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美防空司令部通報稱,中俄四架戰機出現在美國阿拉斯加附近空域,美國和加拿大的戰機對此進行了跟蹤和攔截。
令美國感到震驚的是,中國派出了轟-6轟炸機。這是轟-6首次靠近阿拉斯加,美國國防部長表示,這是第一次看到中俄戰機進行這樣的飛行!這究竟是怎麽回事呢?
根據財聯社7月25日的報道,7月24日,美軍北美防空司令部宣布在阿拉斯加專屬經濟區海域發現了四架中俄戰機。
其中包括中國的兩架轟-6軍用飛機和俄羅斯的兩架圖-95戰鬥機。當天,美加兩國分別派出軍機對這四架戰機進行了「發現、跟蹤並攔截」。
在北美國防部司令部宣布這一訊息之後,中俄兩國的空軍也隨即公開了相關具體情況。
根據俄羅斯空天軍的報道,7月24日,俄方派出了兩架圖-95MS轟炸機,與我方空軍的轟-6轟炸機在北太平洋海域、白令海、白令海峽以及楚科奇海展開聯合巡邏任務。
在例行記者會上,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張曉剛表示,中俄軍機此次在阿拉斯加海域共同出現,完全遵循中俄兩軍年度合作計劃。
7月25日,雙方在白令海相關空域進行了第八次空中戰略巡航。此次演習完全符合國際法規定,處於國際領空內,不針對任何第三方。
由於中俄的行動確實符合國際法的規定,美國無從指責。
畢竟,美國最愛幹的事情就是派遣戰機或艦艇進入他國領空領海,打著「自由航行」的旗號,公然侵害他國權益。而我們現在不過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如果美國因此指責我們,那他們自己的行為也將顯得毫無立足之地。美國只能吞下自己的苦果,裝作若無其事。
北美防空司令部則表示,中俄兩國的飛機確實在國際空域內飛行,未曾越過界限,也沒有進入美國或加拿大的主權空域,因此並不構成「威脅」。
既然美國聲稱這不是「威脅」,那為什麽還要派出F-16、F-18和F-35A戰鬥機,並聯合加拿大的CF-18戰機,一起攔截中俄戰機呢?
畢竟,根據以往的慣例,美國通常只派出雙機編隊進行跟蹤,而不像現在這樣大規模派出與目標飛機數量相當的軍機。
美國之所以如此忌憚,源於此次中俄雙方出動的飛機、巡航路線及具體巡航情況引發了其擔憂。
首先來看俄羅斯方面,根據俄方釋出的視訊顯示,俄羅斯很可能派出了蘇-35S型戰鬥機和蘇-30SM戰鬥機進行護航。
在巡航路線方面,根據俄羅斯國防部公開的資訊,他們首先從堪察加彼得巴羅夫斯克機場起飛,與中國空軍的轟炸機編隊會合。會合之後,兩國編隊的巡航路線變得更加復雜。
不僅抵達了靠近阿拉斯加的美國本土,還穿越了白令海峽,在北極圈內的楚科奇海進行巡航。
換句話說,這是中國空軍首次飛至如此高的緯度。然而,美國借此大肆宣傳,炒作他們所謂的中俄「北極威脅論」。
早在今年3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北美防空司令部司令兼北方司令部司令格雷戈裏·吉洛特上將就聲稱中國正向北極推進。
對於這種荒誕的謠言,中國立即予以駁斥。7月2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明確指出,中國是北極事務的重要利益相關方,我們始終遵循尊重、合作、共贏和永續發展的原則參與北極事務,堅決反對美國對我方在北極地區正常活動的曲解。
除此之外,不僅是巡航路線和俄羅斯派出的戰機讓美國感到顧忌,中國此次派遣的戰機也完全出乎美國的預料。
7月24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援引一位美國國防部官員的話報道稱,這是中國轟-6轟炸機首次進入阿拉斯加防空辨識區,同時也是中俄兩國轟炸機首次在聯合行動中被攔截。
7月25日,美國廣播公司也報道了這一事件,指出這是中國轟炸機在阿拉斯加防空辨識區首次遭到攔截。
盡管美國無法辨別中國派出的兩架轟-6轟炸機的具體型號,不清楚是轟-6K還是轟-6N,但他們依然認為這傳遞了一個極其危險的訊號。
在轟-20正式亮相之前,轟-6N是中國現役最先進的戰略轟炸機。它是在轟-6K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射程超過10000公裏。配合空天飛彈,其火力覆蓋範圍極為驚人,以美國為例,可以覆蓋到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
相較而言,轟-6K的級別不如轟-6N高,因此,許多人認為中國沒必要派遣如此高級別的轟炸機,選擇了轟-6K。
畢竟,轟-6K本身效能優異,足以順利完成任務,在戰略威懾方面也能為後續升級留有空間。
為了防止轟-6采取進一步行動,美國迅速派遣了F-16、F-18和F-35戰機圍繞在其周圍。
根據北美防空司令部公布的照片顯示,轟-6後方竟然有三架飛機尾隨,乍一看,仿佛加拿大和美國的這些戰機在執行護航任務。
然而,從此次任務中,我們也看到了中國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例如,如果我們派出轟-6k執行任務,其射程無法滿足往返需求。
換句話說,它無法從中國本土起飛,途經北韓和俄羅斯領空直達阿拉斯加,必須先在俄羅斯機場降落,然後再從那裏出發。
盡管轟-6N在射程上取得了突破,能夠在阿拉斯加附近執行一到兩個小時的巡航任務並返航,但若要將這種任務常態化,轟-6N的效能仍顯不足。
中國空軍目前的目標是推出新一代隱身戰略轟炸機——轟20。