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中旬,馬英九將帶領 「 大九學堂 」 的學員們 再次存取大陸, 一待 9 天時間 。這次存取不僅僅是文化交流,更多的是對台當局的一次直接且有力的回應。
(馬英九)
在相關訊息發出後,不到半天時間,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立刻表示歡迎,並且承諾會盡心安排各項活動。這傳遞出的資訊是顯而易見的:大陸方面希望 兩岸尤其是年輕一代之間的互動和交流。雙方共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領域間的深入合作,這是兩岸同胞共同的願望,也是許多人所期待的未來圖景。
對馬英九來說,這次訪陸顯然早已在計劃之中。其實這也是在向台當局宣告:他並不在乎此前因為邀請大陸學生到訪而遭受的批評和處罰。對於那些動輒就祭出行政手段的台官員們,馬英九的動作無異於隔空一拳,他並不懼怕這些所謂的禁令。如果說台當局不願意看到兩岸 之間的正常交流,那麽馬英九此行正是反其道而行之。他用行動證明,交流的大門依舊敞開,而台當局的封鎖只會徒勞無功。
(台「陸委會」邱垂正)
此前,曾有大陸師生代表團存取台灣,期間因為一句 「 中國台北 」 而讓 「台獨」 分子氣急敗壞,這實在讓人啼笑皆非。台 「 陸委會 」 的負責人對此大動肝火,不僅表達遺憾,還揚言要限制相關機構的交流許可權,這未免太過小題大做。其背後潛藏的心思很明了,就是不希望看到兩岸關系有任何的緩和或進展。
然而,放眼當前的台海局勢,解放軍最近在台海附近可謂是大動作頻頻。據悉,有近 90 艘軍艦和海警船在台海、日本南部島嶼、東海以及南海區域巡航,這是過去 30 年來最大規模的 演習活動。這樣的展示無疑是一種訊號:對「台獨」 勢力的震懾不容小覷。
(解放軍演習規模很大)
在這種情況下,馬英九選擇訪陸,可能也是看到了緊張局勢的嚴峻性。對於他個人而言,這不僅僅是一次常規的交流,更是透過實際行動來推動兩岸關系的進步。或許他也希望借此向島內民眾揭示一個事實:大陸的目標是遏制 「 台獨 」 ,而非針對台灣的普通民眾。
馬英九此行的潛在意義同樣值得註意。他的存取會讓更多的台灣民眾意識到,兩岸需要合作 。這樣的認知轉變,對於兩岸關系的長遠發展無疑是有益的。畢竟,兩岸文化同源,任何人為的隔閡都是違背歷史潮流的。
(先前馬英九到訪大陸)
當然,馬英九的行程也不乏挑戰。他必須在兩岸關系緊張的背景下,小心翼翼地平衡各方。這不僅需要智慧,也考驗他的敏感性。然而,從他過去的經驗來看,馬英九顯然具備這樣的能力。透過這次訪陸,他能否推動兩岸關系走向新的階段,或許正是很多人所關註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