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槍械「兵專家」

2024-10-19軍情
初秋時節,正在喀喇昆侖高原腹地駐訓的新疆軍區某紅軍團一場全要素綜合演練正在如火如荼展開。某步兵連一具榴彈發射器突發卡彈故障,緊要關頭,槍械技師、二級軍士長周誌斌火速趕往現場,經過一番檢查後,他拿出工具對「故障點」進行搶修,僅僅幾分鐘時間,就順利將故障排除,為該連成功對「集群」有生目標實施打擊作出了貢獻。
從軍21年,周誌斌作為一名槍械技師,精通系列「槍族」和多種軍械武器維修技能,在各類維修保障任務中無數次讓武器裝備「起死回生」,累計維修保養不同型號槍械3萬余支,排除其他武器裝備故障2000余次,險情處理「零失誤」,被戰友們稱贊為「槍械維修專家」。
入伍前,周誌斌的理想是成為一名偵察兵,但新兵結業後,他被分配到了修理所。雖然沒有實作偵察兵的夢想,但他告訴自己,既然來到了軍營,無論什麽兵種,都要腳踏實地,努力成為其中的佼佼者。
槍械類武器維修是個枯燥、精細的活兒,涉及機械加工、設計原理、材料學等多個領域知識。由於在連隊表現出色,下連沒多久,周誌斌就被班長推薦到了槍械修理工崗位。
第一次拆裝槍械時,周誌斌因為不熟悉裝備零件的位置,手指傳來陣陣劇烈疼痛,在咬牙堅持組裝完畢後,才發現手指出現了許多劃痕,鮮血遍布零件。
「每天都要在專業上進步一點點,時間久了一定會看到成長。」為了便於學習,周誌斌把專業理論摘抄成小冊子裝進口袋,利用訓練間隙點滴時間背記專業理論。為了練習操作手感,看似簡單的零件拆卸組裝,他每天都要分解結合超過1000遍。
3個月後,周誌斌便能熟記五種軍械裝備相關技術參數,能獨立完成常見軍械裝備保障任務,並在年終考核時取得了優秀的成績。
2012年,周誌斌被選中參加了新疆軍區參加蘭州軍區「創破紀錄」比武集訓。集訓結束後選拔正式參賽隊員時,周誌斌與眾多維修「大拿」同台競技,因為整體比分落後被淘汰,無緣代表軍區參加比賽。
想成為「槍械維修專家」必須擁有一流的維修技術。回到單位後,周誌斌更加努力地鉆研維修技能。為了攻克理論、實操維修技術難關,他購買了30多本專業類書籍,每月還訂購兩本武器裝備雜誌,加班加點背記多種裝備零件原理和武器效能參數。多年來,他透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重復練習,維修技術得到快速提升。
2014年至2015年,經過層層選拔,周誌斌分別參加了師「崗位練兵」槍械專業、新疆軍區「後裝保障」槍械專業領域比武,斬獲兩個第一。因維修技術過硬、表現突出,被團推薦到陸軍工程大學軍械士官學校學習。在校期間,他積極與專家教授請教探討維修技能和保障難題。老師們都說,「從周誌斌身上,能看到他對槍械維修事業的熱愛和鉆勁兒」。
「一個人過硬不算硬,整體過硬才是真的硬。」如今,已經成為「槍械維修專家」的周誌斌被團裏任命為維修專業的教練員。他將更多精力放在幫帶新人上,努力發揮好傳幫帶作用,憑著過硬技術和豐富經驗,他先後帶出50多名維修骨幹。
今年4月中旬,中士何金隆收到參加師群眾性練兵比武的通知。得知情況後,周誌斌利用空余時間為他強化維修技能,提升短板弱項,最終何金隆取得了槍械維修課目第一名的優異成績。
在擔任師槍械維修骨幹培訓「總教員」期間,周誌斌針對大部份官兵武器裝備理論知識基礎薄弱實際情況,將多年經驗組譯成圖文一體的【高原環境常見故障排除應急搶修】指導手冊,供學員學習使用。
高原駐訓期間,周誌斌帶領個人工作室所屬成員論證了軍械裝備在高原極端條件下的效能參數、兩高條件下軍械裝備故障排除、戰場武器裝備應急搶修等課題研究。前不久,該團組織高原陌生地域的階段性實彈射擊考核過程中,一名重機槍手在射擊時突然發現機槍無法供彈。關鍵時刻,周誌斌再次上場,用過硬的技術快速將受彈機拆開,校正了變形的撥彈齒,成功處置武器故障。
周誌斌常說,「槍械裝備是官兵最普及、用得最多的武器,作為一名槍械維修技師,當好官兵‘第二生命’守護者,是我一直堅持下去的動力」。
20多年的軍教生涯,周誌斌在平凡崗位書寫精彩青春,榮獲全軍士官優秀人才獎三等獎1次,新疆軍區「四有」優秀士兵1次,3次榮立三等功,被陸軍列為「陸軍工匠」培養物件。
孫翊國 王強 孫安全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