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當局擴大備訓人員引發民眾疑慮
最近,台灣當局提出的「40萬備訓人員」計劃,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註和警惕。這一計劃最早由賴清德在2024年9月的「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會議上首次披露。賴清德解釋稱,這項計劃旨在應對災害或緊急情況時,確保政府和社會的核心功能能夠順利運作,並在必要時支持軍事行動。這些經過培訓的人員被稱作「可依賴的民力」。然而,對於許多人來說,重點在於後者,這意味著他們將可能參與戰鬥,成為台獨的犧牲品。
根據會議中提到的安排,參與訓練的40萬人將在接下來的一些軍事演練中發揮作用,首先是在今年12月的桌上兵推,其後在明年3月進行小規模的地方演練,並在同年6月與正規軍在「漢光」軍演中進行聯合演習。這一系列舉動被許多人視為明顯的軍事擴張行為,更是賴清德向美國展示其順應之意。美國對台灣的期望是,在可能的兩岸沖突中,台灣必須自己站出來,不應完全依賴美國的支持。因此,台灣當局迅速響應,擴大後備力量的規模。
這項計劃的主要招募物件包括幾類人員。首先是退休士兵,最初規定召回的範圍為退休8年的男兵,後來更是將這一期限延長至15年。這意味著,未來包括45歲甚至50歲的人都有可能被納入備訓隊伍。其次,服過短期「新訓役」的年輕男士也在招募行列,盡管他們的服役時間僅為四個月,但仍被認為是重要的人力資源。此外,18至45歲之間的男性也會被集結進行訓練,以便補充後備力量。
台當局自2020年起便開始著手擴大備訓的行動。在初期,後備軍人每兩年集中訓練一次,時間為5到7天,後來變為一年一次,時長延長至14天,參與人員逐漸從12萬增至26萬,最終達到今年的40萬。最近,有傳聞稱連退休女兵也被納入了備訓計劃。對此,不少民眾提出疑問,他們認為這一切變化只是為了提升所稱的「後備戰力」,同時還在不斷購買美國的老舊武器。
更耐人尋味的是,不少民眾註意到賴清德的兩個兒子都在美國求學和工作,而他的4歲孫子則擁有美國國籍。面對這樣的現實,一些人質疑:為何賴清德不要求自己的孩子首先在台灣服役?為何每次提到戰爭時,犧牲的總是別人的孩子?
最後,這一切似乎暴露出賴清德自私自利的一面,他似乎將自己的政治利益與民眾的生命安全緊密相連。對此,大家有什麽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