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註,河南衛視剛過去的【中秋奇妙遊】晚會,以「文化+創新+技術+融合」來輸出高品質的國潮文化。晚會中非常出彩的一個節目,就是名滿盛唐的霓裳羽衣舞。
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親自看一下完整的節目視訊。
https://www.zhihu.com/video/1694685170450616320節目創意以一位唯品會女性買手在選品時穿越的見聞為線索,貫穿了整個故事:
世人只知【長恨歌】裏「驚破霓裳羽衣曲」的嘆息,卻少有人知道,白居易還一直有個執念,想要復刻這盛世歌舞。
她看到白居易與元稹四處搜尋布料、挑選舞者,看到他們爭論是否要有傾國傾城之色才能重現這部偉大的作品。
霓裳羽衣之妙,並不只在舞者的身姿容貌,它是一種盛世之容、華裳之美,是一種大唐才有的從容之美、自信之姿。
白居易認為這部作品的偉大在於它內在觸動靈魂的美,這種美只要訓練得當,普通舞者也可以再現並傳承下去。
聽此一言,她仿若看到有女子身著華麗的霓裳羽衣,在圓台上起舞……
為什麽把霓裳羽衣舞放在中秋主題晚會呢,也是有淵源的。
【太平廣記·卷二十一·神仙·羅公遠】中有記載:
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遊月宮之念,於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雲,漫遊月宮。但宮前有守衛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
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清麗奇絕,宛轉動人!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於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日後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又譜曲編舞,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雖說「玄宗遊月」只是民間傳說,但藝術來源於生活嘛,唐玄宗確實沈迷修仙,道教也一度成為了國教,修道之人又總愛說些「天上的故事」,這個版本的中秋傳說在民間流傳起來也不奇怪。
不過真要論起霓裳羽衣舞的來源,這傳說就一點也站不住腳了。在【資治通鑒】中關於霓裳羽衣曲的由來的部份,就已經否定了這個民間傳說的真實性:
玄宗時,河西節度使楊敬述獻【霓裳羽衣曲】十二遍。……俚俗相傳,以為帝遊月宮,見素娥數百,舞於廣庭,帝記其曲,歸制【霓裳羽衣舞】,非也。
由於史料缺失,關於【霓裳羽衣曲】的由來也是眾說紛紜,但流傳較廣的是以下兩種:
一種說法是唐玄宗登女幾山時,獲得了創作靈感,自己創作了【霓裳羽衣曲】。
這一說法主要來源於劉禹錫的詩作:
劉禹錫的【三鄉驛樓伏睹玄宗望女幾山詩,小臣斐然有感】中提到:「開元天子萬事足,唯惜當時光景促。三鄉陌上望仙山,歸作【霓裳羽衣曲】。」
但如果霓裳羽衣曲真是唐玄宗自己創作的話,那麽在新舊【唐書】和其他一些記載唐玄宗音樂活動的文獻中,不可能完全沒有記載,我覺得很難認可。
還有一種說法是由楊敬述進獻的【婆羅門】改名而得,這一說法有更多史料支持:
【資治通鑒】中提到了「河西節度使楊敬述獻【霓裳羽衣曲】十二遍」。
【唐要會】中記載「天寶十三年,太樂署曾經將【婆羅門曲】改為【霓裳羽衣】」。
白居易也在長詩【霓裳羽衣歌】中明確地斷言:「楊士造聲」又在其自註中作了簡要說明:「開元中西涼府楊敬述造」。
河西即我們現在的青海甘肅,也就是當時的西域,這首曲子在音律方面確有很多西域樂曲的風格在,可以參考白居易的【霓裳羽衣舞歌和微之】。同時在霓裳羽衣舞裏也有融入敦煌壁畫中的舞姿,我個人也覺得這個由來更為可靠。
【霓裳羽衣曲】不但是唐代宮廷音樂的巔峰之作,同時也是歌舞集大成之作。
作為霓裳羽衣舞的首演及編舞者,楊玉環和霓裳羽衣舞可以說是互相成就,千百年來只有她所呈現的作品最負盛名。
白居易在【江南遇天寶樂叟】一詩中寫到:「貴妃宛轉侍君側,體弱不勝珠翠繁。冬雪飄飖錦袍暖,春風蕩蕩霓裳翻。」在【長恨歌】中也有形象的描述:「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盛唐時【霓裳羽衣曲】主要在宮廷演出,由技藝高超、容貌昳麗的樂師身著華美動人的舞衣,編織出這一場宛若天人的幻夢。而唐代中後期【霓裳羽衣曲】逐漸轉入民間,也不再執著於表演者的容貌與技藝,樂舞的形式變得更加靈活多樣,可以根據表演者所處場合與心境不同演繹出不一樣的作品,更加註重作品的精神內核。
【中秋奇妙遊】中的霓裳羽衣舞,就再現了盛唐時期的極致之美。
在節目中有這樣一段台詞:「霓裳羽衣,並不屬於任何一個人,也屬於所有人,每個人的心中都可以有自己的霓裳羽衣舞。」
我想,以唯品會女性買手作為穿越見聞的主視角也是發自這一中心思想的。像唯品會這樣買手制的電商平台,可以把「美」帶到我們身邊,透過「買手制好貨」與「好價好服務」,讓美屬於我們任何一個人,這也是唯品會選擇植入這檔節目的核心目的。
撰寫文章之余,我也親自體驗了一下,翻看了唯品會平台上的國風服飾,倒有不少讓我眼前一亮的款式。
看著它們不由聯想到華麗繁復的霓裳羽衣若是放在現代,改成適合日常穿出門的常服模樣,是不是也與這些衣裙有幾分相似,富有端莊古韻,仿若是畫卷中女子踏入現代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