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與「核大國」僅一步之遙?二戰時,德國為什麽沒能造出原子彈?

2024-07-20軍情

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軍事科技更新叠代的時代。二戰後期,美國率先制造出原子彈,並且投入實戰,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核國家。戰爭結束後,蘇聯、英國、法國、中國也加緊核武研制,最終也都成為擁核國家。

然而,在二戰初期大放異彩的德國,卻最終沒能制造出原子彈,這似乎有些意外。畢竟,德國是數一數二的軍事工業大國。其實早在1939年,德國就秘密啟動代號「鈾工程」的核武計劃,並得到了強大的工業基礎和軍事利益的支持。

在此基礎上,德國軍事科研部門匯集了眾多世界頂尖的物理學家和化學家,包括維爾納·海森堡、奧托·哈恩、弗裏茨·斯特拉斯曼等。德國不僅機械制造和化學提煉能力強大,還占據著捷克斯洛伐克的最大鈾礦,以及在挪威擁有最先進的重水生產系統。

然而,德國最終沒能制造出原子彈。1942年,希特勒決定削減對核武計畫的支持,1944年,德國的核計劃幾乎完全擱淺。直到1945年5月柏林被蘇聯紅軍攻克,德國的原子彈也僅僅停留在圖紙上的構想。那麽,作為二戰初期表現最為亮眼的國家,德國為何最終與「核大國」地位飲恨擦肩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是軍事戰略思想的制約。二戰初期,德國憑借「閃擊戰」戰略戰術取得輝煌戰績。1943年戰爭形勢扭轉後,希特勒又改變眼光,將重心放在研發周期短、戰果見效快的武器上,例如V2飛彈。

而與之相比,核武器研發周期長,不符合德國軍方高層的戰略需求。1942~1943年,希特勒甚至下令停止所有需要5年以上時間才能完成的超級武器研究計劃,這直接影響了核武器的研發進度。

其次,是種族主義政策導致的軍工人才流失。納粹德國的種族主義政策,導致大批擁有真才實學的少數族裔學者流亡海外,其中包括許多在核物理研究領域有重要貢獻的學者,如愛因史坦等。這些科學家的離開,無疑削弱了德國的科研實力。

而留在德國控制區的科學家,出於對希特勒政權的不信任或反感,也故意拖慢了核武器的研發行程。例如,維爾納·海森堡在估算制造原子彈所需鈾量時,可能刻意誇大了數位,以阻止納粹德國掌握核武器。

最後,是蘇軍的消耗和盟軍的轟炸。自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後,殘酷的戰事與巨量的消耗,迫使德軍將大部份軍事資源轉移到東線,加緊坦克、戰機、火炮等常規武器的制造,客觀上占用了研發核武器所需的資源。1944年蘇軍在東線發起十次史達林突擊後,德軍徹底處於守勢,連戰線都堅守不住,更遑論軍事研發。

而與此同時,盟軍也頻頻轟炸德國後方的軍事工業基地,摧毀眾多重要的科研場所和工業設施。此外,盟軍還透過情報戰和突擊滲透行動,破壞德國的重水廠和石墨反應爐,進一步延緩了德軍的核彈研發工作。

綜上所述,盡管德國在核彈研發方面投入了大量資源和努力,但由於上述種種原因,該計畫最終在二戰結束前未能取得實質性成果。隨著德國的戰敗投降,其核彈研發計劃也隨之終止。

參考資料:【二戰全史】,【二戰德國軍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