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美國航母中東「換崗」記|鳳凰聚焦

2024-07-18軍情
上個月底,葉門胡塞武裝發言人葉海亞薩雷亞發表講話稱,胡塞武裝在紅海北部透過多枚飛彈成功襲擊了美軍航空母艦「艾森豪」號,也就是在那一天,美軍在艾森號的「襲擊疑雲」下宣布撤離紅海。
如今,這艘在中東駐守了8個月之久的航母早已成功返回了位於美國東海岸的母港,而接替它的下一任航母「羅斯福」號也已經在7月15日抵達亞丁灣,距離紅海僅一步之遙。
等待它的又將會是怎樣的威脅?相比起前任「艾森豪」號,它又會如何肩負起替美國鎮守中東的大任呢?
1
當地時間7月14日上午,美國「艾森豪」號航母打擊群在結束了8個月的海外部署後回到美國。
6月22日,美軍宣布「艾森豪」號撤離紅海,經過10日的航行後,於當地時間7月14日抵達位於維吉尼亞州的母港:諾福克海軍基地。
而就在「艾森豪」號返回母港後不久,接替其在中東部署的「羅斯福」號航母打擊群距離紅海僅有一步之遙。
衛星捕獲到「羅斯福」號7月3日由西太平洋進入南海, 7月5日,「羅斯福」號航母打擊群離開南海;7月7日駛入馬六甲海峽,隨後進入印度洋。7月13日,「羅斯福」號在馬列附近海域行駛時,行駛速度比預想中緩慢。7月15日,「羅斯福」號抵達亞丁灣。
2023年10月,巴以爆發新一輪沖突,胡塞武裝隨後在紅海水域對「關聯以色列」的船只發動一連串襲擊,以示支持巴勒史坦。
為了保護承載著全球貿易量15%的紅海航線,美國隨即派出「艾森豪」號航母打擊群奔赴中東,進行武力威懾任務。
航母並非獨行,而是有一支龐大的編隊相伴左右,稱之為航空母艦打擊群。打擊群包括至少一艘巡洋艦、兩艘驅逐艦、一艘護衛艦,再加上一艘綜合補給船,同時水下還有潛艇巡邏在航母周邊海域,空中護航的則是飛機聯隊。
湖南師範大學外交研究中心主任 滕建群:
「航母航行在浩瀚的大洋上面臨方方面面的挑戰,有兩大威脅是致命的,第一個是飛機或者飛彈,第二個是潛艇,所以它必須帶很多‘帶刀護衛’。」
2
通常,美國航母一次海外部署的時長為6個月,而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曾兩度延長「艾森豪」號的部署時間,這艘航母在紅海部署了長達8個月之久。
台灣時事評論員 賴嶽謙:
「延長執行任務對於海軍的士氣會有很大影響,‘艾森豪’號在執行任務的時候本身就遭受到很多次攻擊,本身艦載的垂直發射器已經打掉了三四百枚,已經燒掉了10億美元。事實上在防空武器方面他們已經不夠了。」
「艾森豪」號撤離紅海和「羅斯福」號抵達亞丁灣期間,出現了一段將近一個月的空窗時間,這也令胡塞武裝有機可乘。6月23日,「艾森豪」號剛剛離開,胡塞武裝發言人就表示該組織在紅海和印度洋襲擊了兩艘船只。
7月15日,胡塞武裝聲稱,在紅海和地中海使用彈道飛彈和無人機襲擊了三艘船只,還公布了襲擊一艘途經紅海的油輪「希俄獅子」號的現場畫面。
台灣時事評論員 賴嶽謙:
「美國無法保護他們貨櫃輪的安全,所以他們改變了航向,運輸時間就拉長了,運輸成本也升高了。對美國的企業來講影響是很巨大的。」
3
1990年至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美國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出動了六大航母戰鬥群部署在紅海和波斯灣地區,其中就包括「羅斯福」號。
海灣戰爭是「羅斯福」號航母服役後的首場戰役。在「沙漠風暴」戰役期間,「羅斯福」號平均每個晝夜派出超150架次的任務機,在一個多月的空襲中擊毀或重創伊拉克數十個目標,本身沒有一架飛機戰損。
「羅斯福」號航母是美國尼米茲級核子動力航空母艦的四號艦,滿載排水量突破10萬噸。飛行甲板超1.8萬平方米,可容納60架戰機。「羅斯福」號從1986年開始服役,迄今已近40年。這艘航空母艦以美國第26任總統狄奧多羅斯福命名,綽號「大棒」。這源於羅斯福本人著名的「棍棒」外交理論:「柔聲細語,大棒在手」。
雖然「羅斯福」號在中東地區已身經百戰,但此次紅海之行卻一波三折。7月5日,衛星照片顯示,「羅斯福」號航母打擊群在奔赴中東的途中路過南海,與中國山東艦航母編隊狹路相逢。
台灣時事評論員 賴嶽謙:
「‘山東’號航母是特意到南海去,特意到菲律賓去,對於美國人來講的話,當然要給菲律賓壯膽,他是路過,因為真正的目標是紅海,所以並不是來幫菲律賓忙的,只是順道展現一下武力,讓菲律賓的媒體可以去做文章。」
衛星影像顯示,「羅斯福」號航母打擊群與「山東」艦編隊相隔最近時僅只有不到500公裏。據中國媒體報道,美軍一艘阿克伯利級宙斯盾艦曾發起全力沖刺,企圖對「山東」艦航母實施抵近偵察。而中國海軍055驅逐艦「延安」艦則加速沖向美艦,將其攔截在「山東」艦的警戒線外。
而「羅斯福」號在南海的遭遇,或許還只是一個小小的插曲,接下來,它將面臨來自胡塞武裝的威脅。
4
7月3日,就在「羅斯福」號到達前半個多月,胡塞武裝已高調放話,直言只要「羅斯福」號敢來,就會將其擊沈。
最新訊息稱,胡塞武裝已透過黎巴嫩真主黨民兵獲得了俄羅斯制造的P-800「縞瑪瑙」超音速反艦巡航飛彈。據悉,這款飛彈是專門為對抗包括航空母艦在內的敵艦而制造的,當接近目標時,可以低飛至水面10到15公尺,而時速可達2450公裏。
面對中東地方武裝日漸精進的軍事裝備,美國航母的戰鬥力似乎正在被削弱。不僅如此,作為第一航母大國,美國近年來卻頻頻陷入航母供不應求的窘境,背後原因到底是什麽?
7月14日,位於美國維吉尼亞州的諾福克海軍基地聚集了大量的人群在岸邊等候,他們是「艾森豪」號航母工作人員的親友,今天他們早早來到港口,迎接回家的親人。
駛離中東前,「艾森豪」號在紅海和胡塞武裝纏鬥了275天。
美國海軍中尉「艾森豪」號船員 約瑟夫·希爾:
「日復一日地承受著壓力,我們知道隨時可能被射擊。」
而按照總的部署天數計算,「艾森豪」號被評為是過去五年中美國最繁忙的航母。
這艘以美國第34任總統艾森豪威爾命名的航母建造於1970年,於1977年正式服役,是美國海軍「尼米茲」級核子動力超級航母,也是美國建造的第三艘核子動力航母,是美國海軍實力的標誌性象征。
5
作為美國海軍遠洋戰鬥群的核心力量之一,「艾森豪」號擁有豐富的作戰歷史,特別是在1990年的海灣戰爭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當時伊拉克向科威特發起了突然進攻,「艾森豪」號是第一艘趕至紅海馳援的航母。
在此之後,1991年的「沙漠風暴」行動,阿富汗「持久自由」和「伊拉克自由」行動中也都有它的身影。不僅用於戰爭,它還多次為受地震、颶風、海嘯等自然災害影響的地區提供人道主義援助,以及參與救災任務。
這艘海上巨艦長度約333公尺,從底部龍骨到頂部桅桿有30層樓高,排水量超過100000噸,艦上的兩具核子動力反應爐,讓它的最大航速達58.3公裏每小時,不添加任何燃料能夠在海上連續行25年。
軍事問題專家 曹衛東:
「因為是核子動力,環球航行都沒有問題,有些作戰艦艇要中途加油加水,它不用,所以能在海上停留的時間很長。」
在廣闊無垠的海面上,航空母艦就像一個移動的機場,為艦載機的起飛和降落提供場地。它可以搭載近百架從戰鬥機到偵察機等的多種機型,包括F/A-18大王峰和超級大王峰戰機、E-2鷹眼預警機、EA-18G咆哮者電子戰機,以及各種型別的直升機,從而構成龐大的飛機聯隊。
軍事問題專家 曹衛東:
「因為光有拳頭不行,還要有眼睛和大腦。E-2C或E-2D這樣的預警機屬於是眼睛和大腦,可以在空中不停地監視海面、空中的目標,隨時把資訊傳遞給航空母艦。」
在紅海護航期間,作為聯隊主力的F/A-18大王峰也頻繁出動,在胡塞武裝發射飛彈之前探測到敵方陣地並將其炸毀。
整個機隊的起飛和降落都要在甲板上進行,巨大的飛行甲板,是整個艦艇的核心組成,甲板面積高達18000平方米,甲板上有400多人,他們依據不同的職責,穿著不同顏色的衣服。
6
在作戰方面,「艾森豪」號好似一個巨大的移動軍事堡壘,而在生活上,它同樣也能稱得上是一座巨大的漂浮城市。這裏是5000多名船員的海上之家,在甲板的下方,為船員提供了相當於一個小鎮規模的生活設施,滿足數千名海員飲食、娛樂、生活等的各種需求。
甲板下方寬敞的餐廳,可以同時容納數百名船員進餐。餐廳可提供的餐食數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5000份。餐廳還配有專業的廚房,以及訓練有素的大廚,船員可享受到營養豐富,滿足胃口的膳食,以補充體能。
遠離家鄉,海上數月的漂泊,需要船員具備堅強的意誌和強大的韌性,因此,為了緩解船員的備戰的壓力,甲板下方還設有許多娛樂休閑空間,在這裏,海員們可以從緊張的工作中暫時解脫出來。
如今,「艾森豪」號在紅海的執勤已經告一段落,在推遲兩次之後,終於回到母港維護休整。自去年十月以來的紅海護航任務,對它來說已經是「超負荷」運轉。
作為美國海軍第二「高齡」的老航母,它已經服役了47年,預計在2029年退休。
7
近半個世紀以來,這艘航母能一直服役並執行任務到如今,和幾十年間多次保養維護密不可分。不過,航母的養護是個大工程,所需的費用也是一筆巨額開支。
台灣時事評論員 賴嶽謙:
「航母本身的壽命大概是在50年左右,也就是說打造航母大概花掉兩三百億美元,當它不斷要進港做維修,這些都是需要耗資的。所以1000億美元是他50年下來的維修總經費。大國才有能力建造航母,大國才能養得起航母。」
美國目前有11艘現役的核子動力航母,位居世界第一位。根據美國海軍研究協會官網顯示,這11艘航母中有6艘在投入使用。
湖南師範大學外交研究中心主任 滕建群:
「主要是兩個地區,一個在中東,一個在西太平洋。從部署情況來看,確確實實美國的航母數量或者品質上都有出現了透支的情況,美國出現了航母荒。」
如今,「尼米茲」級航母已經是美國的前一代核子動力航母,「福特」級是美國海軍最新一代的超級航母。美國計劃在2058年之前建造完10艘同級艦以取代現有的「尼米茲」級航母。
制片人:鐘金梅
編導:嶽夢穎 李思媛 李文慧
編輯:蘇煒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