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9月的定陶戰役,是一次寫入解放軍戰史的大勝仗。
有趣的是,對於這一仗打不打,起初爭議很大。戰前,劉鄧召集各縱隊幹部開會。會上討論了打不打。有人主張避開敵人,轉入休整。劉鄧的意思,還是要打。可是,無人應戰。最後,六縱司令員王近山忽地站起來,大聲說:
「打!即使六縱打成一個連,我當連長,杜政委當指導員。」
為什麽劉伯承堅持要打這一仗呢?
因為,這時部隊剛結束隴海戰役,消耗大,上下都很疲勞,急需休整。而必須打一個勝仗,打掉追敵的狂氣,休整才有可能。因為不打的話,部隊就只能退到黃河以北的濮陽一帶,河南統統丟掉不說,敵人仍將尾追,部隊還是無法進行休整。
因此,劉帥在會上說:
「這一仗不打好,咱們只好打起背包回太行山。」
打定陶,就要打大楊湖。
這是一個關鍵之地。敵整3師長趙錫田和師部在大楊湖西北的韓集,大楊湖好比是他的前進陣地。六縱打下大楊湖,敵指揮機關就暴露在我攻擊矛頭之下,趙錫田就必須要變更部署。我正可乘他混亂之機發動攻擊,奪取勝利。
對此,王近山對劉帥的思想領悟得最好,他對手下將領們說:
「大楊湖戰役首先要理解它的意義,否則打那麽一 個小小的村莊,確實也看不出有多少道道。經過隴海戰役,我們急需休整補充,敵人也了解這一點,一個勁地撲上來。進到大楊湖的是趙錫田的整三師。頭天攻上去,未能奏 效,趙錫田更加猖狂起來,說不用飛機配合,就可以一直打到菏澤。如果大楊湖打不下來,不把敵人的氣焰剎住,情況怎樣?我們將會處在一種被動的地 位。敵人氣勢洶洶,長驅直入。如果在關鍵時刻我們硬過敵人,一著棋下對,全盤就 活了。」
六縱十八旅負責主攻大楊湖。旅長蕭永銀後來說,「從軍事角度來看,決定打大楊湖,顯示出劉帥和王司令員的指揮高明。」
打這一仗,正是野戰軍困難、敵人瘋狂之時,劉帥的目的並不全在攻下大楊湖,而是逼敵人變更部署。這正是他棋高一著的地方。
隨後,十八旅要的打大楊湖之敵是一個團,實際只兩個營,而六縱卻用了整整七個團。
為什麽?敵人是老兵,武器是美械裝備。
在總攻發起後,劉帥親自來到了設在火線的十八旅旅部。
當時炮火正猛,蕭永銀很擔心他的安全。劉帥說:「只管打你的仗去 罷,不要管我。」
確實,戰役已進到關鍵的時刻。
激戰到第二天淩晨,十八旅終於將敵人壓下去了。劉帥問蕭永銀:「怎麽樣?」
蕭永銀回答:「基本解決。我發出了追擊命令。」
劉帥的心終於也放下了。
這一次戰鬥,打成了一個戰役,全殲了整三師九千人,取得了巨大的勝利。但是,十八旅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戰後,54團團長羅彥山抱著蕭永銀大哭:「旅長,傷亡太大啊,我好幾個連剩下的戰士,還不如炊事員多啊。」
十八旅另一個團——52團也是如此,傷亡了四五百人。
但是,這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大勝仗。後來,【第二野戰軍戰史】說:「此役是個成功的運動戰,具有速決戰、殲滅戰的特點。其戰法是采取了攻其一點,再及其余,把進攻發展為追擊,把戰鬥的勝利發展為戰役的勝利。指揮也真正做到了客觀地、正確地分析情況,正確地確定作戰物件,揚我之長,隱我之短,乘敵之弱,避敵之優,軍民同命,一致對敵。」
毛主席在延安總攬全域。當他接到報捷的電報後,立即回電:
「甚慰,慶祝你們殲滅整三師的大勝利,望傳令全軍嘉獎。」
陳冠任著、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大元帥:解放軍十大統帥鮮為人知的歷史】一書記述了劉帥定陶戰役的全過程。該書記述劉帥等十大元帥的征戰和人生傳奇,銷量已過百萬,曾名列中國軍事暢銷書熱賣榜第一名(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