伴隨「軟聯通」不斷加強,未來還將透過產能、貿易、環保等規則制度的標準化合作,為解決共建國家間法律規範沖突提供機制保障。比如,中國首倡成立的「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機制,為出海企業消除重復征稅和解決沿線國家跨境涉稅爭議提供了強大法律保障。

強化電商物流保障。當前「絲路電商」已成為推動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的新引擎,但在物流建設、融資渠道、監管最佳化等方面還存在結構性問題。在自貿區談判、雙邊經貿聯(混)委會、貿易暢通工作群組中,應進一步推動加入跨境電商、物流快遞、支付結算等相關議題。同時,鼓勵電商企業與東道國寄遞企業開展合作、建立海外倉、入駐商貿物流型境外經貿合作區等,有條件的頭部企業還可加強資訊共享,賦能上下遊產業鏈發展。

此外,必須同步推進高品質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加速完善企業海外利益保障機制,構建國別風險評估體系,及時提供多方面的風險預警資訊。企業也要踐行主體責任,協同以高水平安全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

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穩外貿、穩外資,是中國下一階段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是中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頂層設計。加速完善相關海外綜合服務體系,將為外貿外資的穩定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助力越來越多中國企業「走出去」,在全球市場中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