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連續十三年累計給農民發年終獎五千四百多萬元,他是怎麽做到的

2024-01-09新聞

新華社北京1月9日電 1月9日,【新華每日電訊】發表題為【連續十三年累計給農民發年終獎五千四百多萬元,他怎麽做到的】的報道。

1月8日,江西南昌市安義縣鼎湖鎮一大院內,人聲鼎沸,現場熱鬧又喜慶,一張長桌上現金堆成了小山,足有1100多萬元,當地種糧大戶淩繼河又在給農民發年終獎!

隨著現場念出一串名字,胸前戴著大紅花的種糧能手們紛紛上前領獎。

聽到主持人念:「‘種糧狀元’李臘秀,313590元!」大夥的歡呼聲更加熱烈。

「老李,當‘狀元’的感覺怎麽樣?」李臘秀和妻子羅秋香被大夥團團圍住,成為「盤問」的焦點。他們夫妻倆都是淩繼河團隊的成員,兩人一共種了600余畝水稻。

「相當高興,這多虧了老淩帶著我們幹!」李臘秀口中的「老淩」就是淩繼河。

今年是淩繼河連續第13年給為他管理農田的農民發年終獎。

返鄉種田十多年來,淩繼河流轉的農田面積從4000多畝增加到60000多畝,每年給農民頒發的年終獎也從50多萬元增加到如今的過千萬元,累計發放5415萬元。

都說種糧賺錢難,為什麽淩繼河給農民發的獎金節節高?

「以前種田,我也走過不少彎路。」淩繼河坦言。起初,他聘請了11名農民管理農田,大夥「吃大鍋飯」,幹多幹少都一樣,工作積極性不高,加上「雙搶」時農機數量不足,最終導致800多畝晚稻絕收。然而,淩繼河還是咬牙發了獎金。因為他相信,只要走對路,種田有奔頭。

總結經驗和教訓,淩繼河摸索出一套特有的管理辦法:把自己流轉的農田切塊交給由幾對夫妻組成的生產小隊管理,確定一個基本畝產,平時按月給每對夫妻發放5000元的薪資,到年底根據超額完成的產量發放年終獎。

1月8日,淩繼河(左)為種糧能手發放獎金。當日,江西省南昌市安義縣的種糧大戶淩繼河給種糧能手和員工發放1169萬元現金作為年終獎,一對種糧能手夫妻年收入可達12到30余萬元。這是淩繼河連續十三年給農民發放年終獎。新華社記者 周密 攝 記者連續十多年跟蹤采訪,發現每年他都有「新思路」:引進先進科技和優質品種,建試驗田,改造升級農業設施,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與科研機構合作,選派員工學習進修,培養了一批新型職業農民……

2018年,淩繼河組建了專業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隊,像組織工廠生產一樣組織種田,分工也越來越細,育秧、機插、飛防、收割、烘幹都實作了機械化,農民主要精力放在做好田間管理,畝均效益能高出一百多元。

「今年,我打算再增加6000多畝的種植面積,帶領更多農民種田。」現在淩繼河的種糧團隊有300多名農民,另有100多名農民躍躍欲試想加入。

在發獎現場,不僅能看到李臘秀這樣的種田「老把式」,還能看到許多年輕面孔。淩繼河的無人機植保隊有44名隊員,其中一半以上是「00後」,均為大專以上學歷。其中,「00後」王業盛是今年的「狀元」飛手,年收入超過12萬元。

「只要懂技術、會經營,回鄉種田也有奔頭。」王業盛說,過去父母背著幾十斤重的噴藥桶,辛苦忙碌一天才能噴一兩畝,他現在用無人機施肥打藥,一天能打三五百畝。

在淩繼河看來,堅持走農業現代化之路,不斷推進管理創新、整合資源、提高效益,糧食飯碗就能端得更牢,鄉村振興就會更有奔頭。

不久前,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實施農民增收促進行動」。淩繼河最近又在琢磨怎麽最佳化生產管理模式、探索和大企業合作……等年底再給農民多發年終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