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美國國防戰略委員會的一份報告大膽預測:
「一旦中美之間真的爆發戰爭,其持續時間可能不會超過一個月,並且預測指出屆時太平洋東岸的國家,將會徹底走向失敗。」
中國的來時路
二戰後,美國一直領跑。
1945年,美國一國就占了全球GDP的40%多。
造輛汽車、修條鐵路,都得找美國人買技術。
日本想崛起?
德國想重建?
都得靠美國扶一把。
再看看當時的中國,可以說是一窮二白。
要蓋個水電站,還得請蘇聯專家。
美國人壓根就沒把中國放眼裏——就是個農業國。
改革開放,中國摸著石頭過河。
美國人一開始還挺高興:
好啊,又多了個市場,能賣不少東西。
到了90年代,開始大規模引進來,各種工廠搬到中國。
美國人還在笑: 「中國就是個世界工廠,給我們代工做玩具、縫衣服。」
但你看,這世界變化太快。
2001年中國加入WTO後,事情開始不一樣了。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中國經濟反倒成了全球「定海神針」。
高鐵、5G、移動支付,中國走到了前頭。
以前是中國人擠破頭買iPhone。
現在美國天天盯著華為、小米,生怕多搶占他們一點市場。
雖說美國現在還是世界第一強國,但中國崛起已是不爭的事實。
美軍部署
從上海到舊金山,直線距離就有9600多公裏。
這麽遠,打仗主要就得靠三樣家夥:軍艦、軍機和飛彈。
當年太平洋戰爭時,美軍可是吃盡了苦頭。
打下一個太平洋小島容易,但要在島上建個機場就難了。
他們就琢磨著:
要是有架戰鬥機,能像直升機一樣隨便找個地方就能起降,那該多好!
這個想法一直在美軍心裏紮根。
60年代末,終於搞出了AV-8「鷂」式戰機——這可是全世界第一款能垂直起降的戰鬥機。
雖說一開始問題不少(比如油耗大得嚇人,載彈量也不咋地)。
但這個方向算是對了。
到21世紀,美軍可算是找到了理想的解決方案——F-35B。
不僅能躲避雷達探測, 還能以1.6馬赫的速度飛行,每小時近2000公裏。
從台灣到沖繩,也就是半小時。
此外,還能攜帶各種精確制導武器,總重量達7710公斤。
它們可以在24小時內,抵達西太平洋任何一個潛在的沖突地點。
這種快速反應能力,讓美軍在亞太地區保持著顯著的軍事優勢。
除此之外, 還有F-16C/D。
2倍音速(約2400公裏/小時),作戰半徑900公裏,一架造價大約7000萬美元。
F-15C/D,2.5倍音速,作戰半徑約2000公裏。
再看轟炸機:
B-52H,航程能達到14000公裏,能帶32噸炸彈。
B-2轟炸機,全隱身設計,一架要花20億美元,能不加油飛11000公裏。
最厲害的是航空母艦。
美軍在亞太常年保持2-3個航母戰鬥群:
每個航母能帶90多架各類飛機。
一個航母戰鬥群通常包括: 1艘航母、70-80架艦載機、5-6艘護衛艦、2-3艘驅逐艦、1-2艘核潛艇。
不是靠幾架飛機或一艘軍艦,而是靠這種全方位、多層次的軍事存在。
去工業化
但美國有一個問題:「去工業化」。
這得從上世紀70年代說起。
那時候美國覺得制造業太臟太累,還汙染環境,就把工廠往外遷。
先是搬到日本,後來又轉到東南亞、中國。
剛開始覺得挺美: 自己專註高科技和金融,賺大錢,苦活累活給點小錢讓別人幹。
但問題慢慢出來了。
就拿F-35戰機維修來說,需要經驗豐富的技術工人。
可現在的美國:
老師傅退休了,年輕人去寫程式碼、搞金融了,願意幹這種技術工種的人越來越少。
這還不是最糟的。
由於產業鏈外遷,很多零配件都要從國外采購。
有些看著不起眼的螺絲釘, 斷貨了竟然一時找不到替代品,只能把幾架飛機「拆東墻補西墻「。
美軍現役軍人約132萬,其中差不多28萬人都在海外。
如果遇到緊急情況,比如中東局勢緊張,亞太地區又要「盯防」。
這些部隊就要來回呼動。
這種情況如果得不到根本改變,長期來看確實會影響美軍的戰鬥力。
擼起袖子加油幹
80年代的中國空軍"寒酸"得很。
主力戰機,還是殲-6、殲-7這些「古董級」的飛機,說白了就是蘇聯50年代的技術。
那時候美軍都已經在用F-15、F-16這樣的先進戰機了。
差距不是一般大。
先是從俄羅斯引進蘇-27戰鬥機。
2000年以後,中國航空工業擼起袖子加油幹。
殲-20,2011年首飛時,不少外國專家都說:
中國搞不出五代機,但現實啪啪打臉。
現在殲-20已經成了亞洲地區最先進的戰鬥機之一。
它有多厲害?
能在300公裏以外發現敵人,而自己卻像隱形衣一樣難以被發現。
現在中國空軍有50多個作戰旅,四代機就超過1000架。
要知道20年前,中國空軍先進戰機加起來可能還不到100架。
而且中國現在已經形成了完整的作戰體系:
從望塵莫及到並駕齊驅,靠的就是一步一個腳印的硬功夫。
現在的中國空軍,已經不是那個只能「望洋興嘆」的部隊了,而是能和強國掰掰手腕。
東風-21D被外媒稱為「航母殺手」,射程1500公裏以上。
東風-26射程能達到4000公裏,關島都在射程之內。
055大驅被外國稱為「巡洋艦」,排水量超過12000噸,比美軍的阿利·伯克級還大一圈。
它有多厲害?
裝備了雙波段雷達,就像給軍艦裝了個千裏眼,112個垂直發射單元。
已經有8艘服役。
052D,這可是中國海軍主力。
到現在已經建了25艘以上。
雖然噸位沒055大,但作戰能力不含糊。
裝備了「長城-346」相控陣雷達,64個垂直發射單元,能同時應對空中、水面、水下多種威脅。
054A護衛艦更是一個價效比超高。
超過4000的排水量,32個垂直發射單元,反潛、反艦、防空樣樣行。
到現在已經服役了30多艘,組成了中國海軍的輕騎兵部隊。
中國強大的造船工業基礎。
像江南造船廠,現在能同時建造多艘大型軍艦,就像是一個「超級流水線」。
中國海軍用了短短20年,從近海防禦到遠海防衛的跨越。
這種發展速度,在海軍史上都是罕見的。
不過,也要客觀看待。
在一些關鍵技術上, 比如燃氣輪機、艦載機等領域,中國還要繼續努力。
但趨勢很明顯:
中國海軍,正在從跟跑者變成並跑者,某些領域甚至開始領跑。
中美,各自的優勢
從軍事實力對比來看,差距在逐漸縮小:
2000年,美軍有300多艘軍艦,中國才100多艘。
到2023年,中國344艘,超過美國的297艘。
東風系列飛彈覆蓋範圍越來越廣,美軍在西太平洋的基地已經都在射程之內。
中國的建造速度確實較快。
但是,現代戰爭不光是比誰的家夥厲害。
美軍在太平洋有個很大的優勢:
基地多。
從日本、南韓、關島到澳洲,美軍在太平洋地區有大大小小100多個軍事基地,就像是建了一圈彈板。
地理優勢也很關鍵。
美軍需要橫跨太平洋,補給線長達數千公裏。
而中國作戰就在家門口,占盡地利。
二戰時的日本海軍很厲害,但最後輸哪兒了?
工業能力跟不上。
現在美國也面臨類似的問題: 很多工業產能都在海外,一旦開戰,供應鏈可能會斷裂。
中國現在是「世界工廠」,從螺絲釘到芯片,產業鏈完整。
工廠多、產能旺、補給近。
你可能一時半會打不垮我,但我能慢慢耗著你。
但是,美軍依然保持著重要優勢:
軍費支出,是中國的4倍以上。(2023年約9160億美元 vs 2240億美元)
全球幾百個軍事基地形成的戰略優勢,70多年遠洋作戰經驗積累。
先進的衛星導航和情報系統。
所以,「一個月內決出勝負」這種預測,確實顯得有點不切實際。
為什麽這麽說?
我們看看歷史上的幾場現代戰爭:
海灣戰爭打了半年多(1990.8-1991.2)。
伊拉克戰爭持續了8年多(2003-2011)。
阿富汗戰爭更是打了20年(2001-2021)。
而中美兩個核大國如果發生沖突,戰爭規模和復雜程度會遠超上述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