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東西,看似簡單明了,甚至天經地義,但是仔細深究之下,卻發現這個世界絕對是非常不簡單,甚至是有意識的被提前設計過的!比如為什麽地球、太陽、月球都是近乎標準的球體?為什麽包括人類本身,幾乎所有的哺乳類動物都是先天中軸對稱的?其實根據現代理論稍微分析一下就會知道,軸對稱的物體先天對運動有利。地球、太陽與月球都是圍繞自轉軸穩定自轉,然後再公轉。而中間軸對稱的生物運動起來更高效更協調,運動的穩定性與持續性更好。如果一個物體先天軸對稱,甚至都不需要復雜的運動控制軟體,僅僅靠自然慣性就可以跑出去很遠而不會突然性的傾覆導致運動終止。而飛機作為在空氣中做高效運動的飛行物。如果是軸對稱的布局,那麽相對於不是軸對稱的布局要更符合氣動原理。
這就導致幾乎所有的人造飛行物,都追求先天軸對稱的設計。而且期間也確實出現過軸不對稱的飛機,不過僅僅用於標新立異的技術探索,很大程度上不具備工程價值而沒有更深入的發展。即使戰鬥機已經發展到第6代,哪怕是可以在大氣層內外自由穿梭的空天飛機,仍然嚴格符合軸對稱的基本外形。那麽既然人造飛行物在基礎氣動上都追求軸對稱,對與氣動布局緊密配合的動力提供模式來說,軸對稱也是最有利的模式。如果不符合軸對稱的原理,就 需求 極其復雜的現代飛控去硬性控制這種非平衡性,大多數情況下根本沒有必要。畢竟就算是頂級飛控,也主要用來控制飛機的俯仰而不是去控制飛機的動力不協調。其實數軸對稱有利於流體中的運動,水中運動的絕大多數單體排水的艦船,與普通的飛機一樣適用。
於是不論是常規飛機還是常規艦船,那麽其提供動力的發動機,要麽是以中軸為中心的兩邊對稱偶數布局;要麽就是直接單釋出局,但是單發反推力向量與中軸線一致,至少也是方向大致一致。最後一種,就是3發或者5發的奇數布局。不過其中有1發是與飛行體或者艦船的中軸線的指向大致一致。歷史上出現的3發飛機,甚至3發艦船並不罕見。一戰到二戰期間,就出現過3軸3槳的戰列艦。而像3釋出局的圖154、DC系列飛機等,到目前仍然還有極少數繼續在實際飛行。不過3發甚至是5發這種奇數布局的實際使用效果整體表現似乎非常一般。3軸3槳的主力艦早就消失多年,而3釋出局的噴射式大型飛機,不但油耗遠遠大於當今最流行的雙釋出局,而且安全紀錄幾乎是所有大型飛機中最差的!
但是誰也沒想到,到了21世紀的第3個十年的中期,3發特殊布局,似乎有卷土重來的勢頭。首先就是傳說某型隱身戰轟就是3發;其次又說某數萬噸的超級新平台也有可能是罕見的3發。為何如此呢?根源就在於,當前興起的3發,與早期的3台噴射發動機,或者3軸3槳其實都不同。當前的3發,往往是在傳統的、對稱布局的2發普通發動機之外,中間的那台第3發,都是過去完全沒有過的新體制超級發動機。這樣布局的目的,是讓平台在實戰的關鍵時刻,突然啟動平時隱蔽的第3發,而突然爆發出對手無法預料超級運動效能,以求瞬間獲得絕對的優勢姿態。因此新3發的模式,未來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