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動物界全系列】劍角蝗科—斑翅蝗亞科(二):斑翅蝗

2024-02-14新聞

劍角蝗科—斑翅蝗亞科(二):斑翅蝗

4.斑翅蝗屬

斑翅蝗屬(學名:Oedipoda)是直翅目劍角蝗科斑翅蝗亞科的一個模式屬,分布於歐洲、北非、亞洲和大洋洲。

(1)形態特征

體形中等,較粗短。頭頂寬短,頂端鈍圓,側隆線明顯,顏面垂直或略微傾斜,顏面隆起的側緣幾乎平行,僅在觸角基部略寬,中眼之下較凹。頭側窩明顯,呈不規則的形狀。觸角絲狀,其長超過前胸背板的後緣。復眼卵形,較突出。前胸背板馬鞍形,較粗糙,具有隆起的顆粒或短的隆線;中隆線明顯突出,側隆線在溝前區消失,在溝後區略可見,後橫溝位於中部之前,明顯的割斷中隆線;中隆線上緣的缺口大而明顯。前胸背板的前緣略微向前突出,後緣呈銳形或直角形。中胸腹板側葉較寬的分開,側葉之中隔較寬。前、後翅均發達,常超過後足股節頂端;前翅大部份不透明,僅頂端透明,後翅較寬,基部常染有彩色,中部常有較寬的暗色橫帶紋。後足股節較粗短,上側中隆線在基部之半較高,無細齒,近頂端2/5處顯著降低。後足脛節外緣具刺9—10個,缺外端刺。雄性下生殖板短錐形。雌性產卵瓣較粗短,頂端較銳。

(2)分布範圍

本屬在世界上總共九種4個亞種,分布在歐洲,亞洲,北美。

中國目前掌握2種,分布在新疆。

(3)藍斑翅蝗

藍斑翅蝗(學名:Oedipoda caerulescens)是斑翅蝗亞科斑翅蝗屬的一種蝗蟲。

①形態特征

a.雄性

體中型,較粗短。頭短,短於前胸背板之長。頭頂寬短,頂端鈍圓,側緣隆線明顯,前緣無隆線。顏面垂直或略微傾斜,顏面隆起的側緣幾乎平行,僅在觸角基部略寬,中單眼之下較凹,近唇基略寬。頭側窩明顯,呈不規則的多邊形。復眼卵形,較突出。觸角絲狀,略超過前胸背板後緣。前胸背板較粗糙;中隆線較高,明顯,在溝前區略呈片狀隆起,被後橫溝深深割斷,缺口大而明顯;側隆線在中部較彎;後橫溝位於前胸背板中部之前,溝後區為溝前區的1.8倍;前胸背板的前緣略向前突出,後緣向後突出為銳角形;其上具有較少的刻點或短的隆線。中胸腹板側葉較寬,側葉之間的中隔為寬長形,其寬約為長的1.5倍。前後翅均發達,前翅大部份不透明,僅頂端透明。後翅較寬,前翅之長較遠的超過後足股節頂端。後足股節較粗短,上側中隆線在基部之半較高,無細齒,近頂端2/5處顯著降低。後足脛節外緣具刺9—10個,缺外端刺。肛上板為寬盾形,其上具有深色刻點。尾須圓錐形,頂端較鈍,下生殖板為短錐形。陽具基背片和陽具復合體。

b.雌性

體較雄性為大,產卵瓣較粗短,端部較細。

c.體色

體為黑褐色或黑灰色。前翅基部、中部及頂端之前各具一條黑色橫帶紋;後翅基部為青藍色,有時略帶綠色,中部具較寬的暗色(黑)橫帶紋,到達後緣,有較短的向基部放射線的條紋。後足股節上緣具二個黑色斑紋,後者較明顯。內側和膝部為黑色。脛節為淡黃色,其基部為黑色,其中有一個淡色環;脛節刺頂端為黑色。

d.生物學特性

卵囊口非切割狀,呈平直形。卵囊細長,底部微寬,長17—20mm,卵粒及泡沫物質都呈玫瑰一淡黃色。

②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新疆(托裏,塔城,察布查爾,阿勒泰,綏定,昌吉,伊吾,貝瑞坤,木壘,米泉,烏魯木齊,沙灣)。

國外分布:前蘇聯,蒙古,歐洲,伊朗。

5.斑腿蝗屬

斑腿蝗屬(學名:Catantops)是屬於斑腿蝗亞科下的一個屬。

(1)紅翅斑腿蝗

紅翅斑腿蝗(學名:Catantops rufipennis)是斑腿蝗亞科斑腿蝗屬的一種動物。

①形態特征

a.雄性

體型中等。頭短於前胸背板。頭頂略向前傾斜。缺頭側窩。顏面側觀略向後傾斜,顏面隆起自中單眼之下略凹陷。復眼卵形。觸角絲狀,到達前胸背板的後緣,中段一節的長略大於寬。前胸背板前緣平直,後緣呈鈍角狀;中隆線細,缺側隆線;3條橫溝明顯割斷中隆線,後橫溝位於中部,溝前區和溝後區近等長。前胸腹板突圓柱狀,頂端鈍圓。中胸腹板側葉間之中隔較狹,中隔的長度約為其最狹處的3倍;後胸腹板側葉的端部相互毗連。前、後翅發達,前翅超過後足股節的端部。後足股節勻稱,長約為寬的4倍,上側的中隆線具細齒。腹部第1節背板兩側的鼓膜孔呈寬卵形。肛上板端部呈銳角狀,基部中央具一僅達中部的短寬縱溝。下生殖板長錐形,端部甚尖。尾須細長,端部彎曲,超過肛上板的頂端。

b.雌性

體型較大且粗壯。顏面隆起較平坦。觸角近基部2/3處較寬。上、下產卵瓣外緣具鈍齒。肛上板短三角形,中央具一寬縱溝。

c.體色

體紅褐色。頭部、前胸背板及前翅顏色一致,無斑紋。後胸前側片具一黃色斜紋。後翅透明,基部玫瑰色。後足股節外側粉紅色,外側上隆線近中部具一近圓形黑斑;內側紅色具兩塊形狀不規則的黑斑,近基部的一塊甚大,從基部始延伸至中部。後足脛節及跗節紅色。

②分布範圍

廣西(金秀)。

(2)喜馬斑腿蝗

喜馬斑腿蝗(學名:Catantops simlae)是斑腿蝗亞科斑腿蝗屬的一種動物。

①形態特征

a.雌性

體較雄性大。觸角較短,不到達前胸背板的後緣。上、下產卵瓣的端部呈鉤形,上產卵瓣基部外緣具鈍齒。

b.體色

體褐色,少數為紅褐色。頭部、前胸背板及前翅顏色一致;自復眼之後,經前胸背板側片上緣至後橫溝具一條黑色縱帶紋。後胸前側片具一條兩邊為黑色,中間呈黃色的斜紋。後翅透明,基部淡黃色。後足股節外側黃褐色,具2個不完整的黑色斜橫斑,向下不到達外側下隆線;在膝部的基部處具小而不規則的黑斑,內側具3個黑斑,基部為長條形,中間近卵形,膝基部的一個較大,內、外側上膝側片略暗。後足脛節黃色,脛節刺的端部為黑色。腹部背板具黑色斑紋。

②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西藏(吉隆)。

國外分布:印度。

6.直斑腿蝗屬(線斑腿蝗)

直斑腿蝗屬(學名:Stenocatantops),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的一個屬。

(1)長角直斑腿蝗

長角直斑腿蝗(學名:Stenocatantops splendens)是斑腿蝗亞科直斑腿蝗屬的一種動物。

①形態特征

a.雄性

體較細長。頭短於前胸背板。頭頂略向前傾斜,頂端呈圓角狀。顏面側觀略向後傾,顏面隆起縱溝明顯,具直而明顯的顏面側隆線。復眼長卵形,垂直直徑大於眼下溝的距離。觸角較細長,到達或超過前胸背板的後緣;中段一節的長度約1.5倍於其寬度。前胸背板近圓柱狀;中隆線略明顯,被3條橫溝割斷,後橫溝近位於中部,缺側隆線。前胸腹板突較側扁,側面觀端部3/4處較寬並後傾。中胸腹板側葉寬大於長;側葉間中隔在中部甚縮狹,幾乎毗連,中隔的長度為7~8倍於其最狹處。後胸腹板側葉全長毗連。前翅較長,其超出後足股節端部的長度大於前胸背板的長度。後足股節較細長,股節的長度約為其最寬處的4.5~4.7倍。後足脛節略短於股節,缺外端刺,外緣具刺9~10個,內緣具刺10~11個。尾須圓錐狀,略向內彎曲。下生殖板錐狀,較長,頂端略尖。

b.雌性

似雄性。體較大。產卵瓣較短,上產卵瓣的上外緣無明顯的細齒。

c.體色

體褐色。中、後胸背板的側片具黃褐色斜斑紋。後足股節外側中域具黑色縱條紋,內側上部黑色,下部紅色;膝片的基部紅色。後足脛節紅色。

②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福建、台灣、廣東、海南、雲南。

國外分布:印度,越南,尼泊爾,錫金,斯裏蘭卡,緬甸,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婆羅州,印度尼西亞。

(2)短角直斑腿蝗

短角直斑腿蝗(學名:Stenocatantops mistshenkoi)是斑腿蝗亞科直斑腿蝗屬的一種動物。

①形態特征

a.雄性

體型較短粗。頭短於前胸背板。頭頂向前傾斜,端部呈圓角狀,缺頭側窩。顏面側觀微後傾,顏面隆起幾乎全長具縱溝,顏面側隆線較直。觸角較短粗,不到達前胸背板的後緣,中段一節的長度近等於其寬度。復眼長卵形。前胸背板圓柱狀,後緣呈鈍角狀;中隆線略明顯,被3條橫溝割斷,後橫溝位於中部。前胸腹板突略側扁,頂端寬,向後曲。中胸腹板側葉間之中隔在中部近毗連;中隔的長度約為其最狹處的7~8倍。後胸腹板側葉全長毗連。前翅較短,其超出後足股節的長度短於前胸背板的長度。後足股節較短粗,長約為寬的4.4~4.5倍。後足脛節無外端刺,內緣刺10~11個,外緣刺9~10個。尾須圓錐形,略向內和向上彎曲。肛上板三角形。下生殖板錐狀,較粗短,頂端略尖。

b.雌性

體較大。產卵瓣較短寬,上產卵瓣的上外緣無細齒。

c.體色

剛羽化的成蟲體呈黃褐色。中、後胸背板的側片具黃色斜條紋。後足股節內側上部黑褐色,下部橙紅色;膝片的基部黑褐色,股節外側中域具淡褐色縱條紋;後足脛節橙紅色。老熟成蟲體呈褐色;觸角褐色或紅褐色;後足股節下部和後足脛節橘紅色。

②分布範圍

陜西、安徽、江蘇、浙江、湖北、江西、福建、廣東、廣西、四川和台灣。

7.疣蝗屬

疣蝗屬(學名:Trilophidia),斑翅蝗亞科的一屬蝗蟲。

疣蝗(學名:Trilophidia annulata),斑翅蝗亞科疣蝗屬的一種蝗蟲。

(1)形態特征

雄成蟲體長11.7~16.2mm,雌成蟲15~26mm,體黃褐色或暗灰色,體上有許多顆粒狀突起。2復眼間有1粒狀突起。前胸背板上有2個較深的橫溝,形成2個齒狀突。前翅長,超過後足脛節中部。後足股節粗短,有3個暗色橫斑。後足脛節有2個較寬的淡色環紋。

體黃褐色或暗灰色,體上有許多顆粒狀突起。2復眼間有1粒狀突起。前胸背板上有2個較深的橫溝,形成2個齒狀突。前翅長,超過後足脛節中部。後足股節粗短,有3個暗色橫斑。後足脛節有2個較寬的淡色環紋。

(2)生活習性

疣蝗成蟲出現於夏、秋二季,主要生活在低海拔山區。主要是以植物為食。

(3)分布範圍

在中國許多地區均有分布。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註微信公眾號「地球生物與人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