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援引美媒訊息,美國軍事研究人員威廉·施萊佛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北約若同中俄兩國爆發常規戰爭,那麽在一個月內,北約就將耗光各類飛彈儲備,同時還將損失上百架最先進戰機和數十艘大型艦艇,由此帶來的軍力損失將使得北約在至少10年內被迫非軍事化。
這幾句話說得有點繞口,大致意思我轉譯下,就是這位美國專家認為一旦北約與中俄同時開戰,在不打核大戰的前提下,那北約將在一個月內損失慘重,10年內將處於極度虛弱狀態,直到10年後才能恢復實力。
至於輸贏,這位美專家沒有明說,但大國之間若只是打常規戰爭,一個月時間顯然是無法分出最終勝負的,他認為北約會耗光飛彈,同時海空軍遭受巨大損失。而在現代戰爭中,飛彈耗光的情況下,其結果會如何相信不用多說。
另外上述言論,我認為還有幾點值得關註,
一是,在軍事預想中將範圍局限在常規戰爭。 北約同中俄的潛在沖突將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涵蓋在內,五國均為擁核國家,雙方沖突也就意味著安理會與聯合國這一戰後全球秩序核心治理機制的整體坍塌。不使用核武器這一限制理論上可行,而在具體現實中則缺乏可行性。全球擁核大國都不會接受在全面性常規戰爭中失利,所帶來的淪陷性後果,核武器是遏止自身失敗的籌碼和屏障。
這一點對中俄而言也是如此,對美、英、法支撐起的北約體系而言更是如此。至於對印度、巴基史坦、以色列、北韓在內的非合法擁核國而言,也同樣有類似作用。
這一背景下,上述軍事設想在當下其實並不具備發生的可行性。另外隨著美西方國家內部危機的加劇,尤其是美國內戰及混亂風險並未隨著川普勝選而消弭,美國透過北約附屬國家實施軍事冒險的可能性客觀存在,特別是在中東地區。而中東一直都是大國角逐場,所以大國之間的對撞其實是存在可能的,而且還很大。
二是,北約正加速擴軍並轉入戰爭狀態的前景。 威廉·施萊佛的言論,其實服務於2點戰略判斷:一方面因與中俄常規戰爭的損失過大乃至於無法承受,故而需慎重對待同中俄的軍事賽局,構建足夠明確且避免失控的軍事護欄。
另一方面,相關評估則是在說北約常規軍力的不足,需要北約國家增加軍費,以便在與中俄的未來潛在沖突中獲得勝利。就北約當下的表現來看,擴軍是美國戰略驅動下、北約各國的被迫之舉。
在美國的脅迫和要求下,北約新任秘書長呂特就呼籲各成員國建立戰時思維,將軍事支出在經濟總量的比重提升到2%以上。北約在2014年設立10年內達到2%的軍事支出比例目標,但各成員國實施起來卻比較拖拉,直到美國挑起烏克蘭戰爭後,北約國家軍費增加和擴軍速度顯著提升,目前預計今年有26個成員國軍費將達成各國GDP2%的比例。
隨著烏克蘭危機的長期化,與歐洲冷戰態勢的重新開機,北約正推動下屆峰會上達成2030年前3%的軍事支出目標。美國川普團隊則持有相較拜登政府更激進的施壓主張,要求北約成員國軍事支出達到經濟總量的5%。而中、俄、朝、伊威脅論,正是驅動北約成員國擴軍的輿論工具。
三是,中國實體工業產能及全球布局帶來的相對平衡態勢。 烏克蘭危機的爆發,是俄羅斯傳統戰略緩沖區在北約持續東擴下逐漸喪失的一種應激式回擊,北約混合戰爭工具指向俄羅斯在歐洲的腹心地帶,逼迫俄羅斯不得不以軍事手段建立軍事緩沖區。
在中國方向則呈現相反態勢,隨著中國工業產能的擴大及升級,美國勢力範圍在對應收縮。中國正構建涵蓋台海、中南半島、東北亞、南海的傳統地緣縱深。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就任初期即喊出建立「亞洲小北約」,但在日本國內和西方均遭冷落,這也表明了美國勢力在東亞的退潮。
同美國關系密切的尹錫悅、小馬科斯及「台獨」頭目賴清德,目前不是身陷囹圄,就是受到極大限制。這一背景下,北約的戰爭威脅觸及不到中國周邊區域,而更多逼近美國傳統布防的大洋區域。
美媒【新聞周刊】就認為,北約軍事工業所需的12種關鍵原材中,中國主導了其中7種。北約體系也至今難以完成同中國的「脫鉤」,而隨著中國六代機、機械狗、電磁彈射航母、兩棲攻擊艦等新裝備的亮相,北約與中國進行常規戰爭的構想,愈加只具有紙上談兵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