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烏克蘭戰爭已經持續了970天,而烏軍進入俄羅斯本土庫爾斯克地區的戰鬥也已進入第76天。
當天,最引人註目的新聞是北約歐洲部隊總司令凱瑞斯托弗·卡沃利上將的公開表態:無論烏克蘭戰爭以何種結局收場,俄軍的實力都將超越以往。
在接受德國【明鏡】周刊采訪時,他特別強調:盡管俄軍在烏克蘭遭受了重大損失,但他們正在戰爭中不斷學習,並將從中獲得的經驗進行改進和套用。無論烏克蘭戰爭的最終結果如何,俄軍都將在戰後變得比現在更為強大。尤其值得註意的是,這支在戰火中歷練、作戰意圖明確的軍隊,將由對戰爭結果極度不滿、對北約充滿敵意的將領們所指揮。因此,北約國家只能更加積極地加強自身武裝。
俄羅斯確實是一支善於在戰爭中不斷學習並適應的軍隊。歷史上,他們至少經歷過五次被多國圍攻的局面,但每次都能從最初的頹勢中堅持下來,最終取得勝利。因此,雖然俄羅斯海軍在戰鬥中鮮有亮眼表現,但在軍官之間仍流傳著前輩的一句名言:我們正在挨打,但我們變得更加強大。
可以透過敘利亞戰爭中的一個數據來說明這一點。戰爭初期,俄空天軍的圖-160戰略轟炸機從本土起飛,對敘利亞目標進行遠端打擊,準備時間為45天。然而,兩年後,這一準備時間縮短到了僅3到5個小時。由45天到3、5小時,體現了俄羅斯在戰爭中的學習能力。
當然,俄羅斯人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的能力並不僅限於軍事領域;其以軍工企業為核心的戰時經濟同樣展現出獨特的特點。回顧歷史,俄羅斯全民皆兵的戰時經濟體系多次將國家從困境中拯救出來。經過兩年多的烏克蘭戰爭,俄羅斯的國家戰爭機器已經全面啟動,曾經沈迷於三十多年民主遊戲和瓜分蘇聯遺產的俄羅斯人,開始認真發展自己的經濟。因此,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按購買力計算,俄羅斯如今已經穩穩地躋身全球第四大經濟體行列。
烏克蘭戰爭不僅鍛造了強大的軍隊和鐵血將領,還為俄羅斯社會培育出了一批曾為國浴血奮戰的精英階層。俄軍在戰爭中采取輪戰戰術,每年大約有60萬人輪流參戰。也就是說,到今年年底,約有200萬俄羅斯年輕人接受了烏戰的洗禮,歷經考驗,他們不僅具備了強大的心理承受力,還樹立了堅定的愛國信念。為了讓這些經受戰火考驗的年輕人進入社會各階層的領導崗位,俄羅斯政府推出了「英雄時代」計劃,旨在讓烏戰英雄成為未來的領導者。2024年5月,首批83位戰鬥英雄開始接受管理者培訓。
五個月後,這批英雄陸續在俄羅斯的政府機構和主要企業中擔任領導職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角色是烏東「斯巴達營」的營長艾爾喬姆·佐加上校,他被凱瑞姆林宮直接任命為俄羅斯總統駐烏拉爾聯邦區的全權代表。俄羅斯一共有八個聯邦區,而烏拉爾聯邦區位於國家的核心地帶,區內擁有眾多軍工企業及戰略性資源企業,地位極為重要。
佐加上校能夠擔任此處的總統全權代表,既因為他本人是戰鬥英雄,還因為他那在烏戰中為國捐軀的兒子同樣是戰鬥英雄,曾任「斯巴達營」的營長。佐加上校繼承了兒子的職位,接管了「斯巴達營」,並且自己也成為了一位戰鬥英雄。
因此,至少可以預見的是:若俄羅斯的關鍵領導職位由佐加上校這樣的鐵腕將領占據,那麽俄羅斯人至少可以放心,他們不會重蹈烏克蘭的覆轍——從世界級軍事強國淪為歐洲最貧窮的國家,最終深陷無休止的戰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