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天來,以色列國防軍對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聯黎部隊)的襲擊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註和強烈反應。據報道,以色列軍隊出動了梅卡瓦主力戰車,對位於黎巴嫩南部利塔尼河地區的聯合國維和部隊哨所進行了炮擊,導致多人受傷,其中包括至少兩名印尼籍和兩名斯裏蘭卡籍的維和人員。
全球多個國家對以色列的行為表示了震驚和譴責。除了以色列外,很少有國家敢於公然攻擊聯合國維和部隊。對此,包括中國、法國、義大利、馬來西亞等超過40個聯黎部隊派遣國共同發表了譴責聲明,強烈要求以色列立即停止此類行為,並對此進行充分調查。值得註意的是,義大利和俄羅斯等國已經明確指出,以色列的行為構成了「戰爭罪」。
盡管面臨國際社會的廣泛譴責和壓力,以色列似乎並未對此表示出足夠的重視,依然堅持自己的行動路線,這無疑進一步加劇了地區的緊張局勢和國際社會的憤怒與不滿。如果以色列繼續對聯合國維和部隊進行攻擊,這不僅會嚴重威脅到維和人員的安全,也可能對以色列自身的國際形象和地位造成長遠的負面影響。
根據相關公開訊息,當地時間13日,駐米亞(Ramya)營地的聯黎部隊人員透露,當天約有三個排的以色列國防軍強行越過黎以邊界進入黎巴嫩。以色列國防軍派出了兩輛梅卡瓦坦克,直接撞擊並破壞了聯黎部隊營地的大門,從而闖入了該區域。聯黎部隊表示,此舉對其人員構成了直接威脅。在抵制下,以色列方面顯然有所顧忌,最終不得不匆忙撤退,使得聯黎部隊在此次與以軍的對峙中獲得勝利!
以色列的所作所為確實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註和擔憂。他們派遣坦克強行沖破了聯合國駐黎巴嫩部隊的營地大門,這一行為無疑是對聯合國權威的直接挑戰。這一系列動作幾乎可以看作是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確立的國際體系的公然反抗。人們不禁要問,以色列國防軍的行動何以如此大膽?
最近,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曾公開聲明,稱出於對聯黎部隊安全的考慮,聯合國應當「立刻」從黎巴嫩南部與以色列的沖突區域撤出。這表明以色列對聯黎部隊施加了多次壓力,其真實意圖可能是迫使他們離開,以便為以色列國防軍進一步的軍事行動鋪平道路。這種策略表明以色列可能在尋求在該地區獲得更大的行動自由,以推進其軍事和戰略目標。然而,這樣的行動不僅威脅了地區的穩定,也對國際社會共同努力維護的和平與安全構成了挑戰。
然而,我們了解到,截至目前,聯黎部隊仍然在堅守陣地,並未退後。因此,我們不排除以色列可能會采取更為極端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